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我知道的。谢谢你姜永明。”赵青岚笑眯眯的说着,他感觉得出来,姜永明是真心对自己好,要不然不会跟她说这个话。
说实话,以前她看到姜永明就躲得远远的,害怕,现在却觉得流言有些时候真的害死人,其实姜永明不坏的,他最多就比较懒,不去地里面干活,可她也是这样的,她干不来地里的活,其余的姜永明也没啥大毛病,就这样说姜永明是二流子,有点冤枉人了。
“姜永明,你人挺好的,我之前不该说你是二流子的。”赵青岚忍不住为姜永明抱不平。
姜永明听到赵青岚的话笑得眼睛眯成一条线,原身真的是二流子,也就是他来了才改变的,还好赵青岚以前没跟原身接触过,要不然绝对说不出这样的话来。
“谢谢,不过我就是不务正业的二流子。”姜永明笑着说,他可不想洗白,他还想刷极品值的。
话说现在极品值可真不好刷,毕竟他还是要脸的,那种刷新他三观的事他是绝对不做的,他如今只能每天去一些严肃的老头老太太面前晃荡,装作游手好闲的样子,以前赵青岚看到他还有极品值,现在也没了。
赵青岚听了表示不务正业就叫二流子吗?
姜永明点头表示就是。
赵青岚然后直接问,“那像我这种不上工的叫什么?你们村里是不是也说我好吃懒做?”
姜永明听了直接笑了起来,“不要在意别人的看法,你只要养得起自己,没占别人的便宜,想怎么样都可以。”
村子里面确实有人说赵青岚不像话的,一个成年人竟然跟半大孩子一样在山里面打猪草,都不下地干活。
“我养不起我自己的,我还好有我爸妈在后面撑着,要不然得饿死。”赵青岚叹气。
“你父母也是你的资本。他们疼爱你,是你的后盾,那些说闲话的都是嫉妒你,不要在意。”姜永明觉得赵青岚还好,一个被宠爱长大的姑娘忽然到陌生的地方,干从来没干过的农活,不会干,干不习惯不是很正常的吗?就是他也不敢保证自己就很会干农活,他最多就是力气比赵青岚大,仅此而已。
而赵青岚不哭不闹的,每天还来打猪草,要他说,不会做的事不做,做自己能做的,这才是最正确的做法。
不会还去干,那是添乱。
“嗯,谢谢你安慰我,姜永明,我打算周末的时候去买肉吃,可惜我不会煮,你上次炖的鸡汤很好喝,你能不能帮我煮,然后我分你一半。”赵青岚直接问。
她这个人虽然不怎么会干活,可她没少多掏钱买好吃的,因为自己不会煮,都是劳烦别人,她也不好意思一个人吃独食,结果每次都大家一起吃,她都没吃几块的,一个个还嫌弃她不干活。
知青院里面大部人都嫌弃她的,说她这也不会,那也不会的,她就不明白了,总不能让她出钱又出力吧,他们哪来那么厚的脸皮。
“行。”姜永明直接答应,帮小丫头煮点吃的而已,这个完全没有问题,更不要说小丫头还给报酬。
姜永明没说不要报酬,一次两次的,自然无所谓,多了赵青岚自己也会不好意思的,小丫头说给,他就拿着,等他有好吃的给小丫头送点。
只是答应后,姜永明忍不住反问,“你还跟我接触不怕别人说你我的闲话?”
赵青岚直接摇头,“怕什么,再说现在还有人敢说我闲话吗?不怕我一头撞死在她家门口?”
话说因为赵青岚这一撞,村子里面最近都没人敢说闲话的,说闲话的那些婆娘都被大队长罚干活去了,如今一个个每天累死累活的,回家恨不得往床上一躺,哪里还有精力说闲话。
“胡说八道,不要用寻死来威胁别人,更不许再胡来,听到没有。狼来了说多了,以后就没人管了,动不动要死要活的人,别人也是会烦的。”姜永明摆着脸说,这丫头不会因为这一次的胜利,觉得这招好用吧?
赵青岚摸了一下自己的脑袋,急忙摇头,“不会不会,撞一次都疼死我了,我哪里还会再撞,我就是说笑,说笑的。”
姜永明的表情太过的严肃,赵青岚可不敢再开玩笑。
“嗯,你下次想要煮什么,你拿给我,我煮好了给你装饭盒里,等吃饭时间你就到知青院不远处的那个桃树下等我,我到时候会把饭盒给你送过去。”姜永明想了一下说,让赵青岚去自己家不好,他经常去知青院也不好,干脆找个地方接头就好了。
那桃树长在路口,很多人从那边路过,到时候装作路过多简单的事。
赵青岚点头,“好。”
以后就可以吃到好吃的,而且还不用分给那些人,完美。
“知青院那些人是不是排斥你?对你很不好?”姜永明忍不住问。
赵青岚先是点头,然后又摇头,“其实也还好,主要是我没跟他们一起上工,我生活有比较好过,那些人嫉妒我吧,可要说关系不好,那些人也没对我做什么的,除了陈心媛跟曹睿斌很对我有怨气之外,其余的人对我也还好。”
有些人嘴皮子会说两句,可她也直接回敬过去的,没吃亏。
“嗯,跟人相处,该硬气的时候要硬气,要不然别人会觉得你好欺负,可有些时候该服软的时候也要服软,不要太倔强,要不然你会吃亏。比如,知青院那么多人,总要有一两个跟你关系好的站在你这边的,那样你有事,才有人帮你,要不然你孤立无援,别人想要陷害你就特别的容易,不过找朋友要那种真心跟你当朋友的,那种喜欢占你便宜的假朋友就算了。”姜永明吩咐。
“真心假意?这个怎么判断,好像有点难。”赵青岚皱着眉头说着。
“交朋友也不要急,日久见人心,还有记得交朋友要用心,你不能胡乱对别人发脾气,人家不欠你的,明白吗?”姜永明觉得自己好像在养女儿,一直在教小丫头生活上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