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早朝会上。

“陛下,内阁前几日决定给江湖中部分有实力的势力封爵一事,目前进展并不是太顺利,很多门派还在观望期。”一个大臣奏报道。

“朝廷给了他们如此大的荣誉,为何他们还不满足,难道他们还想觊觎朝堂?”仁帝大声说道。

他这一边是抱怨那帮武夫们不知好歹,另一方面也是在警告那些儒家大佬们,你们再不出面,我就让那些武夫上朝堂了。

如今局势危急,那些个儒家的中坚力量们不仅不出来挽救危局,反而一个个的玩矜持,还不是看自己皇位不稳固,不想效忠自己么。

各地书院,地方文官,都对于现在大乾的局势采取观望,有的还声称自己效忠的乃是昭帝,对于新帝则是不予理睬,江州的儒门反而整个投入了陈九渊的怀抱。

否则自己何必要迁就那帮江湖莽汉,要知道这么多年朝廷对他们的态度一直就是打压。

“回陛下,本来我们的计划推进还算比较顺利,齐侍郎甚至都与那落星城庄家谈的差不多了,可是后来中途杀出来一人,硬生生搅了局,如今观望着众多。”吏部尚书出列说道。

“陛下,我有罪,是我那大哥不知轻重,误闯文华酒楼,跟几个江湖汉子打了起来,陛下要责罚就责罚我吧。”吴青松不等仁帝问话,主动站出来说道。

“哦,是吴老大也掺和进去了么,他也是江湖中人,参加酒席也是应该的吧,再说京中打架斗殴之事还少么,怎么能把责任推到他的身上。”周奇一听是吴青山,马上为其开脱。

“皇上有所不知,这莽夫居然当场打杀了三名武尊强者,这可都是我大乾抵挡妖鬼的最坚实力量,如果朝廷不做出个反应惩戒施暴者的话,难免其他人会寒心!”又一人说道。

“那肯定是他们惹怒了吴老大在先,吴师傅此人我是很清楚的,向来不喜惹事,性格脾气也较为温和,而且他对于朝廷也是一片忠心,经常拿自己的积蓄接济百姓,此时定然不是他的过错。”周奇连连摆手。

看到皇帝明目张胆的偏袒吴青山,连吴师傅都喊出来了,底下的一众大臣都傻眼了。

他们还想借着这次机会整一整吴青松呢,虽然同为儒家,但是吴青松已经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满,儒家内斗向来是内行。

“好了不说这个了,其他还有什么事情呢?”皇帝主动避过这个话题。

“启奏陛下,刑部昨日收到全国通报,过去的十天约有五座县城被妖鬼攻破并献祭,这些破城行动后面都有妖鬼圣地的影子,我大乾损失百姓约有四十余万,各地乞求朝廷尽快发兵或者派遣高手剿灭。”刑部侍郎报告。

“岂有此理,这些正神如今统统装聋作哑,放任妖鬼肆虐,以为朕拿他们没有办法,如今四大军团除了留守京都的白虎军团,其他都在北方抵御蛮族,等平定北方朕一定亲自带兵扫荡那些所谓的妖鬼圣地。”仁帝一巴掌拍在了一旁的龙椅扶手上。

“所以,关键问题还是要在三大军团回师之前,先稳定住各地的局面,可是我们目前除了那些江湖势力,已经腾不出力量了。”秦安看似不偏不倚的话,其实又挖了个坑。

皇帝的脸上闪过一丝尴尬,绕来绕去还是绕不开那个话题,但是他真的不想处置吴青山,本来要不是吴青松的强烈反对,仁帝是要给吴青山至少国公待遇的,甚至封王也不是不行。

然而吴青松认为招募江湖人士封爵是他提出来的想法,如果首先封的是自家兄长,难免会被人诟病,所以坚持只给了吴青山一个伯爵的称号。

不过也正是这个伯爵的称号激怒了吴青山,导致了文华酒楼惨案的发生。

现在各地势力一听要给他封什么伯爵侯爵之类的,连连摇头,即使肯接受册封,那也坚决不要伯爵以上的爵位,子爵男爵就够了,生怕哪天一个莽汉打上门来问:你什么档次,敢跟我同一个级别?

“吴少保可有什么办法?”周奇习惯性的没有思路就找吴青松。

吴青松沉吟了片刻对仁帝说道:“继续册封,并且这一次对于有功人士还要配享太庙。”

配享太庙,这是连死后封神都给允诺出去了呀,这下恐怕没有江湖人士不心动了。

大殿里死一般的沉寂,继而哗的一声所有人都讨论开来,大部分人对吴青松的这个计策都由衷佩服,也有小部分人脸上露出不忿的神情,那些是原先的十五大正神所属家族的人。

仁帝仔细琢磨了一下轻声说道:“妙啊,这样一来不怕他们不拼尽全力,而且也让给那些老东西敲敲警钟。”

吴青松的计策十分狠毒,就是告诉那些江湖门派,只要听从朝廷调遣,不仅能封爵,到时候还会封神,享受万民香火,这对那些早就想融入上层社会的门派简直诱惑巨大。

想想吧,以前即使供奉自己祖师爷都要小心翼翼,一旦被靖夜司的发现而且被供奉者又没有功名在身的话,那一律按照邪神处理掉。

如今朝廷主动放开限制,生前可享受爵位世袭罔替,死后还能享受香火,那还有什么理由不去搏一个前程?

而且这也间接的告诉那些众神,你们如果再不出力,躲起来装聋作哑,等回头香火被分光了,可别怨别人。

至于反对的声音当然也有,一个是原先的十五大正神所属的势力,每多出来一位正神就会分摊现有的香火,他们当然不愿意。

这十几个家族听到这个消息十分恼火,朝廷自己丢失了玄黄印导致正神真灵受制于人,现在却让这些正神来为这个过错买单。

但是他们也不敢明着提出反对意见,除了封地在江州的南岳神君以外,其他正神的家族目前可都还在朝廷的地盘呢。

另外一个反对的势力是儒家,吴青松这一招也把儒家放到了火上烤,以往如果想封神必须有儒家身份或者有功名才行,如今只要立了大功,哪怕一个大字不识的莽夫也能配享太庙。

想想自己死后要跟一个书都没有读过的大老粗同庙供奉,那些文官就心中感到一阵恶心。

这些文官目前的想法很简单,反正不管是哪个皇子得了天下,都是儒家治理天下,陈九渊也好,杨一心也罢,都是儒家圣人,所以他们根本不急。

所以不管各地的地方官府还是学宫书院,里面的儒家子弟该读书读书,该风花雪月的继续对酒当歌,只要妖鬼没有杀到自己的地界,根本不在意局势。

而吴青松的这个计策好是好,但是也同时得罪了这两帮人,他们不敢对仁帝怎么样,但是对吴青松可是恨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