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卫府和林府的亲事,像一阵风传遍了整座京城。

大家都在议论着这门亲事。

卫大公子相看亲事,是大家都知道的,但谁也没有想到,最后的结果:居然是林家的大小姐。

不少原本对卫家公子上心的小姐,都躲在闺房里偷偷的哭。

还有一些原本门楣低的,一个个捶胸顿足,暗恨自己宴会的时候,没有努努力做些什么表现一下,要不然,这门亲事还有可能会落在自己头上。

一个小小的五品官女儿,都能入卫家的眼,如果自己也能在宴会上出出风头,说不好就是自己了。

小姐们一个个唏嘘不已。

林邺这些日子出门,抬头挺胸昂首阔步,大家见着他也都恭维几句。

甚至有些从前不屑于跟他打交道的人,见着面也都会由衷的说一句:林大人大喜。

听得林邺满面红光。

自觉自己的好日子就要来了,整个人都有些飘飘然。

卫府的动作很快,下定问字纳吉,三书六礼一样不落,规规矩矩的走完流程,只用了一个来月。

婚期,定在明年的九月。

到这里,这桩婚事便是板上钉钉。

林邺最近的饭局,比从前多了好几番,他也乐得去跟大家交际,在众人的恭维声中,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即将平步青云。

现在只光定亲,他的人生便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他几乎可以想象,等林晚和卫家大公子一成婚,自己的女儿再生下卫家的长子,自己又会是何等境地。

