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挑选好屋子,阮棠和徐招娣借用了老知青的扫地工具,给屋子撒上水,打扫了一遍,又打开门通通风。

屋子里的格局和昨晚她们住过的沈知青的屋子格局一样,十几平大小,一半是炕,一半空地。

门口的那面墙上开了个窗户,木头框架,分成大大小小的格子,没有糊窗户纸。

土坯的墙,屋顶是用木头搭的平顶,然后用茅草和着泥裹了厚厚一层。

炕上也没有席子。

整个屋子可谓是非常简陋,是阮棠不曾见过的简陋。

但是在这个年代,普遍都是这样的土坯房。

其实对比其他地方下乡的那些睡大通铺的知青,这里的条件,已经是非常不错的了,至少还能一人一间屋子。

打扫完屋子,阮棠到隔壁找徐招娣,徐招娣刚好也打扫完。

“招娣姐,我想去姜同志说的王大爷家买些用的东西,你去不去?”

“去啊,这什么都没有,不买点儿实在不行。”

徐招娣在家排行老大,下面还有三个妹妹:来娣,盼娣,望娣,她的父母为了生儿子,头发都熬白了,最后终于在她17岁的时候生下了小弟家宝。

徐母一下子扬眉吐气,在妯娌里抬起了头。

而她,带了大妹带二妹,带大了三妹,又迎来了小弟。

在家洗衣服做饭,每天起早贪黑的干活,还总是被家里的奶奶,还有她那个亲妈,打骂。

好在,徐招娣是个坚韧的姑娘,她的性格并没有因为那些不好的遭遇受到影响,依旧开朗善良积极向上!

徐招娣下乡的时候,她妈说家里人口多,吃饭都紧张,哪有钱让她带出门。知青下乡的补贴,也被她妈收了起来,只让她穿走了那套绿军服,让她带走了自己平时睡觉的旧铺盖,几件旧衣服。

在过去的十几年里,徐招娣一直都在帮她奶奶干各种能带回家来做的零活,稍微长大一点儿之后,她自己也偷偷带一些零活藏起来做。就这样偷偷干了很多年,她终于给自己存了一点私房钱——十九块五,差不多快二十块了,都是她在无数个夜里,偷偷干活,一毛一分,一点一点存起来的。

虽说舍不得花钱,但她也知道有些时候避免不了得买东西,所以她咬咬牙,跟着阮棠,叫上宋卫国一起去村子里的王大爷家。

出了知青大院,沿着路往村子里走,村子不是很大,百户人家,以王姓为主,然后就是几家姓杨的,所以才叫大王屯。

除了知青点靠山而建,其他地方地势平坦开阔,所以耕地面积很大。

走到村口那棵大松树的地方,刚好有一个大娘坐在树下。

三人上前,“婶子你好,请问王有义大爷家怎么走?”

听到有人说话,大婶转过头,三人这才看清,这是一个长的比较壮实的大婶(不是胖,是骨架大,显得粗壮),大概四十多岁,三角眼,眼神飘忽,看起来有点儿凶。

“呦,你们是新来的知青吧?哪里人?多大啦?看看这两个小姑娘,长的还挺水灵。

尤其这个女同志,身体结实,屁股大,一看就是能生儿子的。

有没有对象啊?婶子给你介绍一个啊!”说着还拉住了徐招娣的手,抚摸着,一副特别热心的样子。

三人惊呆了,尤其徐招娣,都被吓了一跳。

她赶紧抽回自己的手,

“不用了婶子,我家里人不让谈对象!”

大婶撇撇嘴,还想继续说,又硬生生止住了。

接着不搭理她们了,

“婶子,您能给我们指一下王有义大爷家怎么走吗?”宋卫国忍着尴尬问。

“哦,老义头儿家啊,沿着路往前再走一会儿,拐个弯看见两扇木门,门前有个草垛的就是了。”

“谢谢婶子!”

