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化州大营。

一场军营议事陷入了僵局。

杨一心宣布了朝廷以及内阁的决定,人皇陛下已经与江州达成了一致。

今日开始,化州大营的朝廷军队将护送新皇周昇回到中都登基。

朝廷将不再将江州视为敌人,朝廷军队也将不再敌视江州方面的军队,任由其在大乾境内活动。

这个决定在很多朝廷的将领看来十分的难以理解。

一觉醒来,头顶上的皇帝变了,变成了他们昨天还一直喊着要诛杀的伪皇。

而自己坚守的防线也被宣告无效了,不需要打仗了,也不需要他们了。

这跟投降有什么区别?那些之前讨伐战争中牺牲的将士们又该如何?

四大军团,除了玄武军团尚有一战之力,其他圣级军团几乎都废了,他们的又该如何做想。

吕经纶也十分的抵触,他以前营统帅的名义,拒绝执行内阁的旨意。

吕经纶认为这种行为非常危险,首先将皇帝的大义名分给了对方,同时军事上又不做任何的抵抗,这十分不明智。

万一陈九渊翻脸的话,可以一路直下中都,朝廷根本没有反抗的机会。

“子玉的顾虑也有一定的道理,秦首辅跟诸位大人也商量了各种可能,内阁认为陈九渊翻脸的可能很小,而我们只要答应了对方的要求,马上就能平息战事。”

吕经纶的担心也是杨一心最害怕的,所以他才要求内阁商议,而不是自己一人独断。

“化州到中都之间,我们设置了五道防线,以大乾积攒了六百年的国力,我们耗得起,这是堂堂正正之法,如若一路退回中都,我们就是将命运交给了对手。”

“这一路到中都,都是人族的膏腴之地,如若一路打过去,可知要毁坏多少农田,废弃多少农庄,损失多少钱粮,子玉考虑过没有?”杨一心还想劝劝吕经纶。

“无非是这一路上都是诸位王公的封地,权势大臣们的庄园,怕将他们家里的坛坛罐罐打破了罢了,难道这比大乾的安危还重要?”吕经纶毫不客气的怼了回去。

“这一路上也有你吕家的田产矿山,难道你就不考虑吕家人的生计?”

“但为朝廷百年安危计,吕家区区资财不足道。”

“那好,既然如此,我以国师的名义罢免吕子玉的统帅职位,诸君听我号令!”杨一心实在说服不了吕经纶,只能罢了他的职位。

“笑话,我的统帅之位乃是皇帝陛下任命,内阁确认,杨圣乃是国师,有何资格罢免我的职位?要罢免我也需要皇帝陛下下旨,国师不如履行好教导陛下的本职工作,免得陛下被奸人所害!”吕经纶毫不客气的怼了回去。

杨一心听闻吕经纶的话,脸上一阵红一阵白。

所谓国师其实是不可以参与朝政的,最多也就是通过皇帝干涉朝政,因为国师有教导和保护皇帝的职责。

之所以这几十年国师拥有了巨大的权力,发布的命令几乎相当于皇帝的圣旨,那是因为上一任国师是陈九渊。

作为大乾唯一的半圣,他的实力和手段,乃至先皇陛下的信任都是无与伦比的,所以大家都不敢顶撞国师陈九渊。

如今的杨一心,虽然也是半圣,但是在吴青山斩半圣如猪狗的背景下,半圣早就失去了那一层神圣光辉。

“吕经纶,你这是执意要与人皇陛下,要与内阁,乃至于即将继位的神帝陛下作对了?”沉默良久,杨一心沉声道。

“舍生取义杨一心,我现在才知道杨圣取的这个义原来是卖主求荣的义,我看你不如叫贪生怕死杨一心算了!”吕经纶讥笑。

“吕经纶,老夫只是传达内阁和人皇陛下的命令,你一再羞辱老夫,要不是看在你为朝廷立了大功的份上,老夫早就一掌将你毙杀你信不信!”

杨一心彻底怒了,他居然被吕经纶羞辱了,关键是,吕经纶说的都是事实,这让一向自认洁身自好的杨一心如何能忍。

“杨圣最好现在就拍死我,我吕经纶一生行事,曲中求直,只问结果,从不负儒家知行合一的道理,就不知道百年之后,天下读书人如何评价舍生取义的杨大圣人!”

“你!”杨一心高高举起右手,面对嘴角挂着轻蔑笑容的吕经纶却始终下不去手。

或者说,他不敢!

这一掌下去的结果就是,吕经纶彻底扬名后世,而杨一心则遗臭万年。

后世史书上逃不脱卖主求荣,贪生怕死杨一心的传记。

“吕经纶,你可以不把内阁的命令当回事,但是你连人皇陛下的话也不准备听了么?”

杨一心冷哼一声,他试图找到吕经纶的软肋,给他套上不遵皇命的帽子。

“人间事归皇帝陛下管,鬼神之事才是人皇陛下的权责,因此我这统帅之职,人皇陛下还真管不了。”吕经纶仍旧是一副无所畏惧的表情。

“吕经纶,你到底要如何?如今天下凋敝,百姓苦不堪言,难道你真的打算要将人族最后的一丝元气耗尽么?你睁开眼看看,外面多少地方的百姓已经易子而食了,你们现在吃的军粮,你知道是多少百姓的救命口粮么?这仗,不能再打了!”杨一心吼道。

出乎意料的,随着杨一心的这句话,刚刚还无所畏惧,刚正不阿的吕经纶脸上却是出现了一丝挣扎的神色。

他不是那种只会纸上谈兵的草包,他知道民间疾苦,知道百姓如今的不易。

每天靖夜司的都会将各地的战报和民情搜集给内阁以及他们前线的这些大佬。

哪里又遭灾了,哪里又遇匪了,哪里饿死了多少百姓,他都一清二楚。

原先也不过是想着,只要打败了江州伪朝廷,这一切的苦难都值了,今后百姓一定会过上好日子。

如今听到杨一心的述说,他也动摇了,也许自己真的做错了,百姓真的已经等不起了。

如果最后人都饿死了,战死了,即使打赢了这一场仗又如何?

吕经纶放眼四周,营帐里面有军需官,斥候,各军团的统帅副将们,他们的脸上表情也是各式各样均有。

显然,有人觉得吕经纶说的对,也有人被杨一心说动了。

“不能再打了,我们如今前线每维持一个士兵的粮食,后方就要有三个家庭的百姓饿死。”军需官说完边摇头,边捂着脸哭了起来。

......

大乾仁帝三年冬,朝廷与陈九渊代表的江州朝廷达成和解协议,化州前营的朝廷大军撤销,所有人马退回中都方向,不再设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