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谢婉儿拿了一把椅子坐在吴青山的对面,然后悄悄地问吴青山道:“大人,我听说咱们镇上来了一批壮劳力?”

“城北的野人,怕他们在外面被妖鬼吃了,我就让他们住到镇上,救人一命嘛。”

“大人总不能白白养他们,我们坊里还缺不少工人,要不我去挑一批人,好歹让他们自食其力,怎么样?”谢婉儿试探着说道,她不知道吴青山对这批人有什么打算,但是布坊确实缺人。

“好事啊,我正愁着怎么养活他们呢,你去挑,挑的越多越好。”吴青山也来了精神,他刚刚还一直头疼怎么养活这么多人呢。

“那工钱我给他们三钱,您看如何。”谢婉儿继续问道。

“你自己定,他们在外面朝不保夕的,馒头都吃不起,给他们一口吃的就行。”吴青山大手一挥。

于是谢婉儿赶忙召集自己的助手,到城外营地里面挑选工人去了。

井上和树下两人今年刚刚十六岁,他俩从小一起长大,如今也都是壮年小伙子了,他俩都是从三圣岭周边跟随部落被迁徙过来的,之所以叫这个名字是因为村里的传统,他俩一个是在井口出生,一个是在树下出生,没有姓。

村长是聪明人,他听说可以将村子迁到临江镇附近,马上动员全村的人迁徙,因为他知道,没有了三圣岭的压制,没有秩序守护的村子不可能躲得过这个冬天。

以往虽然绝大部分的打野捕鱼采摘的收获要上交三圣岭,时不时的还得出几个娃娃给妖怪们打牙祭,但是好歹村子还能延续下去,如今再不迁走全村都得死。

可是迁徙过来也有问题,镇上说是可以分发房屋和田地,可是他们根本不会种地,他们跟当地人连基本的语言交流都困难。

况且临江周边的田地大部分都是有主人的,那里据说很多土地都划拨到了什么农场。

井上和树下两人好奇的看着一群城里人在营地里卖力的介绍着什么,通过只言片语以及手势的交流,他俩总算明白了,对方要求雇佣他们。

每天只需要在遮风避雨的工坊里面干活,就能白吃大馒头,一个月还能有三钱银子的收入,干的活也不算累,只需要坐在那动动手就行。

这一下可炸锅了,大家呼啦全围了上来,把谢婉儿吓得脸色惨白,还以为这群野人要吃了自己。

要不是李五拿着鞭子不停的抽,自己几人怕是要被这几万人活活踩死。

最终布坊在这群人里面招募了两千的壮劳力,其中绝大部分的都是女工。

井上和树下两人没有被选上,他俩很失望,但是幸运的是他们各自都有两个姐姐妹妹被选上了,因为有家属在布坊干活,所以他们当天就可以搬到城内去住了。

分到的房子虽然破旧,看起来好久没人入住了,但是打扫打扫那也比之前野外的窝棚好太多了。

第二天,吴青山刚到签房,就遇到了一大群人。

“统领大人,布坊为什么可以去挑人,我们也要工人。”苗素素首先问道。

“对,棉田那边也缺人手,我们六合门弟子才多少人,最近还新开了镖局,根本找不到人打理棉田。”苏慧也叽叽喳喳的叫道。

“如果再给我一千壮年劳动力,我有把握将盐厂的产量扩大一倍。”曹雄也不甘示弱。

“吵什么吵,如今我们管辖的地方又变大了,我建议从这帮野人里面挑选精锐组建护卫军,就现在的百来人根本巡视不过来。”周成海叫的最凶。

“码头这个月往北的船只多了好几倍,积压的货物都快没地方放了,就那么几个工人不睡觉也搬不完,你们不给我人,到时候生产的再多都卖不掉。”码头管事委屈的说。

于是吴青山大手一挥,各大管事们都带着人疯子般的跑向城外野人大营。

“邪恶的资本。”吴青山擦擦头上的汗水。

作为穿越者,吴青山最明白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除了生产力的推动,还有就是资本的逐利。

临江的人口少,人手奇缺固然是一方面原因,还有原因就是这些刚刚迁入的人工钱实在太低了。

一个月三钱银子,相比较本地人至少二两以上的月收入,真的太便宜了。

井上和树下也都找到了一份工作,他们一起选择了成为码头上的抗包工人。

相对于曾经在山林中与野兽搏斗,盐巴、药材、布匹、粮食等等这些大包在他们手里跟小孩子的玩具一样,一只手可以提两袋,一会的功夫就装满一船。

本地的工人早上抗两个时辰,中午休息两个时辰,下午再抗两个时辰,到点就下班,不管那些商人们如何催促都不管用。

自从这些外地人加入到码头工人的行列之后,商人们可开心了,这些人身姿矫健,人高马大,干活从来不叫苦,只要有活,他们可以一直抗。

“这是你们应得的,拿着,不要客气,朱爷我赏你们的。”一个身穿朱红袍子的商人将一块约二两碎银子塞给树下,满意的升帆离开了码头。

这一船的衣服是临江的最新款式,他早一点卖到宁州就能赚更多的钱。

可是码头给他的船上货排号是后天的中午才能装船,朱老板急的如热锅上的蚂蚁一般。

他找到码头的管事,管事说中午休息的两个时辰可以给他临时使用码头,但是工人必须自己去找。

朱老板找了好几个熟悉的带班工人,都说忙,太累了,中午没人肯干。

不得已,他看到井上和树下正坐在地上啃馒头,于是试探性的沟通了一下。

哪知道井上两人二话不说就搬了起来,一个多时辰,两人不停歇的就装满了一船,把朱老板看的目瞪口呆。

装满货物的朱老板十分高兴,在正常的薪酬之外又额外给了两人二两银子作为酬谢。

井上两人看着手上的银子,想象着这就是四担粮食,激动的哭了,他们跪下来,虔诚的朝着城内靖夜司的方向磕了几个头,感谢那位传说中给了他们活路和幸福生活的吴统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