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吴青山下了一道命令,要求百姓除了供奉朝廷册封的正神,不得祭拜任何其他人,包括吴青山自己。

并且他还亲自给盖了一座金碧辉煌的临江城隍庙,以示对神道的尊敬。

手下很多人虽然对吴青山的做法不是很理解,但也只能照着命令执行。

随着肖潇带着一众从神正式入驻城隍庙,里面的香火也开始旺盛起来。

吴青山发现,城隍庙的香火旺盛并不会对自己每天内气的增加造成干扰,他彻底松了一口气,说明他接受到的万民崇敬并不是香火之类的与之并不冲突。

接下来的日子,吴青山大力发展产业,他成立了专门的临江土石司,由朱全负责,专职建设各类土木工程,由他们负责的项目,专业且高效。

又成立了临江书局,由云娘负责,专门负责整理出版事宜,吴青山造不出打印机,但是活字印刷他还是懂的,相对于当时全部靠手抄的书籍,大大提高了文化市场的繁荣。

云娘不孚众望,率先出版了启蒙版的武道初解三百篇,里面收录了江湖上常用的三百套武功秘籍,像什么《鹰爪功》、《铁布衫》、《金钟罩》、《连环腿》等等,并且还由吴青山专门做了注解,帮助武者快速入门。

这些秘籍虽然早就在江湖上流传开来,但是也仅限于门派或者中小型的势力内部,普通人想要学习无异于痴人说梦。

而且江湖上流传的版本众多,鱼龙混杂,很可能一个人练了半天发现只是个阉割版的,误人前途,想要弄到真正的秘籍必须要有师门传承才能保障。

一时间,临江版武道初解纷纷卖断货,《吴青山点评鹰爪功》、《螳螂拳入门指南-作者吴青山》、《吴青山教你六十天速成金钟罩》之类的解读更是卖疯了。

云娘加急招了一千个流民去印刷厂加班,依旧不能满足市面上对于印刷品的需求。

有很多的书店也发现了其中的商机,于是盗版的各种秘籍也纷纷面世。

虽然是盗版的,但只是书店组织书生抄写的版本,其内容还是那些。

因为现在人们只认临江,只认吴青山,你哪怕是金刀门之类一流门派掌门写的别人都不认,因为临江的版本是经过千万人检验的。

而且这些抄书的书生,往往抄完一本书就要花费至少十天八天的时间,而临江印刷厂一旦排版结束,每天都能印刷上万本。

虽然后来也有人悄悄的跑到临江印刷厂偷师了活字印刷的技术,但是当他们好不容易把那些字块用陶土烧制出来,吴青山已经找到了更好的材料替代。

临江出品的书籍永远最清晰,最准确,最美观,最便宜。

云娘不局限于武道方面的书籍印刷,她还率先办了个文集,叫做《文心》,选取本月最优秀的投稿文章和诗篇刊登在上面,被选中的作者不仅可以获得至少百两银子的稿费,还会随着文集的发售,名声迅速传遍整个大乾。

云娘办文集一开始的想法是想通过这本定期刊物加强和文人之间的联系,然后等影响力传出去之后看是否能收集到自己哪个大儒父亲的消息,哪怕是一座坟头位置的信息也好。

为此她愿意自己掏钱办这份《文心》,可是吴青山听了之后却大手一挥,拨款三十万两支持《文心》的刊印,而且《文心》采用订阅和邀请的方式发行,订阅人身份需要接受审核。

既然是《文心》的首刊,根据前世的经验,吴青山自然知道题刊词的作用,他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杨一心,当朝大儒,书圣,还有谁比他更合适?

可是上一次刚刚麻烦了人家杨阁老,这一次再让人家写的话有点不把大佬当回事了:你以为是你家的打印机呢?

怎么办呢,吴青山想到了一个好办法:砸钱!

不就是代言费嘛,爷有钱,给得起!

考虑到这个世界还没有人知道何为刊物,如何写题刊词,于是他亲自操刀洋洋洒洒写了一百个字的题刊词,标题正是“天下为公”。

想到古人有一字千金的说法,于是他让李五押送十万两银子,带着自己写的稿子去了宁州。

他在写给吴青松的信里明确说了,这十万两买杨阁老一百个字,对,就是上次“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那种字,咱求得就是一个一脉相承。

吴青松拿到吴青山的要求时候,确实心里很别扭,平心而论,一个字一千两贵不贵?

不贵,真的不贵,绝对能买得到杨一心的字,哪怕是所谓的书圣。

就是那号称是书仙的陈九渊的字都能买得到,但他们都不是大道为公的作者呀!

杨一心这种级别的人物写的字画,稍微懂行的人一看就知晓,根本作假不得。

要是吴青山知道了自己一直挂在墙上沾沾自喜的字幅,居然不是杨一心写的,而是他吴青松自己写的,恐怕到时候兄弟俩都得社死。

可是如今这事该怎么办呢?

更要命的是,吴青松现在确实缺钱,准确的说是太子缺钱,很缺!

皇帝大寿就在眼前,自己这个做太子的,皇帝的好儿子难道不应该准备点厚礼么?可是自己一个废太子哪来的钱?

就这样,杨一心支持了他两万两,严冬也支持了一万两,自己的母后省吃俭用的差人送了一万五千两过来,师傅魏青城也给了两万五千两,加上自己变卖了几乎所有值钱的东西也凑了三万两,好不容易有了十万两。

这钱要拿到皇帝面前,说多不多,说少不少,可是要跟人比的话,那就寒碜了,据说丽妃的儿子三皇子去北方求了一块静心石,有清心静气的效果,市场价至少十万两以上。

李贵妃的儿子六皇子更是不得了,为父皇去太一门求了一枚聚气丹,据说吃下去有一半的几率晋升练气期,也就是道家的先天。

这丹药据说乃是有价无市的东西,道门中人无不为之疯狂。

如今有传言皇帝陛下痴迷道术,正在修炼道门秘法,这一枚聚气丹说不定正好得了陛下的欢心。

这还是摆在明面上能打听到的消息,那些背地里准备的东西不知道又有哪些好东西。

而他作为太子,不能丢了身份,如果被一众皇子比下去了,是不是意味着自己主动承认不如别人,主动放弃太子宝座?

那不能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