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大伯父和大伯母是聪明人。他们知晓你现在的境况,不会轻易站队的。这件事,他们是支持你,可未必是帮了你。皇上这番举措,是想敲打你,提醒你注意自己的身份,免得你越走越偏,惹得圣人不悦。
你要知道,圣人的恩泽和恩典,是有限制的,每一步踏错,都容易招祸。你不能恃宠生娇!”
顾延韬连忙应是。
他也不笨。
大伯父是他唯一的依仗。
如今他大伯也劝诫他要收敛锋芒。
“……我知道该怎么做了。”顾延韬道,“大伯父,您和大嫂辛苦了。您放心,我知道轻重。这件事,只有您、大嫂知晓,我绝不会对任何人透露。大哥那边,您也瞒住,不要泄露了口风。”
顾衍那性格,肯定会闹腾的。
到时候,顾延韬就被动了。
他需得稳扎稳打。
“嗯。”顾嗣安道,“你大伯母最近病了。她身体虚弱,你要照顾好她。”
“是。”
翌日,早朝之前。
皇帝召见内阁诸臣,商讨选拔新科状元的事宜。
内阁诸臣纷纷跪下,齐声道:“臣等遵旨。”
皇帝就命人拟写了圣旨,颁布下去。
顾瑾之在旁观礼。
她也不参与议论,只静静坐着,看着内阁众臣。
这场盛大的朝贺,持续了两个半时辰。
下午的时候,皇帝宣布退朝。
群臣散去,顾瑾之送顾绍回府。
她问顾绍:“父亲今日找你去做什么?”
顾绍说起了自己父亲和大伯父说的话:“父亲说,皇上准备用我,我也挺忐忑的。”
顾瑾之笑了笑:“你别紧张。皇上既然要用你,证明你还是有价值的。只要你用心读书,不辜负父辈的栽培。将来,咱们也不怕被埋没。”
她语气坚定,带着几分豪迈。
顾绍忍俊不禁。
顾瑾之的样貌,比较像她母亲,眉目清秀,气质娴雅,不失端庄。
“姐姐的志向很远大。”顾绍笑道,“你要考状元吗?”
顾瑾之摇摇头。
顾绍惊讶:“不是?那是为何?”
他原先以为,顾瑾之是胸有丘壑。
毕竟,顾瑾之从小就懂医术。
她又是个聪慧灵透之人,跟顾延韬有几分相似,将来必定不会差的。
“没有那个雄心壮志。”顾瑾之笑道。
顾延韬的确没有那么深厚的文采,可他年纪轻轻就中了探花郎,将来肯定会升迁的。
顾瑾之不是个嫉妒心强的人。
她的丈夫顾延韬,将来的官职不低,足够他们夫妻锦衣玉食,享尽荣华富贵。
况且,他们家也没那个底蕴去钻营。
所以,顾瑾之并不羡慕顾延韬。
她对官位,没什么野心。
当初她想当状元。
可她的理想是做个女官。女子也是朝廷栋梁,可以治天下。
后来,遇到了陆璟之,顾瑾之才发现,女人也可以掌握权力。
而陆璟之更加希望,让女子成为朝堂的顶级人物。
她们才是真正的国本。
男子的功名利禄,都给予了女子。
这世间男子的地位高低,全部是因为女人太过于优秀。
顾瑾之想改变这种局势。
但她的理想还没实现,就穿越了。
她已经嫁作他人妇,丈夫还在战场上。
她要守护丈夫的基业。
“……我的理想,不止治国。我要做个好医者。”顾瑾之笑道,“等将来,我把自己的医馆扩展,再多请一些女子做工。
我也许能赚钱,但我不想靠着赚钱养活别人。我觉得,靠自己双手挣银子,感觉非常棒。这种感觉,是外面那些胭脂水粉店铺里永远不会拥有的。”
顾绍点点头。
他对医学的兴趣不高,可听了姐姐的话,他却很赞同。
“我也想做个好药师。”顾绍道,“我不求大富大贵,只求行善积德。我爹爹教导过我,要做一个行善积德的好孩子,将来做个大夫。”
这个梦想,其实是顾延韬的。
顾延韬是个医痴。
“你有这样的心思就好。”顾瑾之道,“我们家也没什么财产留给你的,你若是愿意,将来可以自立门户。”
“姐姐,不急。”顾绍道,“我爹爹和大伯都是大儒,我们家不缺银子。我还年轻呢。等将来大了再说吧。”
顾瑾之笑了笑。
兄妹俩一路说着闲话,回了府。
顾瑾之陪同顾绍吃了晚膳,叮嘱他好好休息。
顾瑾之也累极了,早早睡下。
次日一早起来梳洗,换了套湖绿色绣折枝海棠的袄裙。
她的脸色红润,肌肤胜雪。
她刚出了卧房,就碰到了顾延韬。
“父亲!”顾瑾之喊了他一声。
“昨夜没歇好吧?”顾延韬笑问她。
顾瑾之点点头。
“那赶紧回屋歇一歇,今日你不用出席殿试。”顾延韬道。
顾瑾之微愣:“为什么?”
“圣上钦点你弟弟代替你去参加考试。圣上是故意点他的,你不必担心。”顾延韬笑道。
这是皇帝对顾家的恩赐。
皇帝是故意点顾绍的。
顾瑾之不由皱眉。
顾梓桐的婚期快到了,按照规矩,新娘要回门的。
可顾瑾之不愿意让顾梓桐回顾家。
顾家没有主母。
顾老爷子病着,不管事;三婶赵氏是个泼辣货,不讲情面,难伺候;四叔四婶不爱插嘴。
六丫头的婆母——徐氏。
她是个不受宠的。虽然顾家给了她诰命。可是顾瑾之总觉得,徐氏不会待见顾梓桐。
万一徐氏苛责顾梓桐,岂不是糟糕?
顾瑾之不愿意叫顾梓桐受委屈。
可她又不方便直接拒绝皇帝。
皇帝的圣眷,正是隆重时。顾瑾之无法抗旨,更不敢忤逆皇帝的威严,所以她决定先拖延一段时间,再做计划。
“父亲,您知道圣上是怎么指派的考题吗?”顾瑾之问。
“圣上昨儿夜里传了口谕,叫我等不许告诉别人。你大概也猜到了,不要乱嚼舌根。你祖父和祖母的案卷,圣上是亲自查阅的,知道顾琇之是个什么东西,所以指派你弟弟去。至于指派谁。我也不知。”顾延韬道。
“哦……”顾瑾之道,“那我知晓了,我不打听了。”
顾延韬走了。
他走后,顾瑾之又吩咐青藤,让厨房炖汤,给顾绍补一补。
她自己也喝了一碗。
到了下晌,宫里的太监果然来了,传达皇帝的旨意:“......皇上让顾二爷去考武举。”
这件事,顾家人都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