除了林邺,林覃也享受到了从前想都不敢想的待遇,感觉到从前寸步难行的路,此时却架上了天梯。

充分感受到了什么叫背靠大树好乘凉。

破天荒的备了许多礼送去主院给杨氏,也破天荒的见了好几回林晚,妹妹叫得亲近。

哪怕林晚不咸不淡,也半点不气馁不怨怼。

现在卫府什么都没有做,他已经尝到了无数的甜头,他都无法想象,若以后卫大公子愿意带着他,他会如何。

不说带着他,就是为他引见一二,说几句好话,都比他自己努力半辈子得到的更多。

林邺看着林府一片形势大好,对杨氏也十分和颜悦色。

在这种情况下,杨氏让林邺开了宗祠,把府中才两岁的三公子林彻养在膝下,为嫡子。

这样确实有些不合规矩,但是现在林晚有这般好的际遇,林家有飞升之势,这样的小事,族人那边都没有为难。

按照杨氏的的想法,办得规规矩矩,漂漂亮亮。

万姨娘却是恨得牙痒痒。

若府中有了嫡子,那么林覃以后有什么,就不好说了。

好好的,怎么会过继孩子,若她早知道,一定不会让杨氏有这个机会。

虽然他给林彻下了药,但林晚都能好,林彻说不好也会好。

一想到自己百般算计,最后却为他人做了嫁衣裳,万姨娘一口牙都要咬碎了。

只能自己安慰自己,一个男娃娃,成不了气候,以后找个机会再动手就是。

无论如何,也不能让一个奶娃娃挡了自己儿子的路。

这些日子,上林家的客人络绎不绝,比之前任何时候都要热闹。

林邺春风得意,一直幻想着未来,前程一片坦途。

甚至在过年的时候,把自己所有的私产都交给了杨氏。

本来他是想直接和林晚说的,奈何林晚对他不咸不淡,他就只能从杨氏这里找突破。

他非常清楚的知道,杨氏对他还是有些夫妻情分的,只要他态度够好,杨氏便会在林晚面前替他说话,他的仕途就是在林晚一两句话之间,一点私产算什么。

拿去打点别人,还不如给杨氏,给了杨氏也是花在府里,怎么都划算的。

林邺做着升迁的美梦,却不想,在春节过后,得到了外任的调令。

虽然官升一级,但是外任去的是个极偏僻苦寒之地。

这种调令,有两种情况,一是在京城得罪了什么权贵,而被外贬。

还有一种就是外出镀金,官升一级,去个苦寒之地,做出些政绩,几年之后再调回来,便可再往上升一升。

众人自然都以为是第二种,一个个的上门恭贺。

林邺自然也是如此以为,心道这门婚事结得好,等自己从外头回来,怎么也能官拜二品,甚至有可能一品。

依卫家的本事,说不得为他谋个侯爵也不是不可能,

林邺做着美梦,半点都不知道他这一去,此生,也没有再回京。

林邺外任,特地要求杨氏留在京城。

生怕林晚去了卫府便和林府远了,他需要杨氏在京城拖着林晚。

万姨娘一听说苦寒之地,原本不想去,而且按照他们的设想,林邺过两年就会回来,她实在不愿意去受苦。

但是一想到现在府中是杨氏做主,她根本说不上半句话,林邺平时在的时候,她还好些,但是林邺不在,她都不知道自己会过什么样的日子。

她以前对杨氏并不好,杨氏到时候找到机会,一定会变本加厉的对她。

而且若不跟着去外地,林邺在外头有了什么小妾,就得爬到她头上。

万姨娘思前想后,最后决定要跟着林邺去。

做出一副深情款款的样子,让林邺十分感动,保证以后若有发迹,绝对不会忘了她的情分,如此更坚定了万姨娘的决心。

万姨娘打点好好处,准备去边地,不知道是听谁说,让自家儿子去历练历练,回来也能有个好去处,当即便去找了林邺,让他想办法带上自己的儿子出外镀金。

对于儿子的事,林邺很是上心,特地去打听了一下,得到了确切的答案,当即便疏通关系,为自家儿子准备外放。

吏部的人因为卫家这一层关系,十分好态度的接待了他。

只是,一番查找下,只有挨近北夷的一处城镇有空缺,而且没有品级。

这个地方,林邺自然是不满意的,不过一想到反正很快就会回来,出去不过是镀金,还是选了这条路。

万姨娘知道消息的时候,一颗心沉了又沉。

地处偏僻还没有品级,和他们去的地方,一个南一个北,见一面,都难如登天,很不满意。

当一想到这只是暂时的,回京城一切便都好了,才些微放心。

接下来的日子,万姨娘都在收拾着行囊,想到很快就会回来,只带了银钱和一些要紧的东西,其它的都没有带。

主院。

杨氏正逗着林彻说话。

一边听杨嬷嬷把外头的事情说了一遍。

杨氏笑了笑,并未有过多言语。

恶人自有恶人磨,万姨娘的好日子到头了。

她面前,林彻走出去捡东西,他才两岁多,之前一直病着,走路也走得不太好,看起来随时都要摔着,丫鬟在一侧护着。

他捡了东西过来,递给杨氏:“娘亲。”

小娃娃软软的开口说话,杨氏一颗心都要化了,把人抱了起来。

丫鬟道:“夫人,三少爷的身体越来越好了,才短短几个月,便和从前判若两人。”

杨氏面色微微一白。

想到刚刚把林彻接过来的时候,林晚特意过来交代:

屋子里不能有任何香。所有入口的,都要女医验过看过才能送上来……

那时候,她心里大约就明白怎么回事了。

想到从前林晚的“病”,只恨自己什么都没有发现。

现在,主院被杨嬷嬷固得跟个铁桶一般。

林邺外任,任的是兵部的官职。

卫戍作为兵部尚书,是在兵部的管辖下。

只是他领的是个闲职,并不重要,饶是如此,也和武将一样,除调令,非诏不得入京,否则便是杀头的大罪。

半个月后,刚刚开春,林邺便带着万姨娘去了边地。

林覃也是同一日出发的。

不过,二方一个东一个西,相隔十万八千里,万姨娘哭了一阵,两方在十里亭分路而行。

十里亭外的半山腰上,林晚看着这一幕,长长地舒出一口气。

林邺和万姨娘离开,她就不会让他们再回来,

至于林覃,由他自己自生自灭。

他若有本事,做得好,也能过好日子。

若做得不好,一切后果自己承担,想要靠着她为他们开后门,绝对不可能。

卫辰上前来,牵起她的手:

“他们不会再回来了。”

