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都市言情 > 缅北,魔窟里的生与死 > 第276章 遵纪守法,远离电诈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76章 遵纪守法,远离电诈

(本章为普法内容,请读者严守法纪!请勿轻信任何陌生人,远离违法犯罪!今日需处理点“私事”,个中缘由,不便解释!望读者谅解!明日继续爆更奉上!感谢!本章内容仅为借鉴,若有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作者,届时会立即整改!)

纵观大华那些年国内电信诈骗发展路径,其轨迹可以描述为:台起源—>内地势力崛起-->境外扩散。

电信诈骗,最早于上世纪90年代在台出现。

当时他们的主要手段是利用发放传单和使用“王八卡”电话(冒名申请的电话卡)的方式,声称受害人中刮刮乐和赌马等大奖,但在领奖前必须先寄出一定额度的税金。

在被害人汇出第一笔钱后,诈骗集团再以律师费、手续费、公证费等名目,一次又一次要求被害人汇钱,直到被害人醒悟或钱财被榨干为止。

由于电信诈骗的成功率较高,且不劳而获的金额相对较大,因此很快就成为台地区最重要的犯罪形式之一。大批不良分子、甚至是曾经拥有良好工作的人都纷纷加入。

电信诈骗在岛内引发天怒人怨后,台当局的打击力度有所加大。在台当局的打击下,台诈骗集团开始“产业外移”。

2002年前后,台移动电话业务在门虫建立信号台。由于在大陆东南沿海地区可以接收到台的移动电话信号,并且两岸迟迟没有建立共同打击犯罪的机制,台电信诈骗犯罪团伙找到了“新路线”。

他们利用两岸没有司法互助条款的空档,将诈骗基地转移至门虫服州,服州成为台籍诈骗集团的第一个集散地,继续利用“王八卡”对台民众进行诈骗。

不过那时候,台人到内地开窝点主要是为了骗台人。

第一批来到内地的台诈骗集团为了节约成本,雇佣了有语言优势的门虫安溪人充当打电话、取钱的马仔。

这些集团在内地一般以台商公司名义运作,一个“公司”一般有雇员四十余人,内部管理严密,层级分明。除少数主管外,基层人员都采取军事化管理措施,严格限制外出。

这些基层人员在实际操作电话行骗前,都会接受“公司“内部的严格培训,每人都要熟记工作话术后才能上岗操作。

公司每天都要召开检讨会议,对每一套剧本和话术、每一个“客户”的反应都要经过斟酌并优化,其版本迭代速度和执行力堪比现在互联网公司。

2008年,台检警才抓到一批台籍电信诈骗犯,并从他们口中得知服州有一条街的台商都在暗地里从事电信诈骗行业。

这里每日每夜灯火通明,基层员工高达两千人以上,每人每天工作时间长达十二小时。

不过随着时间推移,台本地居民因受骗太多已经很少上当。而此时台籍诈骗团伙脑袋才转过弯来,发现自己之前是多么傻,跑到内地来居然只骗台人,而忘了自己身后的内地才是个巨大的市场。

于是台骗子们将对象锁定在大华内地地区,毕竟这里有同文同种的庞大人口基数,是比台更大的肥羊。

因为台人的口音破绽很容易引起人们的警觉,因此在台诈骗集团转向大华大陆行骗时招收了更多内地本土人员(这也为后续本土势力崛起埋下了伏笔)。

如此便形成了严密的三级诈骗手法:

一级骗子最基层,通常是资历较浅的新手,他们是民众一般接到诈骗电话后第一个交谈的对象;

二级骗子经验丰富,主要负责在有人上钩之后,出面扮演具体的角色,例如官方或银行主管,加深受害人的信任感和危机感;

当受害人对二级骗子深信不疑后,最资深的三级骗子就会登场,对受害人下达转移金钱的具体指令。

电信诈骗本土势力崛起

台人在门虫开设窝点既骗大陆人又骗台人,原本给台人充当打手的安溪人觉得为何不自己单干呢?

