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宇数公司的成立,再加上任务的分配落实,很快事情就慢慢走上了正轨。

而作为公司的初期,研发本就需要投入,所以林秋也将精力都投入到了研发工作上,毕竟初步模型出来的越早,也能更好地推进销售的落地。

连产品都没有,卖什么?

同时林秋还要兼顾数学系的课程学习,这一点倒不算什么,本科的数学系课程他学的差不多了,所以对他而言,面对研究生学业,林秋更多的要去考虑,自己的数学发展方向在哪里?

是继续沿着复变函数和泛函数分析这一条路走下去,还是选择新的研究方向。

这也是林秋这几天学习看书所要思考的问题。

当然结合计算机系的知识,在信安领域所经历过的大数据模型分析,还有那一直躺在那里的常温超导材料,林秋觉得,自己或许可以考虑一下,将数据模型引入材料学。

再使用计算机的计算能力,尝试从数学的角度去梳理出合成常温超导材料的合成路径。

这无疑是一个庞大的工程,好在林秋有的是时间,这些可以用在闲暇时思考的问题,都将他的生活一点点充实填满。

而就在林秋忙于自己的事情时,远在大洋彼岸的米国,纽约,施普林格,一处古色古香充满着上个世纪美式风格的建筑里,这里就是数学新进展编委会的所在地。

乔治·威廉森作为审稿编辑,在施普林格已经工作多年,每年他都需要审核来自全世界各地的数学投稿论文,这些论文的水平大多都很高,但数学新进展的要求更高。

所以真正能登上数学新进展的论文,也很少,更不要说编委会对于期刊发行有着严格的限制,每个月就发行一期,每一期不过寥寥数篇,甚至有时候只有一篇论文可以入选!

严恪的发行期数,使得数学新进展收录的论文质量都很高,而由此,也带来了整体期刊编辑审稿水平的提升。

乔治对于这里的工作很满意,不仅仅是自己对数学的热爱,也因为丰厚的薪酬,数学新进展作为数学界四大期刊之一,背后自然有着众多大学的支持。

而这一日,乔治正在清空自己的邮箱,发现了一篇来自夏国的数学论文。

“一种不规则多波形函数在互相干扰情况下可以有存在解的证明。”

“qiu,lin。”

读完这个标题和第一作者名,乔治先是皱了皱眉,夏国每年投递数学新进展的论文也很多,但大多数都会落榜,除非是如丘成同,陶喆轩这一类的数学大师,不然不太会受人重视。

好在数学新进展本身也比较重视数学界的新发展,所以乔治并没有因为这篇论文的第一作者是一个无名之辈就忽视它,而是下载打了开来。

没过半个小时,乔治离开座位,将这篇论文打印出来,直奔副主编威廉·施纳格的办公室。

砰砰!

连续敲了好几下门,威廉才有些懊恼地打开门,看向乔治道:“乔治,你知道我在工作的时候,不喜欢被人打扰!你最好有什么重要的论文给我看,不然我接下来一星期都不会理你!”

乔治看了眼时间,尴尬地回道:“抱歉,威廉先生,打扰您工作了,不过我这边有一篇夏国的论文,我想您会感兴趣的。”

“夏国的?哼!夏国能有什么论文,他们的数学都是依靠填鸭式的教育堆砌而成的,并非依靠热爱,这样教育出来的……嗯?”

威廉听到夏国就露出了不屑的表情,一边评价着,一边拿过那论文看了过去。

“一种不规则多波形函数在互相干扰情况下可以有存在解的证明?唔,好像有点意思……”

威廉低声嘟哝着,似乎是被标题吸引了,慢慢读下去,很快,他像是发现了什么,匆匆走进办公室里,拿起桌上的老花镜,仔细审阅了起来。

乔治不敢打扰,但他已经大致读过了这篇论文,知道这篇论文的核心是在论证什么。

NS方程!

乔治目光微亮,他虽然很确定这一点,但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问,他相信威廉先生会给出更精准的判断。

“用拆分多种复变函数的方式,模拟微小复杂情况下的多波形互相干扰有存在解,这是何等强大的数学功底,了不起啊!了不起!”

许久后,威廉突然发出一声惊叹,眼睛微闭,似乎还沉浸在这篇论文严谨而又优美的论证之中。

乔治在旁边问道:“威廉先生,这是否是在验证NS方程?”

威廉听到他说话,猛地睁开眼睛,低声道:“没错,可惜的是,对方只迈出了一步,这篇论证只能说是验证NS方程的一个工具,而并非全部证明,但这已经足够了不起了!”

“哦,我的上帝,这一步,让我好像见到了解决NS方程的希望。”

威廉一边赞叹着,一边对乔治说道,“走吧,乔治,我们一起去找彼得·萨尔纳克先生,请他尽快安排人对这篇论文进行审查,我想这一期的数学新进展需要这样一篇重磅论文。”

“好的,威廉先生,我也已经等不及了。”

两人结伴而行,一同来到了主编彼得·萨尔纳克的办公室,并报告了这件事。

“来自夏国的投稿?”

彼得·萨尔纳克听到这件事,忽然想到了什么,打开自己的邮箱,在里面找到了来自夏国李雪年的一封推荐信。

“秋·林,这是李的弟子!哦,我这些时日因为忙碌,差点忘了这件事!”

彼得·萨尔纳克拍拍脑子,立即对威廉和乔治道,“李是夏国有名的数学大师,我没想到,他的弟子也有如此不逊于他的天赋,不过我想我们尽快组织人进行审核吧!不仅仅是我们,整个世界都需要知道这篇优秀论文的发表。”

有了主编的认可,很快数学新进展就邀请到了来自牛津大学数学研究所、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哈佛大学数学系以及伦敦帝国理工学院数学系的四位数学大师进行审核。

不过三日的时间,这篇论文便以光速审核通过的方式,刊登在了最新一期的数学新进展上面。

而从投稿到发表,一共仅仅只用了五天的时间!

达成了数学新进展最快刊登速度的记录!

瞬间引爆整个数学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