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风”在撤离时走在最后面,他已经走出了西卡子门外,可是不知从哪里飞来一颗流弹,打中他的胳膊,丁贵云得知这个消息后很久没说话,在如今这种形势下,原来的仇恨已暂时放置在了脑后,听他受伤她反而心里有些难过,
张天东撤离时也是走在最后,他与小五子骑马向东走到火神庙附近一个没被打掉的伪警察分所时,伪警察们见攻城的大队人马已经撤离,最后只剩下两个当官的,砰砰砰!立即冲出来十来个小子向俩人开枪射击。
俩人翻身下马,就地一滚滚到路旁的壕沟里,身后是一堵高墙,由于腿有伤张天东想跑跑不出去,两人掏出匣枪还击,他们知道枪里的子弹不多了,所以只打点射,不打连发。
警察们不停地向他们打枪,把俩人死死地封锁在了壕沟里。
“小五子,不行你跑吧,咱俩不能都扔这,你把手榴弹给我留下,说啥也不能让他们抓活的,大不了同这帮犊子同归于尽!”见小五子身边还有一颗手榴弹张天东边打边说道。
“大当家的,你说啥呢?要睡【死】一起睡,要活一起活!睡了没什么,只不过,我恨,明明知道大当家的您腿脚不好,早点带您撤离就好了!”小五子一听眼泪下来了边打边哽咽道。
这时,有人向丁贵云报告说张天东与小五子被警察们封锁在了壕沟里,丁贵云一听急了,什么话也不说,立即调转马头向所说的方向奔去,几位贴身的侍卫一见连忙跟上前去。
丁贵云生平最喜爱两件东西,一是好马,二是好枪,她的坐骑是匹白马,这马身高体大,奔跑极快,人称草上飞,并且这马善解人意,让它走它就走,让它停它就停,她使的是两把大肚匣子,有快慢机、三保险,既能单发又能连发,每个弹夹装弹二十粒,两支枪顶上一挺轻机关枪。
丁贵云策马返回,走了不多远,见有十来个警察向一个壕沟里打枪,她料定壕沟里就是丈夫与小五子。
“天东莫慌,为妻来也!”丁贵云抬起双手向那些警察们打了两梭子子弹。
她枪法极准,这两梭子子弹打死了八名警察,剩下三人趴在那里再不敢动。
丁贵云的马并没停下来,话到人已到,张天东一听她来救,精神一振,一个鲤鱼打挺跃起身来,丁贵云一把抓住他的衣领向上一拉,张天东乘势向上一纵,跳上了马背。
这个时候四位侍卫也冲上前来,小五子向上一跳窜上一人马背,见人都已安全,丁贵云两腿一夹,胯下马知道情况紧急,四蹄翻飞,嗒嗒嗒……五匹马向前快速奔去,在街里兜了一个圈子,然后冲出城外。
马快、枪准,白马白衣的丁贵云简直如神一般。
活着的三位及躲在所里没出来的伪警察们被这一幕惊呆了,事后他们才知道,这就是江湖上鼎鼎大名的“黑牡丹”!
正午12点,佳木斯及富锦的日伪援军方才赶到,前面有5辆装甲车开路,后面跟着一个联队的日军、一个团的伪军,进入汤原城之后,面对满目的狼藉,无计可施、无力可用的他们只能干叹气。
张天东等人带着大批的胜利品回到新华镇。
“大当家的、少爷,‘老北风’和‘一枝花’他们直接走了!咱们怎么办?”刚坐下没多久小五子手里拿着一封信气喘吁吁地跑了进来。
窦文风接过信念了一遍,字不多,“老北风” 说的是无外乎几句“民族危难之际,共杀倭寇,现大功已成”等等客套、告别之语。
“他们没干别的什么事吧?”听完信张天东沉思一下问道。
小五子摇摇头:“除了把缴获的财物、枪支弹药和几门炮带走之外,别的没有。”
张天东点点头,这几天“老北风”与“一枝花”始终没同他们这帮人碰过面,“天义”同这帮人根本就不是一路人,实际上隔着心,现在走了也好,留在这,还得防备他们。
“让他们走吧,安排下去,注意一下他们的动向。”想了想张天东说道,他有些心疼那几门炮和那几挺机枪,这些都是不可多得的玩意儿,但人都走了他也没办法。
房间里几人点点头。
新华镇听说队伍打了打胜仗,陈紫云等人早就备好了酒席,这时酒菜上来,众人开始推杯换盏起来。
“张师长、丁师长,下一步你们有何打算?”要到酒席结束时周保中问道。
“周长官,这个问题我们还没太想呢,一会儿我们哥几个好好商议一下。”略停顿一下后张天东答道。
“张师长、丁师长,土地暴动、攻打汤原城,小鬼子受到的打击非常大,他们绝对不能善罢甘休,所以,你们千万要小心!”周保中略微思考了一下后不放心地叮嘱道。
饭后,周保中要离开。
“张师长、丁师长,这面的事情已经告一段落,我回哈尔滨还有事办,就此别过。”周保中把自己的箱子放置在脚边拱起双手,几日的接触,他已与在座的这些人结下了很深厚的情感。
“周长官,你先别着急。”张天东示意了一下。
王富贵拿着一个小木头箱子走了过来,这是张天东夫妇为周保中准备的十几根金条。
“周长官,别的话我们也不说了,这个,你带上,到时回去好买点枪支弹药什么的。”张天东说道。
周保中也不客气,收下了。
小五子已带着一小队人等在一旁,“你一定要安全地把周长官护送出去。”张天东对他叮嘱道,“青山常在绿水长流,周长官,后会有期。”他向周保中拱起双手。
丁贵云等人也拱起双手。
送走周保中,下午张天东夫妇便把队伍撤到了丁家堡子,夫妇俩连夜组织召开了会议,会议决定,队伍取名为抗日救国军,大家一致推举张天东为总司令、丁贵云为副总司令,参谋长为窦文风,下辖三个团、一个特务营。
第二天,夫妇俩命人开始大力修筑防御工事。
对此,夫妇俩亲自设计参与,岗哨、炮楼,几百米隔一个,相互成三角态势,围绕丁家堡子在原有两条的基础上他们又修建了一条沟堑,沟堑与沟堑之间彼此相通,与此同时,除了放出大量的人随时打探鬼子的动向之外,他们还组织地区内的老百姓进行了撤离。
张天东等人做好了迎接鬼子来进攻的一切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