于是,大华本土籍最早的电信诈骗团伙在2002年前后出现,手法完全翻版台。

有了犯罪团伙,警方必然要打击,随着警方对安溪地区的重点整治,安溪籍诈骗团伙又逃到深地。

当时的深地,来自全国各地的各类人鱼龙混杂。很快电信诈骗的手段像病毒一样扩散至全国,呈现明显的地域特征,如湖娄底、门虫安溪、广电白等等,且每个地区的诈骗手法又各有特色。

不过,内地本土与台电信诈骗集团有者明显的区别。

首先是台电信诈骗的产业化程度很高,从话务组到资金组,诈骗的各个环节都有专人承担。

各个组之间互不联系,打掉其中一个组对犯罪集团而言根本没关系,很快一个全新的组重新组建起来,所以打击起来非常难,往往抓到的只能是马仔。

内地本土籍诈骗集团则多是原始操作,呈现明显的家族化特征,因此往往抓到一个就能端掉一个犯罪集团。

但最近几年开始,内地本土籍犯罪集团也开始出现台籍犯罪集团公司运营的雏形,而且往境外转移窝点。

在内地本土电信诈骗崛起期间,各种欺诈剧本轮番上演:

1、2002年前后 “脑溢血”“车祸”骗术蔓延

这一时期诈骗分子主要操作的是“脑溢血”诈骗案。

诈骗人员通常在各大车站收集旅客手机信息,然后冒充医务人员,打电话谎称外出人员在异地患脑溢血等重病或遭遇车祸,哄骗其家属将所谓 “手术费”“医疗费”汇入指定账号,少则几千、多则十余万元。

2003年5月26日,在广做玉器生意的郑某突然接到门虫老家打来的电话,告知其父亲在火车上突患脑溢血,急需救治。

她按对方留下的号码,与“主治医师”和“院长”取得联系,对方以病情的变化两次要求汇款,她汇去13.9万元。

当天13时许,郑某被要求再付10万元。有所察觉的她当即致电医院查询,获悉并没有类似病人,才确知受骗。

2、2010年前 “中奖”、“重金求子”利诱

2002年到2010年间,电信诈骗猖獗,但技术含量普遍不高,最寻常的诈骗方式还是画饼利诱,作案人巧妙地利用人对利欲的渴求实施诈骗。

2009年,浙省龙市龙塘村的瞿某收到一封中奖信,奖区显示她中了价值29万元的丰田轿车。

瞿某赶紧按信上电话联系兑奖办公室,对方“证实”她中了奖,但要兑奖得先交6万元所得税和公证费。由于瞿某多了个心眼去邮局询问,才没被骗到。

27岁的李某是江余干县石溪村人,她因从事“重金求子”诈骗被警方抓捕。

“重金求子”作案人声称自己是富婆,丈夫年龄太大或无生育能力,急需找一名健康男士帮其怀孕,诱饵是成功后的重金酬谢。

一旦有人“上钩”,作案人会设计“诚意费”等环节让受害人不断打钱。

3、2010年起打着“公检法”等旗号行骗

2010年以后,电信诈骗案在原有作案手法的基础上手段翻新。

最初,犯罪分子以电话或银行卡欠费、法院传票、车辆违章、异地电话卡欠费等为由头,冒充公检法工作人员称事主身份信息被盗用,且涉嫌洗钱、涉黑和诈骗等犯罪,要求对事主的银行账户进行处理,从而对事主进行诈骗。

之后,还有冒充银行工作人员、社保部门工作人员,编造银行卡透支要还款、有社保金领取等虚假信息行骗。

2015年12月20日,黔都市经济开发区建设局财务主管兼出纳杨某接到“水户松江公安分局某警官”的电话,对方称其信用卡存在问题。

在“某警官”诱导下,又有自称“某检察官”和“某检察长”的人联系他。

指示他登录虚假的 “检察院”网站,并故意让他看到虚假“电子通缉令”,使他坚信自己涉嫌“犯罪”。

并指令他下载软件配合“清查”,直至单位的1.17亿元资金全被转走才发觉被骗。

4、2012年后网络诈骗频发

随着网络、电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网络诈骗开始呈现出上升的趋势。犯罪分子通过钓鱼网站、伪基站、盗取qq微信等方式进行诈骗。

