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历史军事 > 大秦之纵横天下 > 第95章 朝廷派兵平叛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酒罢。

杨毅开口说道:“小弟今日任命,想来让几位哥哥心里不舒坦。非小弟不知感恩,此无奈之举。”

说到这,哥几个都沉默了!

他们心里的确不舒服,他们和杨毅关系最亲,何况杨毅能坐上如今位置,也是兄弟几人硬推上去的。

今日封官,杨毅的做法,的确让他们心寒。

黄磊见哥几个沉默不言,当下说道:“六弟这么安排自然有道理,做兄弟的,何需计较那么多?”

“大哥说的是,六弟你切莫放在心上,哥几个觉得没有不舒坦。”

“对。”

刘力等人赶忙接话。

杨毅自然知道他们心里不舒服,只是碍于兄弟情义没有说出来。

“多谢几位哥哥体谅。我们兄弟六人,本就不是秦州人士,却占据秦岭。这多亏了许家子弟,以及秦岭各路义军。倘若,不重视他们,只怕我们很难在秦岭立足。让许元茂担任集团首领,也是为了安抚秦岭派。张猛虽是后来人,可他也是秦州人,让他担任集团首领,也好制衡秦岭派。所以,小弟也是无奈之举。如今我们虽然占据秦岭,但以后还需依靠秦岭派立足。若是不平衡他们,一旦出现分歧,只怕为时晚矣。路还很长,小弟还需几位哥哥鼎力相助。”杨毅解释道。

众兄弟一听,顿时解开心中疑惑,心里也舒坦了!

“六弟所言极是,我等粗人,实在没想那么多。”

“六弟,什么也不要说了,来干了这一杯。以后六弟让我们怎么做,我们就怎么做,绝无疑心。”

“嗯,六弟干。”

杨毅微微一笑:“好,小弟敬几位哥哥。”

“哈哈……干。”

兄弟几人终于释怀,也好久没有这么开心,这一晚哥几个推杯换盏,聊的甚欢。

杨毅心里的担忧也消失,他以后还要多多依仗几位兄弟,自然需要和他们交心。

一旦兄弟几人出现隔阂,只怕以后的路走下去会很艰巨。

现在不一样了,整个秦岭派系关系,已经全部照顾到位。

用张猛来制衡许元茂,再用黄磊来平衡他们。这样就不会出现内讧,杨毅也可以大刀阔斧的发展自己的实力了。

夜深时,杨毅几人,都已喝醉。

送走黄磊等人,杨毅呕吐不止。他已经好久没有这般放纵自己了,那些美好的回忆,还停留在长安时。

“杨毅,你喝那么多干什么?”

秦玉从来就没离开过杨毅,见杨毅喝成这般,她将杨毅扶到床上,拿着毛巾为他擦拭嘴角的污垢。

杨毅在秦玉的照看下,进入梦乡。秦玉就坐在床边静静的看着熟睡的杨毅。

看着看着,眼角溢出丝丝泪光。

“杨毅睡吧,睡吧。”

这些天,秦玉一直跟在杨毅身边。她不再像以前一样缠着杨毅打闹,而是默默的陪伴着。

看着杨毅如今的改变,她很欣慰。看到杨毅,每晚都熬到深夜才睡,天破晓就起,她很是心疼。

曾经那个爱笑爱玩的杨毅,再也看不到了!现在的杨毅,很少会笑。他的脸上,总是充满了忧郁!

……。

大唐建武元年五月初九。

自秦川铜县举义,时至今日,已经过去三个多月。

要说,为何时至今日朝廷一直没有动静。这还得怪秦州刺史梁靖,他为了不担责,一直虚报战况。

直到今时,他再也控制不住局势,这才如实奏报。

大唐长安城,皇城金殿内。

李淳身着五爪金龙袍,头戴皇冠,面色阴沉的拿着一份八百里奏疏。

大殿之内,文武百官,噤若寒蝉!

如今秦州的消息,如雪片一般,早已传至京城。

各种谣言,更是满天飞。

李淳看到梁靖的奏疏,脸色铁青,龙颜大怒:“一个牧马小民,一群贱种,竟然将秦州搅的天翻地覆。安南,秦川,上水接连失守。梁靖居然到现在才如实具报,真是狗胆包天。”

李淳说完,将奏疏往群臣面前一扔。

“陛下息怒!”

群臣纷纷跪地在地。

“哼。”

李淳冷哼一声,站起身怒视群臣:“反贼势头,声势浩大。梁靖身为刺史,无能至此,该杀。”

李源闻言,赶忙拜道:“陛下息怒!梁靖虽该杀,但此时若论其罪,只怕适得其反。如今,秦地多地发生叛乱,当务之急应该立即派兵平乱。”

“丞相认为当如何?”

“陛下,秦州反贼不过一群乱民。虽人数众多,乌合之众罢了!梁靖无能,不可再担当大任。当,立即从宣州,德州两地征调兵马入秦平叛。再从朝廷派一位大将,担任三州节度使,统一指挥平叛。”

李淳点了点头:“准。只是梁靖难道不责罚?”

“陛下,梁靖身为秦州刺史,平叛不利,又隐瞒实情不报,致使反贼坐大,理应问罪。但,梁靖是秦州大族,若是此时逼的太紧,怕其反之。但,若是不罚,国法难正。臣建议,可降旨斥责其办事不力,免其刺史之位,仍让其留任刺史之职。若是再不能平叛,则拿他问罪,以正国法。”李源拜道。

李淳想了想,点头道:“就以丞相所言,即可降旨梁靖。”

“陛下圣明。”

“只是,这三州节度使,该谁担任?”

李源立马举荐道:“步军统领陈平可胜任。”

“陈平。”

陈平闻言,出班跪拜:“臣在。”

李淳说道:“丞相推举你担任三州节度使,你觉得怎么样?”

“陛下,臣当竭尽全力,剿灭反贼。不将反贼,斩尽杀绝,臣当以死谢罪。”

“好。”

李淳满意的说道:“陈平听旨,封宣州,秦州,德州节度使,总调三州兵马。另征调十万大军,即刻前往秦州平叛。”

“臣领旨!”

“另外,下两道旨意,让宣州刺史韩节,德州刺史刘鸿,立即率两卫军入秦平叛。”

“遵旨!”

李淳吩咐完,一甩手退了朝。

“太师,多谢您的举荐,卑职定不辱使命!”陈平第一时间过来答谢李源。

李源摸了摸胡须,说道:“陈平,秦州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这次陛下让你担任三州节度使,这可是你的大好机会啊!要知道,此前节制三州的人,可是镇国公杨林。”

“卑职明白。”

“明白就好。”

陈平是李源的人,这次这么好立功的机会,自然要推举自己人去。

如今大唐,李源称得上半个皇帝。朝堂上,几乎都是丞相一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