林晚点头:“嗯,我很高兴,为我的母亲高兴。

“母亲受了太多的委屈,现在终于能过好日子了,膝下有了嫡子,我也有了好归宿,母亲以后,便可以好好的在府中过自己的日子。”

卫辰:“嗯,以后我陪你常回林府。”

林晚看向他,眼底满是情意。

卫辰握紧了她的手:“只是他们那般对你,这样放他们离开,太便宜他们了。”

之前林晚把自己在府中的生活,都告诉了卫辰,卫辰心疼,把林邺调出去,半点都没有手软。

林晚:“这样才最好,他这个人,最想要仕途顺遂,想要做人上人,让他暗无天日的待在边境,是对他最大的惩罚。”

对一个人最大的惩罚就是毁了他最重要的东西。

她说着看向卫辰:“你会不会觉得我过分?”

卫辰摇头,“以德报怨,何以报德,恩怨分明才是对的。

“这种人命关天的大事,你如何反击我都不觉得你过分。”

林晚看向他,眼中露出笑意,满是感激与深情。

“多谢你。

“人都道:家丑不可外扬,不可与外人说。在跟你说之前,我也害怕,害怕你因此对我有不好的看法,但是我还是这样子做了,因为我觉得这样是对的,我想让你看到最真实的我。”

卫辰笑着摸了摸她的头:“傻瓜,我不是外人。”

林晚笑,眼中满是感动。

二人携手,一路下了山,不知道在说什么,林晚脸上满是笑意。

林晚回了府,直接去了主院。

一去,便见着自家母亲坐在廊下,教林彻念书。

林彻小小的人坐在小板凳上,奶声奶气的跟着杨氏读三字经。

这一幅岁月静好的画面,她嘴角浮起笑意,走上前去:“母亲。”

杨氏脸上带着慈爱的笑容,“晚儿来了。”

林彻见着她来,奶声奶气的喊她姐姐。

林晚笑着掏出一颗糖,然后抱了抱他。

杨氏:“你身子不好,放他下来吧。”

林晚笑道:“没事,抱一抱还是可以的,我哪有那么弱了。”

杨嬷嬷端了热茶出来:“大小姐回来了,今日三少爷一直喊着姐姐呢。”

林晚笑看着林彻,捏了捏他的脸,而后把人交给杨嬷嬷。

伸手去替杨氏倒茶。

“父亲走了,母亲什么感受?”

杨氏:“前所未有的轻松,还有愉悦。”

在自己女儿面前,她没必要隐藏自己。

林晚笑道:“那就好。”

她往左右看了一眼,压低声音:

“母亲,他不会回来了,他们都不会回来了。”

杨氏听林晚说这话,眼中霎时便含了泪光。并非因为别的,而是这是林晚替她做的事,林晚为她的这份心意,让她感动。

杨氏抬手握住林晚的手:“晚儿,辛苦你了。”

林晚:“不辛苦,母亲才最辛苦。”

杨氏热泪盈眶,“母亲不辛苦,现在这样的日子,简直是我梦寐以求。”

林晚:“现在府中母亲说了算,该换的人都换了,又有彻儿在身边,女儿会谨言慎行,不给林府招祸事,母亲往后,都是好日子。”

杨氏擦泪而笑:“是。”

林晚在主院吃了午膳才离开,回到云霁院,让云雀找了香纸蜡烛出来,放了火盆,在屋子的西角点了香。

她一张一张的烧着纸,心中默念:

“你安心,往后我会照顾好母亲。”

纸张一张一张的燃烧,映照在她脸上。

烟雾缭绕中,她仿佛看见一个女子,对她微笑。

她们有一样的面容,但是神情却完全不同,烟雾缭绕中,那是温婉娇弱的模样。

她面色平静,带着浅浅笑容,朝着林晚挥挥手,往主院的方向看了一眼,然后转身离去。

她的身影,在烟雾中消失不见。

佛龛前,刚点不久的香一路烧到了香尾,燃着星明的红光。

一阵风吹来,燃尽了最后一丝光亮。

香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