73岁的水户市民谢老伯曾在某购物网站订购了两个拉杆箱,随后接到了一名自称箱包店老板的电话。

“老板”以谢老伯所购买商品缺货为由,向其发送了一条网站链接,请他进行退货操作。

谢老伯按对方提示输入了自己银行卡号以及支付宝密码后,这些信息就被骗子窃取到了。此后,骗子将他银行卡内的86万余元存款悉数转至理财账户内。

5、2015年起借大数据精准诈骗

大数据时代,通过互联网,骗子可精准地找到被骗者的姓名、性别、家庭住址、职业、爱好乃至最近关注的事物、当前的状态。

山市的“徐某某被骗死案”及京的“某华老师被骗千万案”即是如此,骗子知道徐某某申请助学金的情况,骗子也知道大学老师进行过房产交易。

李女士是武市一家公司的会计,2016年5月6日下午,“总经理”加她微信,将她拉进一个群。群成员中公司领导和同事的名称、头像都正常。

“董事长”在群中说他在外地开会,不要打他电话。“董事长”要李女士联系“蒋总”,并称合同保证金已打到了他个人账户。但李女士联系时“蒋总”称合同有出入,要求把款项退给他。

“董事长”让李女士从公司账上转85万到对方账户,并称“晚点再把款补回公司”。

李女士全盘照做。

下午5点左右,李女士走出办公室,发现真正的董事长正在隔壁办公。

6、境外网络赌博、“杀猪盘”、金融诈骗

境外网络赌博据说很早就开始了,但是发展的最疯狂的是2015年后。

由网络赌博延伸出了“杀猪盘”诈骗。

金融诈骗与网赌赌博与以往相比,产业化程度高、抓捕难度大。

这么多年来,电信诈骗手段花样不断翻新,“剧本”不断更换,但万变不离其宗,都离不开 “账户”这个关键词——首先让你失去判断力,再弄走你“账户”里的钱。

电信诈骗为何屡禁不止?

究其原因可以归结为:“收益高,不与被害人发生直接的接触,追查难,判刑轻”。

1、不要有“贪图小便宜”“轻轻松松赚大钱”的心理,不要轻信所谓的高额回报,不要轻易点击陌生链接。

2、网络刷单本身就是一种违法的行为,任何要求垫资的网络刷单都是诈骗,遇到“刷单”、“刷信誉”、“刷信用”的网络兼职广告时要提高警惕。

3、遭遇诈骗要立即报警,并将对方的qq、微信、电话号码、聊天记录等留存提交给警方,以便警方破案。

2.“杀猪盘”诈骗——网络交友诱导赌博:美容院女老板遇到的丑恶

防骗提醒:

1、当前,“网络交友诱导投资、赌博诈骗”多发高发,各种婚恋、交友的网站、App、小程序成为骗子的温床,不管多光鲜亮丽的网络人设都可能是虚构的。

2、凡是网友声称有内幕、有渠道,可以低投入高回报的都是诈骗。

3、网络上,“看似一次不经意的缘起,极可能是场精心设计的局”。你可能好奇骗子怎么这么有耐心、这么有精力、这么体贴入微?你要知道,一个诈骗案件背后,有黑灰产业助纣为虐,有诈骗团伙精细分工:从养号买号、虚构人设,到物色目标、“心理学家”编写剧本、抠脚大叔专司聊天,再到技术支撑、专业洗钱等,每个环节都有分工,施骗过程如同一场非对称的战争,所以他们厚颜无耻称这个过程为“杀猪”。因此,有网络交友需求的群体,尤其要关注本公众号,务必要提高警惕,谨防上当受骗!

3.冒充公检法诈骗:《假公安的真陷阱》

防骗提醒:

01

公检法不会采用电话、短信等形式办案,不会相互转接电话。公检法没有所谓的“安全账户”,不会让公民转账汇款。

02

警方不会通过网络给当事人点对点发布通缉令、拘留证、逮捕证等法律文书。

03

犯罪分子可以通过改号软件,改成真实公检法机关的座机号码。当遇到疑问时,可以直接拨打110确认。

4.美女裸聊诈骗:《裸聊的代价》

防骗提醒:

男孩子不要裸聊,都是诈骗没有例外

上网过程中不要乱下载来历不明的App

被敲诈勒索时,立即报警

文明上网、抵制低俗

5.网络贷款诈骗:等不来的贷款

防骗提醒:

1、申请贷款请通过正规金融机构办理,切勿轻信陌生电话、短信、网络广告。

2、不要在任何贷款公司网页输入银行卡密码、验证码等重要信息。

3、低门槛放贷是诱饵,汇款验资、放贷前收费都是诈骗。

6.木马链接、钓鱼网站诈骗—虚假违章短信不可触碰的短信链接

防骗提醒:

1、交警部门发送的违章短信是提醒服务,不可能有链接,更不会要求车主汇款。如收到违章短信,请通过正规渠道查询、处理违章记录。

2、类似短信中的链接可能存在木马病毒,随意点击可能会被窃取个人信息,严重的可能会被盗取支付信息。

7.投资理财诈骗——股票投资诈骗:围猎

警方防骗提醒:

