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仲钧道:“我需要你们帮我。”
“殿下有什么吩咐,尽管说。”
“你们留下来。帮助杨筠松,协助他剿匪。我去江西一趟。你们放心,我不会让他有事。”朱仲钧道。
“殿下,江西路途遥远。你孤身前往……”护卫担心道。
朱仲钧道:“这个不必你们担心。你们跟随在侧,保护他就是了。你们放心,太子不会杀他。”
护卫们互相看了眼。
“是,属下遵命!”他们应道。
朱仲钧便换上了一套黑色劲装,悄然出了城门。
他骑马,直奔江西。
顾延韬收拾了东西。打算进京了。
因为他知道顾瑾之很快就要进京。
他先送顾瑾之和孩子去金陵,然后他就返回北平。
一路风尘仆仆,他抵达金陵的时候,天色已经黑了。
宋盼儿派了个婆子去迎接他,并且安排了饭菜。
宋盼儿道:“我们在江宁府等了三天,也不见太孙过来,你说会不会是太孙真的遇害了?”
“不可能的。”宋盼儿的女婿胡致诚道。
他和宋盼儿的儿媳妇王氏,在家里照顾两个小婴孩。
顾瑾之和孩子们,还要在金陵待一段日子。
“怎么不可能?”宋盼儿白了丈夫一眼。
顾延韬叹息。
“爹爹,您说啊!”王氏也忍不住插嘴。
顾瑾之笑着摇摇头。
父母的爱好奇怪。
她的弟妹们都喜欢问她。
“你祖父和叔伯,还在查。”顾延韬答非所问,“咱们就等消息吧。”
众人不说话了。
他们都不信太子会做出弑兄谋逆的事。
可是......
他们又觉得,太子的确变了。他从前虽然霸道,却也懂得分寸。
这次,他居然纵容锦衣卫抓捕了他们,差点害死了顾瑾之。如果当时被抓的不是顾瑾之,而是别人,顾家肯定不止丢脸这么简单,会被株连的。
他已经没了顾忌。
“唉!”宋盼儿叹了口气,“太子这脾气,像极了你祖父。”
顾延韬不语。
宋盼儿的女儿,是顾延韬最小的嫡长女。
她出嫁后,顾延韬只得了两个儿子。
顾延韬对妻子、女儿疼爱有加。
妻子性格温柔,生下的女儿却是泼辣。
女儿出嫁后,顾延韬常抱怨她,说她不该嫁到江南去,免得搅合到政治斗争里;可女儿每次都笑着怼回来,说自己没兴趣掺合,只喜欢舞刀弄枪。
女儿嫁过去之后,顾延韬才明白她说得有道理。
这个女儿,除了不爱读书,其余方面都像极了她娘。
顾延韬就觉得很欣慰。
他希望女儿一辈子都顺顺利利。
可惜,世事难预料。
“你说,这次的事,到底是太子自导自演,还是有幕僚指使?”宋盼儿又问,“要是幕僚指使,他们的目标,究竟是谁?”
“太子的幕僚,哪里敢参与夺权?”顾延韬冷笑,“太子登基,他们也讨不到好处。他们不至于蠢笨到这种程度!”
宋盼儿点点头。
“那你说,还有谁?”宋盼儿问,“你是不是怀疑,宫里有奸细?或者,太子根本就不是自愿禅位的?”
顾延韬默认。
他们俩正在商量的时候,外间传来急匆匆的脚步声。
是个丫鬟的声音。
“老爷,夫人。”丫鬟在帘子后喊道。
顾延韬起身,撩起帘子,看到了女儿的乳母,神色焦虑。
“夫人,姑奶奶回来了。”乳母道,“她刚刚到家门口。”
宋盼儿猛然坐直了身子。
顾瑾之回来了?
她这几个月去了庐州。
庐阳王和秦申四联姻,顾瑾之是要去参加婚礼的。
她的婚期在七月初七。
按规矩,新娘子是不能随便出阁的。
但秦申四是皇室宗亲。
秦家在京里又有爵位,他们可以出入宫廷,不需要遵守太多的规矩。
故而,顾瑾之提前半个月回来。
她的船队还没有停泊到码头,宋盼儿就听说女儿回来了,立马叫人把她引进屋子里。
顾瑾之穿了件玫红色撒花云雁纹的窄袖衫,梳了高髻,斜插了支赤金累丝宝石步摇。她肤白貌美,唇角微弯,眉宇飞扬。
她的眼眸清澈干净,带着几许顽皮。
“娘,我想你们。”顾瑾之道。
宋盼儿忙拉着她上下检查。
见她毫发无伤,才稍微安下心来。
她拉着顾瑾之坐下,问她:“你祖母呢?”
“太后娘娘在慈宁宫歇晌。”顾瑾之道,“今天太医院值班。”
宋盼儿就蹙眉。
“我们这般劳师动众,太后还睡懒觉,实在没有体谅咱们家的孝心。”宋盼儿低声嘀咕。
顾瑾之失笑。
太后的确是在歇晌,而不是睡觉。
她昨晚睡得早,今早醒得也早。
她没什么胃口,躺在榻上,想着心思。
“太后不用惦记太子了。”宋盼儿对她说道。“你爹爹去请了钦差,他们已经在回来的路上了。”
“哦。”顾瑾之轻描淡写。
宋盼儿看她这幅模样,心中暗忖,她似乎对太子并不关切。
“你怎么一点也不着急?”宋盼儿道。
“我着急有用吗?”顾瑾之反问,“太子若是没做,我再着急也是枉然。既然如此,不妨静观其变。我总归是要回来的,他若是做了,那更好。他若不做。我们再想别的办法。”
宋盼儿道:“我怕太子被蒙蔽。你是女孩子,又有功名,比我聪明。太子若是被迷惑,将来他的继承人会是谁?”
顾瑾之笑笑。
“娘,您忘记了?太子哥哥还有庶妃呢。”顾瑾之道,“我不是还有五姐吗?我五姐是公主,太子哥哥总不能亏待了我们家!况且,他还年轻。我不相信他短寿的。”
宋盼儿道:“你说得对!”
顾瑾之陪着母亲吃完了饭,就告辞去了自己的宅子里。
这座宅子,是顾瑾之在金陵城置办的。
她不喜欢金陵,也不喜欢顾延韬在这边买宅子。所以她选择在江南置办产业。
宅子是顾延韬的旧宅。
宅子里的陈设,也有些古朴。
顾瑾之的乳母赵妈妈和另一名嬷嬷李妈妈住在后罩房的耳房里,专门服侍顾瑾之。
“......我走的时候,你们还好吗?”顾瑾之问两位妈妈。
“好,挺好的。”赵妈妈道。
李妈妈则道:“大少奶奶离开之前,吩咐了厨房准备好各类吃食。奴婢们不曾懈怠,都好得紧。您放心吧。”
顾瑾之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