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大乾皇宫勤政殿。

周奇正在跟众位大臣讨论前线战事。

如今江州前线,吴青松正带着大军跟陈九渊率领的妖族鏖战。

根据目前的形势,自从人皇出马之后,朝廷大军占据了绝对的优势。

妖族各部族畏惧人皇的威势,大多数出工不出力,光靠周昇手下的一些伪军,已经抵挡不住朝廷的兵锋,破城指日可待!

有世家和大臣觉得胜利在望,又可以出来摘桃子了,于是想要在这泼天的富贵中大捞一笔。

那些纷纷将子弟塞到前线军中捞取战功的贵族倒也还能忍受,但是有人居然想趁此机会取代吴青松。

今日有督察院的人上折子,说现在朝廷为了供给前方战事,国库空虚,百姓负担加重。

可是此时却有那富家商贾,居然一年的收益超过了朝廷的赋税,这都是搜刮了民脂民膏的得利,是在与朝廷争利,破坏与妖族大战大好局势!

这位御使要求彻查这家唯利是图的商贾,同时将其资产查抄归朝廷所有,这样既缓解了朝廷的经济压力,又消除了强枝弱干的隐患。

起先周奇还饶有兴致的考虑了这位御使的建议,可是当他听说了这个图谋不轨的商会是临江商会时,周奇有些不高兴了。

人临江商会虽然有钱,但是为了人族大义,出钱出力,如今前线的补给有五成都是靠着临江的船队运送。

这些粮草辎重,虽说是朝廷欠着临江的,但是一不要利息,二也没说啥时候还,就跟白给一样。

更不用说吴青松正在前线带着土石军与妖族死战,那可是号称圣级以下第一军团的存在。

“汪大人,你这说法有点言过其实了吧,吴老大什么人我还不清楚么,他的临江商会怎么会反对朝廷,纯属无稽之谈!”周奇愤然将折子丢到一边。

哪知道他的这一举动彻底激怒了在场的大臣们,内阁次辅吕长安亲自率领忠臣跪谏。

他们声称这不是为了哪一个人的得利,实在是临江商会聚拢了太多的财富,有了巨大的影响力。

近些年几乎所有的新奇玩意,小到吃饭的精美碗筷瓷器,衣饰珠宝,美食酒水,大到装载上万担的巨型货船,养殖有数万匹龙鳞马的草场,几乎大乾境内最大的几十座矿山,都被临江垄断了。

他们的收入已经超过了朝廷,在民间甚至百姓一心要加入临江商会成为一名伙计,而不是读圣贤书报效朝廷。

“黄袍加身非我意,半点形势不由人呐,陛下!”吕长安朝着周奇深深一磕头!

“寡人相信吴老大不会造反,他若是造反,早就可以反了,为何还要拼命的帮朝廷做事,既给钱又出人,而且要不是临江帮朝廷挡住了水晶宫的威胁,朝廷还得防备东面大海上的妖族,寡人不信他会对朝廷不利!”周奇强自辩解。

但是周奇的语气,听在众位大臣的耳中,这些老油条一下子就听出来周奇其实已经有了一丝丝的动摇了。

毕竟吕长安说的都是真的,哪怕你吴青山没有造反的心思,但是你有造反的能力啊!这不就相当于造反了么!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只要有这一丝的动摇,那事情就好办了!

吕长安瞅准机会再次上书,“陛下宽宏大量,既然如此信任临江伯,那我等也可观其后效,但是有一件事陛下当做决断!”

“何事?”周奇问。

“商贾之事我等可暂不追究,这江州统帅之位当不可再由他吴家二子担任,否则前有精兵在握,后有粮草辎重,其间还有民意拥护,后患无穷!”

“吴博文么?吕阁老你多虑了,他的话我更了解,他对于朝廷的忠心比吴老大还要强,这你大可放心!”周奇连忙摆摆手。

“陛下,事关国家大事,岂能以儿女情长来计议,望陛下以国事,以天下为重!”底下群臣纷纷开谏。

“我赞叹吕阁老的说法,吴博文不适合再担当大军统帅。”

“陛下,臣也赞同吕阁老的说法,这吴举人非进士出身,并未获得圣贤们的认可,说明他对于忠君的理解尚有疑虑,不可大用!”

“陛下,大乾周氏六百年基业不可废啊!”

......

看着下方黑压压跪成一片的群臣,周奇沉默了。

他感觉大臣们说的每一句话都对,但是又感觉哪里不对。

他将目光看向一旁的秦安,希望他这个两朝首辅,能给自己一点建议。

可是秦安眼观鼻,鼻观心,并没有要说话的意思。

“秦首辅觉得如何呢?难道这吴博文也会背叛朝廷?”周奇干脆问他。

秦安叹了一口气,知道还是避不开,开口道,圣人云:“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我相信无论陛下做什么决定,吴举人都是会支持陛下的!”

周奇听了之后沉默了良久,秦安说的这话给人很多的遐想,这到底是谁的无奈,周奇的无奈还是吴青松的无奈?谁才是明月?

最终他还是说道:“寡人累了,此事由内阁拟个决议报上来吧。”

“陛下,内阁早前早就拟好了决议,就等陛下定夺!”吕长安说着从衣袖里拿出了一份早就拟好的折子递了上去。

“你们!”周奇一下子愤怒了。

原来这些人早就商量好了一切,就等着自己盖个章而已,他们就这么吃定自己会妥协?

周奇紧握住了手上的佩剑,眼中除了愤怒还是愤怒!

天子佩剑上朝,是周奇的首创,他想以这种姿态告诉世人,自己披荆斩棘的姿态,可是如今他只能拔剑四顾茫然。

敌人在何方,在江州?在临江?还是底下这群道貌岸然的儒家精英?

看着太监当场拟好了罢免吴青山江州大营统帅的圣旨,周奇漠然的盖上印玺。

“陛下,这江州不可一日无主,前线战事正紧张,吴举人走了之后,必须要有一个才能出众,忠心耿耿的主帅来为朝廷做事,臣想保举一人!”吕长安上奏道。

“说吧,你想保谁?”

“前江州统帅,当朝阁老,仁宗二年进士,吕经纶!”

“吕子玉在江州前线仗打的一败涂地,损兵折将,接连折损我两大圣级军团,你们还敢保荐他领军?”周奇一脸的不高兴。

“陛下听我分析,这吕阁老......”于是一大帮大臣纷纷帮吕经纶说话。

周奇坐在龙椅上一言不发,看着下面人将吕经纶吹成绝世奇才。

周奇倒不是怀疑吕经纶的才华,毫无疑问,吕经纶的确是目前形势之下最佳的统兵人选。

他稳重,知兵,对朝廷的忠心也毋容置疑,之前的失利也不全是他的责任。

周奇愤怒的是,这个时候没有人说吕经纶的污点和过往了,大家都在赞扬,跟吴青松形成对比。

最终任命吕经纶为前线统帅的圣旨也拟了下去,吕经纶正式复出,如果不出意外,这一次吕家将再次成为胜利者,成为拯救大乾的英雄。

朝堂上所有人都很高兴,都觉得为陛下尽忠了。

只有周奇冷着脸,他发现也许自己并不是那个坐拥四海的至尊,只是个人形印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