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大臣们静静的在外头等着。

昨夜发生的大事,无论如何也得对外有个说法。

不能就这么不言不语不清不楚的就过去了。

先不说后头会不会有人有样学样,就说眼前,若没有交代,老百姓们会如何看待朝廷,周边小国会如何看待大周。

更何况,西凉使臣还在京城中。

内侍和宫人进进出出,端水洗漱,倒上热茶,还端了些膳食进去。

又等了两刻钟,康公公出来:

“各位大人,请进。”

大家看向夜湛,这里夜湛身份最好,自然是他先进去。

夜湛起身,正准备往里走,就见外头夜昊匆匆忙忙的赶来。

一进门,就看到屋子里众人都望向他。

夜昊只扫了大家一眼,没有说话,向夜湛走去。

他脸上情绪有些复杂,看起来有些严肃。

夜湛看了他一眼:“走吧,别让父皇久等。”

夜昊应了一声,随着夜湛一起进了御书房。

御书房里,四处都亮着灯。

今日下雨,外头有些灰蒙蒙的,大殿中却是明亮如白昼。

皇帝坐在首位。

众人上前,齐齐跪下:

“微臣参见皇上,皇上万安。”

“儿臣参见父皇,父皇万安。”

皇帝往底下扫了一眼,挥了挥手:

“起来吧。”皇帝的声音,很有些发沉,带着厚重的疲惫感。

“是,多谢父皇。”

“是,多谢皇上。”

众人起身,往两侧退了退,夜湛和夜昊也分站于两侧。

夜湛往皇帝看了一眼。

皇帝坐在首位上,微微躬着身,半垂着头。

虽然刚刚洗漱过,却见整个人看起来有些憔悴。

耷拢着脑袋,耷拉着眼眸,身体微微往前倾。

底下的大臣们都没有说话,等着皇帝先开口。

皇帝扫了他们一眼,若是从前,他自然要跟他们耗一耗。

但是眼前,他没了跟他们耗的心思,就想着好好的善后,解决这件事情。

昨夜的事……

无论如何,逼宫是事实,兵卫们大举入宫也是事实。

若夜凛没有死,他肯定要重重的惩罚。

但是现在,人都已经死了,他就希望能尽量顾全他。

除了夜凛是自己儿子之外,还有就是这件事关乎到皇家的颜面。

从任何一个角度来说,他作为皇帝,都应该让这件事情变得不那么血腥。

人都死了,大家若说他粉饰太平那便说吧。

事情发展到现在,他有绝对的责任。

若从前,自己在下定决心的时候,能够直接颁布太子的人选,或许一切就不会变成这样。

不给人不切实际的幻想,是不是就不会有这般的结局。

当想到这里的时候,皇帝又是一阵心痛。

或许是年纪大了,对于子嗣亲情都看得十分重要。

人便是如此,每一个阶段注重的东西都不同。

小的时候,渴望父母的关怀。

少年时期,想要鲜衣怒马仗剑天涯,做自己理想中的大侠。

年纪长些,便想着建功立业,蒙荫子孙。

年纪再长一些,便想要子孙有出息,仕途顺遂。

到年老了,只希望家人和睦,平平安安。

或许是安逸日子过久了,他忘记了皇家两个字,就等于血腥和残酷。

权力地位金钱,总有人趋之若鹜。

皇帝深吸了一口气,缓缓的吐出来,心中却并没有平静几分。

他看了一眼站在前头的夜湛和夜昊,又扫了一眼底下的众位大臣。

“昨夜的事,由大理寺刑部御史台三司会审,等有结果了,来禀报朕,再看如何处置。”

话落,底下的大臣们相互看一眼,知道皇帝是想留余地的。不等他们说话,皇帝又道:

“今日,诸位既然来了,正好朕有一道旨意要颁布。”

话说到这里,皇帝往康公公看了一眼。

康公公会议,走到龙案前,躬身捧起一卷圣旨过来。

皇帝头动了动,示意他对大家读出来:

“念吧。”

“是,皇上。”康公公毕恭毕敬,缓缓打开了圣旨,从头开始念:

——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自朕奉太上皇遗诏登基以来,凡军国重务,用人行政大端,未至倦勤,不敢自逸。

绪应鸿续,夙夜兢兢,仰为祖宗谟烈昭缶,付托至重,承祧行庆,端在元良。

皇七子夜湛,有勇有谋,天意所属,兹恪遵初诏,载稽典礼,俯顺舆情,谨告天地,宗庙,社稷,授以册宝,立为太子,正位东宫。

以重万年之统,以繁四海之心。

朕年岁已重,思一日万机不可久旷,兹命太子持玺升勤政殿,分理庶政,抚军监国,百司所奏之事,皆启太子决之。

布告天下,咸使闻知。

大周二十年八月。

一封圣旨读完,御书房里鸦雀无声。

大家万万没想到,皇帝会在这个节骨眼上立太子。

有大臣正准备出言,皇帝又示意康公公读桌子上放着的另外一卷圣旨。

康公公恭恭敬敬捧起圣旨,把圣旨上的话念了一遍。

这封圣旨,和夜昊有关。

夜昊愣住了,抬头向皇帝看了一眼,又看了一眼夜湛。

听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圣旨上说:

——皇五子夜昊,生性纯良,开朗跳脱,封号楚王,封地楚州,九月前离开京城,前往封地,非诏永世不得回京……

康公公念完,收起了圣旨。

底下的大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面面相觑。

皇帝一封立太子诏,立马又让昊王前去楚地,这……

大臣们心中皆一凛。

随后齐齐跪地,行了大礼,对着夜湛高呼:“臣等,参见太子殿下。”

夜湛看向众人,想到穗宁说的话,心中叹服,他稳了稳情绪,上前两步,行礼:

“父皇,儿臣遵旨,儿臣定当做一个合格的太子,不负父皇信任。”

夜湛身后,卫辰往他看过去,而后默默的低下了头。

脑中想的是:湛王成为了太子,阿宁定然为太子妃。

当初湛王迎娶阿宁,说的那一句:今生只此一妻绝不纳妾。

到此时,若被有心人利用,便会生出波澜。

他在想:如何能避免这样的事情出现?

或者,当出现这样的事情,他该如何护着阿宁,护着阿宁的名声,不让湛王府处在风口浪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