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天竺,大佛教。

这是袁天罡第二次来了。

此地依旧是佛家圣地,在这佛殿之中,上尊静静的看向突然到来的袁天罡,轻轻一叹。

“大帅前来,是已经决定好了吗?”

“和尚,你是唯一值得本帅认真的对手,这些年,不知道你长进了没有。”

沙哑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杀意。

“老衲不如大帅,只是希望大帅能够放过佛门,不要牵连无辜。”上尊眼中带着一丝慈悲,是那种至善的慈悲。

“佛家修心,这世界若是真有佛陀,你算是一位了。”

袁天罡看着佛光闪烁的上尊,眼中带着一丝欣赏,这等人物,是他三百年来,唯一欣赏的。

也是唯一能够成为他对手的一位。

“缘起缘灭,有因才有果,前些时候老衲没有阻止后辈,惹来今日之事,是老衲疏忽了,希望大帅不要迁怒于其余佛门之人。”

上尊处于佛光之中。

这种金色的佛光,不是杀伐之术。

而是至高佛陀,在坐化之时,才会生出的慈悲之光,只有真正的得道高僧,才能够拥有。

......

....

“教书先生与上尊死了?”

李星云接到密信,眼中带着一丝惊讶。

袁天罡的实力,到底达到了什么程度,连教书先生、上尊那种级别的存在,都如此轻易的死在了其手中。

不可思议!

“死亡对那家伙来说,也算是一个解脱吧。”

将臣也看待了信上的内容,妖媚的眼眸中,升起一丝不易察觉的伤感。

长生是孤单的。

需要坐看一位位故人凋零。

她之所以选择李星云,起初是因为渡劫,随着接触,才像是找到了同类一般,那长生的潜质,与她来说,十分的重要。

“你没事的话就去多陪陪萤勾。”

李星云收起信件,开始继续批阅起奏折。

如今天下安定,一切安定,蒙古突厥那边,也在李问的镇压下,开始一一归附契丹。

只要等耶律质舞怀上龙种。

漠北与蒙古草原,必定会成为大唐的诸侯国。

再进行文化兼并,这民族融合的第一步,就算是大功告成了。

“无聊。”

将臣在案台上翻阅一些已经批示好的奏折,俏颜上有些无奈。

都说当皇帝好,可皇帝一天天的日子,也不怎么舒服。

每天除了处理政务,还是处理政务。

李星云没有理会一边的将臣。

专心批阅起天下事务。

往后的日子开始平淡起来。

这偌大的天下,需要处理的政务极多,即便是一些不太重要的事情,已经全部推给了女帝处理。

但李星云能够空出的时间依旧有限。

时间在飞速流逝。

转眼已是三年过去,如今的天下,四海升平,处处都是一片繁荣昌盛。

这三年来。

李星云勤于政务,将这天下打理的井井有条。

在民间,有着极高的威望。

被称为一代圣君。

“陛下,已经准备好了。”

内殿中。

小顺子轻声提醒。

“恩,知道了。”

李星云放下手中的笔墨,领着小顺子朝着殿外走去。

三年了。

漠北契丹王庭,已经彻底打下了蒙古草原,那辽阔的疆土,比之大唐,还要浩瀚。

再加上耶律质舞与应天王后的治理。

如今的契丹王庭,其国力达到了从未有过的巅峰,虽然与大唐相比,是远远不如的。

但人的野心,是会随着实力的增长,而膨胀的。

耶律质舞倒是没事。

依旧大力推行着国策,儒家之风盛行,在王庭中,也出现了许多契丹族的儒家大臣。

而应天王后,此女却是需要前去敲打一番了。

更主要的还是播种。

想要让漠北与蒙古合情合理的并入大唐,需要一位皇子,来继承大统。

呜呜....

号角在皇宫中吹响。

李星云坐在龙车上,闭目养神。

这一次,他谁也没带,就是带着三千铁骑与一众东厂太监。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洛阳街道上。

无数百姓跪伏在地,高声呼喊着万岁之名。

对于这位传奇天子,他们这些洛阳百姓是最有发言权的。

仁政爱民、推行了数次革新。

让一个已经覆灭的帝国,在不到十年间,再次恢复了往日的繁荣,这能力比任何一位帝王,都要伟大。

嘎吱....嘎吱....

龙车的速度并不快。

走出洛阳城后,便一路朝北,向着漠北契丹的方向赶去。

七天后。

太原城外。

李星云看着满脸堆笑的李嗣源,心中不由一愣,当年的心腹大患,已经是随手便能击杀的小角色了。

这位晋王也算是乱世枭雄、治世能臣了。

晋地这十几座城池,在大唐区域内,是最好的那一批了。

太原城的繁华程度,更是可以与洛阳比肩,这不得不让李星云高看这大耳贼一眼。

“恭迎陛下万岁....”

李嗣源恭敬行礼,眼中没有任何的一丝反意。

如今的天下,兵权早已被皇家收归,想要撼动李唐皇朝,没个几百年,怕是想都不用去想。

“恩。”

李星云瞥了李嗣源一眼,语气冷淡之极。

李嗣源不敢怠慢,连忙引领着天子进入城中。

太原城内。

百姓在欢呼,欢呼于天子再次的到来。

“你能力不错,朕一路走来,百姓都在为你说话,而且眼见的一些帝国政策,也达到了最上流的水准,朕很满意。”

等李星云进入前几次的接待阁楼后,方才朝小心翼翼的李嗣源开口。

“如今的太平盛世,都是陛下几次革新的功劳,臣不敢邀功。”李嗣源悬着的心总算是放下不少。

在帝国政策上面。

李星云对别人可能会放宽一点。

但对他李嗣源,可是按照最标准的检查的,但凡有一点疏漏,肯定是渎职之罪。

从轻处罚就是免去晋王之位,成为一个草民。

若是严肃处理。

那自然就得是满门抄斩,鸡犬不留了。

不用想。

自己肯定是按最高规格处罚,死罪都是轻的了。

“朕会待上几日,一些琐事就不要来烦朕了。”李星云坐在阁楼上的观景台处,眼中有着一丝感慨。

“臣,遵旨。”

李嗣源缓缓退下,不敢有半点马虎。

常说伴君如伴虎。

一句多余的废话,可能就会引起杀头大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