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老院士是原夏国290核研究所的首席负责人,后来因为年岁已高,且过了保密阶段后,才逐渐出现在公众面前,并且为世人所知。

所以他在世人之中的威望很高,但核研究领域除了已经基本被夏国掌握的核裂变技术之外,还有剩下的核聚变工程技术。

只可惜核聚变工程的原理大家都已经都知道,但要想将其实现却极为困难。

老院士后半生的精力有大半都在上面,但进展却极为缓慢,而他的学生目前也是EASt项目的负责人,海内外知名的核聚变研究领域顶级专家,所以当室温超导材料出现的时候,他自然希望,这种材料批量生产出来后,能第一时间用在该项目上。

林秋对该老院士自然是很尊敬的,只是EASt东方环流项目,虽然其是国家重点发展的科技项目之一,但因为它当初发展的背景和后续的国际技术合作原因,目前也只是按部就班地在发展。

对于这种发展,林秋并不是觉得不好,只是速度太慢了。

慢到林秋觉得,如果将批量生产出来的室温超导材料用于东方环流项目,也很难有太大的改变。

核聚变工程的实现思路,应该是工程和重大核心问题一同推进解决,而不是在工程试验过程中发现问题再进行。

EASt或者国外的那些核聚变项目必须这么做,是因为他们都是摸着石头过河,甚至可能都没石头可摸。

但林秋不一样,他知道整个核聚变工程的实现方法,所以他决定完全可以并行推进这两件事。

“老院士,室温超导材料第一批生产出来后,我可以先提供给EASt项目,但我有一个要求。”林秋毫不犹豫地说道。

老院士点点头道:“你说。”

林秋直接提要求道:“我听说之前有一批负责核裂变的工程师和研究员目前都处于闲置当中,如果可以的话,我希望他们可以帮我一同来进行核聚变工程问题的研究和解决。”

“这个要求……”

老院士看着林秋,似乎是在思考什么,好一会儿后才缓缓问道,“林教授,你是想另起炉灶地研究么?”

顿了顿,似乎担心林秋不愿意在这边直说,老院士又说道,“如果这个比较敏感的话,我们可以私下进行交流。”

但林秋却是没觉得可以遮掩的,直接承认道:“是的,我觉得目前的核聚变工程研究过于保守了,按照这个的进度下去,核聚变的实现将永远还差50年。”

现阶段的核聚变工程研究,基本上停留在增加运行时长,提升温度,以及测试相关数据等等上,但对于核聚变什么时候可以稳定运行,什么时候可以做到正向对外输出,还都没有涉及到过。

所以林秋觉得太慢了。

老院士想了想,看看周围的不少院士同僚,还是觉得应该私底下聊一聊,就做了一个邀请的手势。

林秋也不介意,和其他院士专家再沟通了一下后,这才和老院士来到了旁边的一处小会议室里。

“林教授,我刚才明白你的意思,你觉得现在的核聚变研究太慢了,是不是?所以觉得应该另起炉灶,重新进行设计和制造另一个核聚变工程项目,而不打算在EASt项目上继续下去。”

没了外人,老院士终于可以畅所欲言了,于是就提出了这么一个很尖锐的话题。

林秋点了点头。

“是这样的,我认为目前的核聚变工程推进实在是太慢了,这对我国国家发展形成了较大的阻碍,老院士,您应该很清楚,能源问题一直是掣肘我国发展的关键问题。”

林秋很凝重地说道,“或者说,这是掣肘全世界发展的关键问题。”

整个世界到现在仍有国家处于贫困,仍有地方战乱不休,一方面虽然是资源分配和帝国主义霸权主义的原因,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资源的确匮乏。

能源就是其中很重要的一环。

而实现可控核聚变就意味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在这种近乎于无限的能源下,人类文明才能有更上一层楼的希望。

但就是这样一种未来能源,目前却没有一个国家敢于花大力气去进行研发,这是让林秋感到有些无奈的。

老院士面对林秋的回答,微微一笑道:“林教授,你说的情况大家其实都清楚,但有件事我想你应该也清楚,那就是我国还有很多别的领域需要花钱,甚至就连全面小康都还没有实现,而可控核聚变的研究实在是太费钱了,我们也无法真正将太多资源和钱投入到这种还未知可以成功的项目上。”

“这是一种取舍,我们也没办法。”

林秋点点头,眼神忽然就锐利起来道:“老院士,那如果我说,由我来牵头新建一个可控核聚变工程项目,可以最大限度地节省资源和金钱,并落地实现,你相信吗?”

面对林秋的这个眼神,老院士忽然心中一惊。

虽然他不清楚林秋这种强大的自信心从何而来,但没来由的,这种自信的眼神,让他忽然想到了那些曾经为夏国两弹一星、国防和军工事业打下坚定基础的科学家们。

他们曾经也是这样的自信,并且最终将这些近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给完成了!

当然眼前的林秋更加年轻,但这或许才是夏国的朝阳!

“这个我们还需要考虑考虑……”

老院士仔细想了想,还是摇摇头,新起一个核聚变工程项目可不是嘴上说说就行的,也不是林秋打个包票他们两个商量一下就可以定下来的。

这一个项目,极有可能意味着几千亿资金的动向!

“不过,你说的原先负责核裂变研究的工程师和研究员,我倒是可以答应你,将名单给你,不过他们愿不愿意到你这边来工作,还要看你的待遇。”

老院士答应了林秋的前一个要求,笑着说道。

核裂变技术在夏国是属于比较成熟的,无论是核武器还是小型核电厂,夏国技术在全世界甚至可以说得上是领先地位,所以原来的许多工程师和研究员闲置情况也的确比较多。

继续发挥他们的作用,老院士觉得,这些人也一定很乐意。

“那我就先谢过老院士了。”

林秋笑着说道,刚才他后面那个要求,当然不指望老院士会答应下来,那可能性太小了,除非等自己再攻破几个难题。

所以这本就是林秋以退为进的办法,后一个要求不答应,那前面那个简单一点的,总得答应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