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贾瑚手上拿着粮仓的账本子,听了长平的话后他也看向了长平手中的土豆。

然后他合上账本也拿起了一个土豆,颠了颠手中的土豆,他对长平说道:“回去问问瑾玉,看看他有没有办法吧。”

长平闻言点了点头,两人丝毫没有意识到去问一个比他们小好多的小朋友这种问题靠不靠谱。

将所有剩下的粮食都盘点完后,贾瑚抬眼看向长平:“殿下,这边都忙完了,咱们回去吧。”

却不想长平有些纠结的看向贾瑚:“咱们要不要在外面走一走再回去?”

“嗯?”贾瑚有些疑惑的看向长平,怎么突然就不想回去了。

然后他脑中灵光一闪想起了什么,要是他没记错今天定国侯要进城了。

“你不会是担心回去见到定国侯吧?”贾瑚语气中带着笑意的问道。

长平被说中了心事,他丝毫不顾及形象的靠在椅子上,用账本盖住脸然后发出一声哀嚎:“你是不知道定国侯的剑有多重啊——”

杨玄是皇上给太子选定的武术师父,所以杨玄这次来定然会试一试长平的武功有没有进步。

想到杨玄每次检查功课时都丝毫不会手下留情,长平就感到自己身上的肌肉在隐隐作痛。

贾瑚见状笑着摇了摇头,然后笑着道:“可是你躲得了初一躲不了十五啊。”

听了这话的长平头疼极了,他长叹了一口气重复了一遍贾瑚的话:“躲得了初一,躲不过十五啊——”

林家。

林瑾玉看向放在篮子中的土豆,以苏州现在的天气,这些土豆放不了多久就会出芽,到时候这些土豆就都不能吃了,这可不就是浪费吗,所以有没有办法将这些土豆保存下来。

而且,林瑾玉抬眼看了一眼窗外,想起水墨给他带回来的消息,如今城中水患已退,疫病也被治疗好了,但是城中被暴雨损坏的那些房屋还没有修好,而且修理房屋这些都是要钱的,对苏州城来说又将是一大笔支出。

不过这场大雨带来的也不都全是祸事,泛滥的河水将河中肥沃的泥沙冲到了两岸,在河水褪去后这些肥沃的泥沙都将变成最肥沃的耕地。

想到这里林瑾玉的眼睛微微眯起,一时之间无数想法在他的脑海中出现,其中就包括以工代赈。

林瑾玉提起笔将脑海中出现的这些想法纷纷记到纸上,然后将写好的东西收拾起来打算拿去给黎老先生看看,若是黎老先生觉得可行,他就将东西交给林如海。

前院,杨玄示意其他人都下去,然后与林如海谈论了起来,门外几个本来就心中有鬼的官员见状额头上急出了一头的冷汗。

他们并不确定杨玄到底知不知道粮仓的事,但是他们可以肯定的是林如海一定知道啊,这次苏州的水患,必定会动用粮仓中的粮食,所以林如海不会不知道粮仓中的粮食少了。

若是这件事通过杨玄捅到了皇上那里,想到这里几个官员额头上浮现了一层的冷汗,只是他们不知道的是皇上早就知道了粮仓的事,并且都已经查的差不多了。

屋中杨玄面色冷静的说道:“陛下对这件事十分重视,在收到消息的第一时间就派了人去追查这件事,目前已经查出了许多。”

“我们这边也去查了粮仓前后两任的主管,有意思的是这两人都与王家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甚至粮仓上一任的主管就是王家人。”林如海看着杨玄说道。

“王家。”杨玄对林如海他们追查出来的这个结果一点都不意外,他轻点着桌面,“我们这一路上过来,粮队中有几个不安分偷偷往外送消息的官员,我派人去查了背后隐隐约约也有着王家的身影。”

林如海眉心皱起,王子腾这胆子未必也有些太大了吧,这手伸的太长,可算是会被剁了的。

“听说暗羽卫也抵达了江南,只是现在不知道去了哪里。”杨玄突然说道。

林如海点点头表示知道了,这么大的事,陛下怎么会不派暗羽卫出动查清楚呢?

“对了,我在城外听衙役说你们发现了一种新粮食可是真的?”杨玄神色流露出一丝好奇的问道。

说道这个林如海心中就骄傲了,但是脸上却是谦虚:“都是小儿运气好,误打误撞发现的。”

“是吗?”看着林如海那低调的秀儿子的样子,杨玄脸上流露出一丝笑意,他们也是共事过一段时间的人所以还能说笑几句。

“那是,我儿子才多大就想着造福百姓了。” 林如海语气中全是骄傲的说道。

“所以你们这次就是靠着这种新粮食坚持下来的?”杨玄问道。

林如海叹了一口:“一部分是靠新粮食,还有一部分是则是今年的新粮。”

提到这个话题,林如海的语气也沉重了起来不过他很快就调整好了自己的心态:“我给你说,这种粮食若是能推广开来那定是一件幸事。”

“产量颇高,还不挑种的地方,又能当菜又能当主食。”

杨玄此时也被提起了兴趣:“这么听来确实是个好东西。”

“而且瑾玉说这样的粮食海外还有好几种,若是都能弄到咱们大梁来就好了。”林如海最后感慨道。

杨玄沉思了起来,若是这些话都是真的,那他们大梁确实需要这几种粮食。

就在两人聊的正欢的时候,杨玄的副官敲响了房门:“将军,太子殿下回来了。”

与此同时,黎老先生看完了林瑾玉写下的东西,他摸着胡子:“以工代赈,这一条倒是有意思。”

然后他抬眼看向自己的徒弟:“瑾玉,这一条你是怎么想的?”

“师父,徒儿在听说这场大雨冲毁了许多房屋,以及部分的河堤后,开始思考的。”

“这次水患,城内损失颇多,需要花钱的地方也有很多,我算了,目前朝廷拨来赈灾的银子若是用来重建,那些银子完全不够。”

“而徒儿文中的以工代赈就是徒儿想出来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