投资者应通过正规渠道、选择合法机构进行投资理财,切勿相信网络上的非法引流广告,勿相信各种qq群、微信群里所谓的“高手”、“专家”、“导师”,勿点击不明链接下载不明App,不要被诈骗分子营造的虚假盈利氛围所欺骗。摒弃一夜暴富心理,提高警惕、防止被骗。

8.冒充熟人诈骗——冒充领导诈骗

防骗提醒:

如遇到有人自称是领导要添加为微信、qq等好友时,一定要多方核实其身份真伪。如遇到对方要求借钱或转账时,务必提高警惕,通过电话、当面加以核实。

9.冒充客服诈骗——办理退款诈骗:网购信息泄露以后

警方防骗提醒:

1、接到自称客服的来电,不要轻信。如有疑问,请直接拨打官方客服电话进行咨询核实。

2、切莫轻易点击陌生链接,填写个人相关信息。

3、验证码是保护资金的最后一道屏障,切勿告诉任何人。

10.红包返利诈骗

电信诈骗的本质就是通过坑蒙欺诈,侵犯他人财产,它带来的直接伤害是增加了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感,特别是受害人在人际交往、社会活动中可能带有恐惧、怀疑心理,不再轻易相信社会和他人,比如遇到一个摔倒的老太太,都不敢去帮扶,怕“碰瓷”。

众所周知,社会之所以称作社会,关键在于人际交往,诚信是其中的基本规则和社会公德,唯有践行诚信,整个社会才能正常运转。可以说,电信诈骗是对社会诚信、社会秩序的一种威胁。

过去,社会上也有一些江湖郎中、算命先生,主要是街头行骗。如今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诈骗突破了时空的限制,传播的速度更快、受骗的人群可能会更多。此其一。

其二,以往人们的活动范围主要是熟人社会,彼此知根知底,谁要是言而不信或坑蒙拐骗,很难在熟悉环境里继续生活、工作,这倒逼着每个人都慢慢养成一种自我约束,整个社会也有一种潜在的道德规范。如今随着广泛快速的社会流动,以感情维系为主要特征的传统人际关系逐渐式微,失信成本也大大降低。

其三,现代人际关系越来越依赖于规则体系的保障和维护,然而即便有了规则,一些人对此缺乏清晰、正确的认识,甚至不仅不认为违规是错误的,反而觉得违规能获利、沾到便宜。近年来一些电信诈骗的重灾区被媒体曝光,一些人就是受功利思想、拜金主义侵蚀,眼里只有“利益”二字,个别人的社会文化、价值观念出现严重扭曲。

一是严厉惩治,让不法分子不敢为、不敢从事电信诈骗。一是宣传教育,既要培育和提升广大群众的防骗意识、识骗能力,也要让不法分子认识到欺诈钱财是违法行为,贪得一时便宜,终究会受到惩罚。

为了彻底铲除诈骗的土壤、构建诚信社会,我们应进一步建立健全制度规则体系,明确每个人的义务和责任,特别是在公共生活、人际交往中“有所为有所不为”。

用规则的约束力来推动诚信价值观的弘扬。同时加强制度规则的执行力,依法严厉惩治电信诈骗等各类失信行为。当前,我国正在加快构建社会征信体系,让守信者走遍天下,让失信者寸步难行。

此外,我们还要进一步强化教育引导,加强社会诚信文化建设,特别是通过政府部门、社会组织以及一些有影响力的公众人物的示范带动,潜移默化地影响、引导每个人自觉遵守规则、践行诚信。诚信社会的构建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全社会从一点一滴做起。

打击电诈!

第一,低成本,高回报,方法简单,利用网络等途径编造各类用于诈骗他人的财物电子信息,在制作和传播方式上比较便捷。

第二,行骗面广,社会危害性大,由于网络的普及,受害人数量和分布地域较传统诈骗大大提升。

第三,手段多样化,难以识别,计算机、网络等新兴科技给电信网络诈骗带来了更多的方式方法,也增加了识别难度。

第四,隐蔽性极高,整个过程完全在虚拟空间完成,行骗者不需直接接触受害人,得手之后迅速消失且取证难度大。 电信网络诈骗扰乱正常生产生活秩序,破坏社会诚信和社会公德,已经成为了社会发展的一颗毒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