然后三人加快步子去找王有义大爷家了。

就怕走的慢了,那个大婶又做媒!

找到了王大爷家,宋卫国上前拍了拍门,

“谁呀?”里面传来一个老人的声音。

“王大爷您好,我们是新来的知青,想找您换点儿东西,麻烦您开开门。”

“等下啊!”

一会儿门打开,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大爷身子探出门外,

“进来吧,东西都在院子里,你们先看看,需要什么自己挑。”

“哎,好的,王大爷”

宋卫国回到。

阮棠靠近徐招娣,“招娣姐,扫帚这些你就别买了,我买上咱们一起用,买多了也是浪费钱,你就选你最需要的”

“嗯,谢谢棠棠,我知道了。”

阮棠在徐招娣心里的地位再一次上升,已经由阮棠变成了棠棠……

王有义大爷年纪大了,没有上工,因为是老木匠,所以在家打打柜子,编个筐子、背篓之类的。

村子里谁家娶媳妇需要家具,或者平时自己不会编筐子背篓之类的,都会到他家去买。

阮棠要了一张炕上铺的席子,炕桌,炕头柜,一个放洗脸盆的架子,一张做饭的时候用来切菜,吃饭的桌子。扫地的扫帚,一大一小两个背篓,一块菜板,一个装水的木桶,一个洗脚用的木头盆子。

王大爷作为老木匠,手艺真是没得说,无论炕桌还是炕头柜,上面都做了雕花,刷上了红色的油漆,看起来非常好看。其它的东西也做的既耐用又光滑。

阮棠不喜欢颜色太鲜艳,所以要了原木色。

徐招娣看阮棠买了那么多东西,想了想,咬牙给自己买了一张席子,一个炕头柜,一个木桶,两个木盆。

宋卫国都不知道买哪些东西,看着阮棠和徐招娣选的东西。心里暗暗想着:这个阮同志一副面黄肌瘦的样子,听说年龄又小。原本以为家里条件不好,谁知道人家一出手,就要了那么多东西,还真是人不可貌相!

接着他也要了一张席子,一个炕头柜,一张炕桌,两个木盆,一个木桶,扫帚。

挑好了东西,三人付了钱。借用了王大爷家的架子车,跑了两趟,把东西拉回了知青点的屋子里。

又马不停蹄的跑到村支部找了会计王志善预支了口粮。

回到知青院子,阮棠想了想还是问了一下徐招娣的想法,

“招娣姐,做饭的事情,你怎么想的?”

“我,其实我也不想一伙人一起吃饭。

但是说句不怕你笑话的话,我出门的时候家里什么都没给我,我就拿着自己穿过用过的东西上了火车,到了这里。

火车上吃的粗面窝头都是邻居阿婆看我可怜硬塞给我的。

我身上带的一点儿钱,也是我十几年偷偷干零活,一分一分存起来的。

所以,我想着还是和老知青一起吃饭吧,那样节省一点儿,也能吃饱肚子。”

“行吧,招娣姐,有需要,就给我说。”

“好,我会的。”徐招娣笑着说。一点儿都没有因为刚刚诉说自己的处境而影响心情。

“棠棠,那你呢?要一起搭伙吃饭吗?”

“我不喜欢凑热闹,想自己做饭,刚好我来的时候家里给我带的票里有工业票,所以我想着买个小炉子和小铁锅,自己做饭。”阮棠说。

“行啊!那还挺好。到时候我还能蹭个热水喝一喝。”

“嗯,那咱们赶紧收拾屋子吧招娣姐,收拾完都快下工时间了。到时候我去村长家问问,借个自行车,抓紧时间去县城买个炉子回来,那样就不用排队做饭了。”

“嗯,说的是,那咱们都赶紧收拾吧!”

“我先把口粮放到厨房里,做饭的时候得用”,说完,徐招娣风风火火的提着口粮走了。

她看着力气确实挺大,三十斤口粮,提到手里跟没拿东西一样轻松。

其实阮棠的力气更大,只是大家只看到她的面黄肌瘦的形象,没有注意到她的力气罢了!

