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你们这群匹夫,是在嘲讽某丑么,”

程咬金浑不代表傻,听不出来众人取笑他的意思,

还好秦怀柔没在这里,要是在这里,会不会告诉程咬金,给他弄个美颜,再丑也能帅,

“哪里哪里,”

“卢国公,你说这话就让我们有些寒心了,我们是那样的人么,”

魏征、房玄龄等人一个接着一个站了出来,

“我们只不过是说了一句实话而已,难不成卢国公连实话都不让我们说了么?”

程咬金一时不察被绕蒙了,“我可没说不让你们说实话,”

话音刚落,他感觉到不对劲,“你们这群匹夫,某差一点赏你们的当,竟然赤裸裸的羞辱某家,”

“哇呀呀,看某怎么收拾你们,”

说罢,程咬金就想上前找几人理论,

“怕你不成,你过来啊,”

这下好了,场面的形式变成了程咬金一人独斗众人,看的孔颖达也是忍俊不止,

“陛下,臣觉得这个事情这么做有些不妥,”

“噢,孔爱卿为何有此说法啊,这样不好么,每个事迹都对应着诸位爱卿的画像,”

“这不更能让人记得么?难道孔爱卿认为单纯的靠文字叙述么?”

“非也,非也,”孔颖达直接拒绝道,“陛下,能被李大人加入到这本书当中的人,定然是为大唐立了功劳之人,”

“如果只是这么草率的弄副画像,有些儿戏了,”

“难不成孔爱卿有更好的想法不成?”

孔颖达点了点头,“方才臣再一旁也听清楚了,陛下是在变相的对诸位大人封赏,”

“想必没有人能拒绝的了名流千古的诱惑,即便臣也无法拒绝这里面的诱惑,”

“既然如此,为何陛下不从新考虑一下呢,”

“详细说说,”李世民一改慵懒的坐姿,“说好了朕有赏,”

“陛下,臣也不一定考虑的成熟,随便说一说,”

“但说无妨,”

“陛下,何不在朝堂之上选出二十四人,综合考虑他们对大唐的贡献,”

“二十四个人?为何孔爱卿会提及这个数字呢?”

李世民不解,其他人也觉得这个数字有些莫名其妙,

要知道朝堂之上这么多人,就选二十四个人,好像有点狼多肉少的意思,

“呵呵,陛下,正是因为人少,才显得这个人选的重要,”

“人少才显得重要,”李世民反复琢磨了一下,“那也可以选择十个或者二十个啊,为何要选出二十四个呢,”

“陛下有所不知,臣之所以说这二十四个,并没有说其他的数字,是因为这二十四象征着一年的二十四个节气,”

“想必诸位都知道魏大人一句名言,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可还记得其他的?”

魏征等了半天,没有人继续说话,这是等着他说呢,他结果话题,说道,“曾经承蒙陛下不弃,重用某,某也要对陛下负责,”

“所以说出来这句话,没想到今日又被孔大人提出来,让魏某有些惭愧,”

“哎,魏大人可千万不要这么说,正所谓忠言逆耳,何况陛下也不是那种接受不了之人,”

“呵呵,当时某是这么说的,而且某也是引用了‘孟子’当中的一句话,”

“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

“还说过,‘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孔颖达点了点头,“还有方才某说的那句,”

“说到这里,最终都围绕着人来说的,或者用百姓来形容最恰当,”

“而这二十四节气正是喻意百姓生活会因节气的变化而变化,从立春开始,一直到大寒,一整个循环,”

“而臣提到这个就是喻意大唐一年风调雨顺,年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孔颖达这一番解释,让众人挑不出一点毛病来,自古以来,无论那位帝王在位,最终的目的都是这个,

“哈哈,果然孔夫子就是孔夫子,”程咬金大乐,对孔颖达连连夸赞,

“要是放在某的身上,某觉得三十六、七十二或者一百零八才是最好的选择,”

“看看孔夫子,人家这个数字选的是多么的,那句话怎么说来着,”

“高大尚,”魏征在一旁不经意间说出口来,

“对,就是这个,高大尚,”程咬金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和孔颖达的做了一个对比,

“跟着秦小子混,还真没白混,今天俺老程也整出几个新词,哈哈,”

李世民听完孔颖达和魏征二人的解释,也是没有任何的反驳,反而觉得正如孔颖达形容的那般,

这个数字非常恰当,当即拍了板,

“好,就选二十四个,”

“辅机,这件事交给你来评选,是非功过都要做出平衡,”

“臣遵旨,”

这份差事还是落在了长孙无忌的身上,

“陛下,臣还没说完,”

孔颖达打断了李世民,接着又说道,“陛下,人数定下来了,可总不能叫做二十四功臣榜吧,”

“还劳烦陛下为其命名,”

“嗯......,”李世民一时间还真不知该如何命名,“容朕仔细想想,暂时放在一边,”

“孙升,”

“奴婢在,”

“稍后拟旨,让阎立本、孔颖达、长孙无忌、魏征共同商议此次事情,”

“尤其阎立本的任务最重,一旦人员名单确定下来,让他到各个入选人的府上为其画像,”

“不要拘泥一个风格,一举一动,只要觉得有意义的,都要给朕画下来,”

“奴婢遵旨,”

“哦,对了,还有一事,朕也是才想起来,秦怀柔那小子手里有一种绘画的技艺,传旨的时候,问一下阎立本,如果还没学到手,那么就让秦怀柔一起参与此事,”

“诺,”

“陛下,我这书......,”

“哦,你先写,丝毫不耽误这事,如果想做插图,那么你自行去找阎立本,你绘画的技艺朕可不敢恭维,”

“哈哈,”

有了好事,大家也沉浸在兴奋的气氛当中,听到李世民如此形容李靖,也是报以善意的笑容,

只有李靖面露苦笑,自己的绘画技艺真的拿不出手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