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当天晚上,吴青山发现自己经脉中的暖流强度加强了不少,粗粗估算一下,一天积累下来的内力至少抵得上砍杀上百只游魂。

这暖流出现在经脉中,然后被《大日琉璃心经》慢慢转化,变成一丝丝的金色能量汇聚在丹田内。

面对这莫名其妙又突如其来的暖流,吴青山又爱又恨,喜欢这种感觉,却又对未知莫名的担忧,他于是干脆披上衣服起床,站到了窗户前眺望远方。

“你身上的香火味道又变强了,很好闻,我能感觉到!”勺勺突然在窗下冒出来,在吴青山的胸前闻了闻,有点陶醉。

吴青山伸出右手在其脸颊上抚摸着,有弹性,而且很丝滑。

勺勺脸色涨红,但是却舍不得离开,只得任由他在脸上摩挲着。

“我知道了!”吴青山灵感之光一闪,他突然明白了自己经脉中的暖流来自何方,当然,这只是一种可能。

“啊,疼!”勺勺一声痛呼。

原来是吴青山刚刚过于激动,手上用力过猛,捏得她的脸颊生疼。

“啊,不好意思,我不是故意的,刚刚一时兴奋,对了问你个问题呢,神灵是如何获得香火的。”吴青山低头望着对方精致的脸庞认真的问道。

“每个神灵都会开辟一片神国,那里会吸收和储存香火,至于来源当然是信徒们供奉的。”勺勺理所当然的回答。

“那么神国在什么地方?”吴青山继续问。

“神国就在体内啊。”勺勺白了吴青山一眼。

“明白了!”

“你明白啥了?”

“把你的神国给我看看呢。”吴青山说道。

“我......”勺勺刚想拒绝,要知道神国可是一个神灵最隐秘的所在,可是他看到吴青山那不容商量的眼神,明白自己只是个阶下囚,并没有拒绝的权利。

她主动的敞开了自己的神国,在身前浮现出一片氤氲的空间,只是她的空间既小,看上去也雾气淡薄,似乎随时都会崩溃。

“我已经很久没有接受到信徒的供奉了,甚至这个世界上有没有我的信徒都不可知了,凋亡也就是时间问题,你不用担心等不起,反正我的本体永远都是你的。”勺勺轻轻的说道。

吴青山通过经脉从指尖中释放出一丝金色能量,一指点在勺勺的神国。

顿时那本来灰暗的神国,仿佛干旱的大地遇到了甘露,顿时变得明亮起来,氤氲雾气也变得更多,仿佛再次拥有了生命。

“你也是神灵?我感觉你刚刚给我的香火之力无比纯正,虽然只有一点点,但是可以维持我的神国至少三十年!”勺勺惊讶的问道。

“三十年?”吴青山一头黑线。

“额,你要是等不及的话,我可以为你做其他事情补偿。”勺勺突然想到对面这家伙还等着自己的本体入药呢,不过求生是任何生物的本能,她也不例外。

“你有啥能耐?”吴青山问道,其实他并不在乎这个小东西的本体是不是能入药,对他而言,养着对方当宠物似乎更有趣,毕竟吴校尉现在一个月收入数万两银子,真不差那点药材。

“我会调理草木,再难伺候的花草我都能让他繁盛,你看你这院子到处光秃秃的,我保证帮你打理的花团锦簇,生机勃勃。”勺勺兴奋的说道,她感觉今晚体内的阴郁一扫而空,很是兴奋。

“哦,那还真有个事情需要你帮忙。”吴青山跳出窗外,手一挥,勺勺本体站立的青石就被他收了起来。

等勺勺再次被放出来的时候,她发现自己正位于一片巨大的农场里面,吴青山站在一旁,后面还跟着一个身穿绿色裙摆身材娇小的女子,这女人正用一种不善的眼光看着自己。

“这里是我试种的一万亩棉田,可是不知道为什么,产量一直不高,即使我花大代价用了甘霖术、生发术,还请来儒家施展风调雨顺的儒术,也不能使他们产出更多的棉花,你有没有办法?”吴青山问道。

“我能感觉到它们的心情,它们向往那自由的风,明媚的阳光和软软的沙土,它们现在很不开心。”勺勺闭上眼睛感悟了片刻说道。

吴青山好奇的看向勺勺,不知道她是如何做到的,也许它们植物之间天生就能沟通吧。

“听到了没,按照她说的去办,以后棉田这块六合门就不要管了,你们还是做好自己擅长的部分吧。”吴青山转头对着苏慧说道。

“知道了!”苏慧一字一顿的回到。

棉田交到苏慧手里,产量一直上不去,布坊那边每月只能产区区几百匹棉布,这些精美、手感舒适而暖和的棉布被衣坊做成华丽的袍服,往往成为商人抢购的目标。

据说那些大人物,每个人都以穿这种衣服而自豪,穿过这种衣服,再穿那些丝麻的衣物总感觉不舒适,尤其是这种衣物以天然的植物棉制成,不管对于文气还是道家所谓的先天之气,都有非常好的亲和力。

处理好勺勺的事情,吴青山再次回到签房,他招来老徐头,问了下自己账上还有多少银子。

老徐头告诉他,算上之前从大江帮抢来的,目前还有近五十万两银子在账上。

吴青山告诉他,冬天马上来了,让他拿出二十万两去购买粮食,老徐头虽然不理解吴青山这突来的善心从何而起,但又不是花自己的钱,于是也没说啥。

十天之后,吴青山采购的第一批粮食来到了桃花江边的临江码头。

所有临江的在册居民,按照人口都能获得一百斤的粮食,虽然也都是些粗粮,但是对于广大的百姓而言,尤其是刚刚搬到城镇周边的野人来说,真的是救了急了。

看到白花花的粮食堆放在码头上,很多百姓奔走相告,尤其是那些本来家庭就缺少劳动力,收入有限的百姓来说,有了这几百斤粮食就能度过这个冬天,来年有了存活的希望。

这也就是吴统领的恩德,要是在其他地方,或者还是在原来的村子,不知道多少人今年冬天要饿死。

而且据说吴大人还说了,不允许一个百姓饿死,冬天要是没有粮食吃的人还可以到靖夜司衙门外喝粥,还可以领取棉衣,当然这个说法就不知道准不准了,但是不妨碍人们对吴青山感恩戴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