阮棠出门坐车的时候带了三个大行李包,阮妈似乎忘记了闺女能不能提动的问题,只是怕她去了受苦,没东西用,使劲儿的装。

一般瘦弱的小姑娘,面对三个大行李包,根本没辙,哪个不是叫苦连天!

只有阮棠一声不吭,有人帮忙就感谢人家,也没推脱。没人帮忙,就自己又背又提,带到了知青点。

阮棠又去抱了点儿老知青的柴火,把炕烧了起来,去去湿气。

她想着,给人家说一声,过后给补上就可以了。

接着扫了扫炕上的土,找了些草铺上,再把草席铺上。

跑去厨房打了点浆糊,洗干净锅,又巴巴跑去糊墙。

报纸空间里有,是阮棠在位面商城里买的,充满这个年代特色的报纸,一个空间金币,就买了几万张,毕竟是旧报纸,很便宜的。

别人问起来也不担心,只要说家里带来的就可以了,毕竟阮棠来的时候,行李挺多,也不会有人怀疑!

因为屋子小,一会儿功夫,阮棠就把整间屋子用报纸糊了一遍,终于不用担心掉土了。

又把窗户用纸糊上,虽然没有条件弄些玻璃装上,至少也不漏风了。

糊了墙,屋子一下子亮堂起来,不再灰扑扑了。

阮棠看着屋子,挺满意!

虽然是个临时住所,但是收拾好点,还是很有必要的,毕竟怎么也不能委屈了自己。

她想了想,拿了些报纸,带上自己用剩下的浆糊,去了隔壁徐招娣的屋子。

屋子里,徐招娣已经铺好了褥子,放好了柜子。坐在炕上盯着窗户发呆。

“招娣姐,干嘛呢?”

“棠棠,窗户漏风,我正发愁呢!”

“别愁了,给你,我用剩下的报纸和浆糊。”

“你哪儿来的这些啊?”徐招娣惊讶的问。

“家里带的啊,你忘了招娣姐?我那三个大行李包,我妈专门给我装了些旧报纸,让糊墙的。

浆糊我刚打的,我的屋子已经糊好了,你也赶紧把你的糊一下,免得窗户漏风,墙上掉土。”

“谢谢你棠棠,多少钱,我给你。”徐招娣感激的问,一点儿占便宜的意思都没有。

徐招娣性格开朗,又不贪小便宜。虽然自己困难,但她做人做事有分寸,正是阮棠喜欢的。

“不用了招娣姐,你一路上没少帮我,报纸都是家里不用的,没几分钱,你就安心用吧!”

“那我就不客气啦,谢谢棠棠,以后你有需要,别和我客气,有事你吱声啊!

这窗户确实得糊一下,不然不安全,还漏风。”

“好,知道了招娣姐,报纸多,你看着把窗户,还有炕周围都糊一下,那样干净点儿,不然床单上经常有土。”

“行,我知道了。”

阮棠回到自己屋子,用精神力在空间取了一块抹布出来。

抹布也是阮棠通过位面商城在某拼多上买的,复古做旧款。仍旧便宜的要命,一个金币买了几百块。

质量太好的,不好拿出来明目张胆的用。

所以她很理智的买了复古款,便宜耐用又安全!

把新买的柜子桌子都擦了一遍,摆放好,又铺好被褥。取了些用的东西放进炕头柜里,用阮妈牌爱心锁锁好,又找出一块米白色碎花布,挂了个窗帘。

屋子就收拾好,看起来像个家了!

又拿出一把锁,以后出门都是得锁门的。

剩下的就是去村长家借辆自行车,外面出去晃一圈,找个正当理由把炉子带回来。

阮棠准备的小炉子,是后世很多农村用的那种,小小的,带烟筒,烧煤的炉子。

烧水,取暖,做饭都可以,非常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