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钱多多在萧英豪家里待了一段时间后,便赶在晚饭之前回到了知青院。

此刻的知青院里依旧是闹哄哄,吵得连不远处的倦鸟都没回巢,在树冠上空不断盘旋。

这一次的热闹倒不是新老知青吵架、打架引起的,而是许国庆带来了的消息让大家伙儿都颇有些抗拒。

“什么?让我们住到队里其他人的家里?”

“李寡妇家的房子我们也不嫌晦气,怎么就不能暂住?难不成就放在那里生灰?”

“大队部不能空两个房间给我们吗?”

“我还是想住大队部,以后上工也方便,每天不用那么早起上工。”

“你们一般上工是什么时候啊?很早吗?”

“可早着呢!就说夏天吧,很多时候三四点就起来了,天都还没亮呢!农忙的时候更早,两三点时我们就在地里了!”

“怎么那么早!都不用睡觉吗?”

“先别说上工的事,咱现在不是在讨论住宿问题吗?谁要搬到乡亲们家里去先说说,我也不跟你们争!”

“要搬你们搬,我住在知青院习惯了!”

……

堂屋里的知青们,或站着,或坐着,将整个空间都给挤满了。

他们七嘴八舌地议论着,声音越来越高。

许国庆坐在椅子上环视了众人一圈,耳畔回荡着各种各样的声音,仿若置身于养了几千只鸭子的养殖场中,吵得他额头青筋跳个不停。

他特意选在这个大多数知青都在的时间段告知大队长对他们住宿的安排,就是为了尽快解决住宿问题。

不过看样子知青们对大队长的安排却是不怎么满意。

新知青们初来乍到,他们对农村及村里人的印象,大多来自亲朋好友的描述,觉得农村贫困、落后、肮脏,村里人邋遢、粗鄙不讲卫生,更何况他们的身边有人下乡后回家探过亲,从这些与他们同龄的探亲人口中更能深刻感受到农村生活。

现在让他们去和农村人挤一张炕,他们可不乐意!

新知青不乐意与队里的本地人挤一张炕,老知青也不乐意呀!

虽然钱多多一直强调要讲卫生,但乡下实在是没多少条件,在这个大冷的天里,又到了乡下人几个月都可以不洗澡的时期,也是虱子、跳蚤繁衍、生长、人传人的时期。

他们真要去队里的本地人家中住的话,百分百会带回一身的虱子、跳蚤。

除此之外,他们在乡下也生活了不短的时间,与红旗大队的本地人关系那是时好时坏,现阶段就处于较坏的时候——吴美玲抛夫弃女、勾搭老头姐夫、还算计自家堂姐的事,让队里的人对知青们的印象更加差了,别说他们不乐意住进队里本地人的家中,人家也不一定欢迎他们啊!

钱多多进堂屋的时候,大家伙儿的议论声都要把屋顶都给掀了。

最终还是许国庆受不住如菜市场一般吵闹的场面,及时出声终结了这一场短暂的会议:

“好了,大家都安静下来,我给你们一晚上的时间,你们思考下要不要搬到老乡那里去住,要搬的话明天在我这里登记下,我再汇报给大队长。

我可告诉你们,你们不乐意去队里其他人家中住,队里的本地人也不一定欢迎你们。

还有,队里能空出炕位的人家也不多,早登记,可以早选择住进哪一家。”

队里还是有不少家庭和睦、为人和善热情的乡亲,住进这样人家的家里,那也是一件幸事。

不过这样的好人家,谁都喜欢,早到早得!

许国庆担心大家再吵吵闹闹起来,抿着嘴沉声道:“如果大家都不满意大队长的安排,那也成,咱这二十几个人就都住在知青院,反正咱也都挤了几天了,再多挤挤,也就挤习惯了!”

原本还想发表意见的人听到这些话,嘴角瞬间下沉,一张脸都垮了下来。

习惯什么呀!他们这几天的日子苦不堪言。

尤其跟十几个人挤在一张炕上,还不如搬到队里的本地人家中——他们也没听说队里的本地人有十几个人挤一张炕的。

许国庆见大家伙儿终于消停下来,心里微微松了一口气。

人多,越发地不好管理了!

他抬头看向了门外,发现外面的天越来越暗了,夜幕即将降临,连忙招呼大家摆桌吃饭。

钱多多跟着大家一起吃了晚饭后,就去洗漱一番,很快就又回到了屋里,钻进了被窝里。

天色完全暗了下来,整个大队都笼罩在黑暗之中。

因为许国庆傍晚提出要让几人住到队里本地人家里的事,女知青屋里的十几个人到了睡觉的点,一时也没有睡意,都在寻思着是否搬出去的事。

钱多多已经想到了要搬到李寡妇家却不会引起众怒的方法,就等着明天开始实行。

吴爱玲依旧一片浑浑噩噩,她对于搬不搬无所谓,现在的她,觉得生活充满了无望,整个人死气沉沉的。

赵青青倒是想搬到殷实的人家家里住,说不得能蹭上饭。可早在还没入冬前她就行动了,队里的人都不乐意让她住进他们家去。

除了新来的六个知青,其他知青们是什么秉性的人,大家也差不多了解了。就赵青青那样一个偷奸耍滑、好吃懒做的人,谁乐意把她招进家里去,到时候不说帮忙干家务,他们还得帮她干活。

要是她刚下乡那会儿,还有人乐意把她招回家,起码那时候她经常收到包裹。

今年起,就没看见她收过一个包裹,她们还发现她到处蹭吃蹭喝,明眼人都看出来她家里人不管她了,以后她得靠自己了!

但她这人就不是干活的料,又吃不得苦,谁乐意把这么一尊大佛请回家,要请也是请钱多多去他们家住,钱多多医术好,打好交道有好处。

当然,像吴爱玲、陈淑芬、李春红和韩雪娟这样干活不偷懒的,队里的人也喜欢。

不过陈淑芬、李春红和韩雪娟这几人却不想住到队里本地人家中,她们几个未婚,住在知青院相对安全。

至于周秀娟和吴美玲,队里的人也不欢迎。

周秀娟之前凑到会记家的儿子跟前,打的什么主意,大家眼睛都雪亮着呢!

这种人不安分,他们队里已经出现过吴美玲这样的坏典型了,就怕引狼入室,再来一个吴美玲。

吴美玲的槽点无需再说,队里人都巴不得这人赶紧离开,省得再坏了大队的名声——哦,不,张麻子母子俩倒指望着吴美玲回去。

张麻子的小儿子现在娶不到媳妇,也只能揪着吴美玲不放。

钱多多她们几个老知青多半是不会选择住进队里本地人家中,三个新来的女知青原先也是不想搬出去的。

可在吃饭的时候,她们三个凑到一起嘀咕了一阵,又在饭后和三个新来的男知青讨论了一会儿,觉得他们还是搬出去比较好。

这个知青院每张炕要挤十几个人,挤得人都要成肉饼了,总得有人搬出去。

而他们六个人初来乍到,还和老知青们打了起来,即使住在一起,以后的矛盾也会重重。

老知青们人多势众,他们才六个人,根本就是势单力薄,早晚会吃大亏,还不如趁着现在搬出去。

到了晚间时分,寂静的夜里更加适合思考,新知青们也更加倾向于搬出去的想法。

一晚上的功夫,大家伙儿心里都已经有了各自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