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历史军事 > 奋斗在明末的边军小兵 > 第372章 拉拢,大雪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哈哈哈!”

“刘将军,没想到你这么快就来了!”

人还未到,杨嗣昌的声音就从正堂门口处传来。

刘博源转头,就看见杨嗣昌一脸笑容的走了进来。

“下官见过大人!”

刘博源急忙抱拳躬身行礼,态度十分恭敬。

“刘将军不必多礼,在正堂这里,没有这么多虚礼,你就当我是你的长辈就行!”

杨嗣昌的态度较之昨日更为亲热,一时之间让刘博源有些不适。

“礼不可废!下官岂敢如此!”刘博源摇着头道。

杨嗣昌脸色一板,故作生气的道:“今日邀请刘将军来,本就是一场家宴,哪里来的这些虚礼,莫要徒惹的扫兴!”

见着杨嗣昌故作生气的脸色,刘博源也就顺杆往上爬。

“既是大人之命,下官遵从便是!”

杨嗣昌这才露出笑容之色,点头道:“这就对了嘛!家宴之上,就不必来这些虚礼。”

“对了,刘将军,不知你可有表字了?”杨嗣昌突然问道。

表字?

刘博源一愣,急忙抱拳回道:“大人,下官已有表字,名为‘国平’!”

“国平?”杨嗣昌面色古怪。

这表字取得也太随意了,竟直接取名为‘国平’。

这到底是何意义。

要知道,表字的取名,一般都是表示德行,或者与本名意义有关的名字。

而‘国平’二字,与德行或者本名意义一点也沾不到关系。

“刘将军,这表字是何人给你所取的?”杨嗣昌面色奇怪的问道。

刘博源回答道:“大人,这表字是前任延绥镇巡抚陈大人所取的!”

“前任延绥巡抚陈大人?”

杨嗣昌面露疑惑之色,随后又露出恍然大悟之色。

“可是那第一任五省总督陈奇瑜陈正学?”

刘博源点头应道:“正是陈督臣!”

杨嗣昌面色一敛,神色郑重的道:“原来如此!”

随后,杨嗣昌又长叹道:“可怜陈正学因流贼诈降之事,被皇上降罪,遣戍边地。”

“如若不然的话,以陈正学之才,早就剿灭了流贼。”

刘博源感同身受的点了点头。

虽然在崇祯七年的剿贼之战时,陈奇瑜根本没有体现出他的领军才能。

但是,陈奇瑜在于谋划策略这方面,还是非常的在手。

各部剿贼大军在他的部署之下,流贼们都被剿杀的狼狈逃窜。

若非不是轻信了流贼的诈降,这些流贼怕是早就被陈奇瑜剿杀殆尽了。

何故拖延至今,使得流贼越发的势大。

不过,在刘博源的心里,却隐藏着一个天大的秘密。

一个他不敢说出来的秘密。

(许多读者都在说第210章的剧情,非常的无脑,现在算是把这个漏洞补上。)

李自成等流贼的诈降,刘博源已经早就知晓的。

但刘博源却是没有直言站出,劝阻陈奇瑜接受流贼的投降,以致李自成等流贼逃出生天。

事后,刘博源也为了此事愧疚难当。

但为了成就刘博源的大事,他也不得不牺牲个人的利益,来换取自己的将来。

所幸,现在刘博源的实力发展的越来越大,已经将影响力扩张到朝堂上了。

“好了,不说陈正学之事了。”

“既然你的表字是陈正学所取,那就用着吧!而且我现在也明白,当时陈正学所取这表字的意思了!”

“国平,希望你的表字,能预示着我大明军民稳定,平复动荡!”

杨嗣昌收敛叹息的神色,对着刘博源露出鼓励的目光。

“请大人放心,有下官在的一日,定会杀尽鞑虏,剿灭流贼!”

刘博源拍着胸膛,一脸的坚定神色。

“好!国平能有此心,老夫心中甚慰!”杨嗣昌满意的笑着道。

随后,杨嗣昌转头,问向杨管家道:“老杨,现在已是什么时辰了?”

杨管家回答道:“老爷,现在已经快至午时了!”

“午时!”

“那就吩咐仆人,开始做饭吧!”杨嗣昌吩咐道。

杨管家俯首应道:“是,老爷!”

说完,杨管家便走出了正堂。

......

在杨嗣昌的府上用完饭后,外面天色已是逐渐变黑。

瞧着这时段,应该是后世的五六点了。

此时,内城的大街上已是华灯初上。

众多各色的灯笼挂在府门前,照亮了周围的黑暗。

一朵朵的烟花在呼啸声中升上高空,随后炸出美丽的花朵。

孩童们也在美丽的花朵出现后,露出了欢快的笑容。

看着这耀眼的美丽烟花,刘博源不禁一叹。

在这美丽烟花的背后,不知有多少的流民与乞丐在各条小巷中苟延一息。

这些流民与乞丐,大都是因为各种天灾人祸,不得不背井离乡来到京师,乞求一丝存活的希望。

但在京师之内,流民的数量早已超出官府的赈济能力。

而且因为官府的腐败无能,更是无力赈济流民。

在闲逛京师的那几日,刘博源对京师内的流民有过大概的统计。

外城之外的流民至少有三十余万,外城内的流民也不低于十万。

至于内城的流民,就相对少了一些,但也不会低于五万。

也就是说,逗留在京师的流民,至少不低于四十五万。

如此庞大的流民数量,官府也确实难以救济。

这也就导致在每日的早上,官府都会派出雇来的收尸队,将饿死、病死或者其他各种原因死亡的流民尸首清走,以免发生瘟疫。

可即使每日都有流民死去,但流民的数量却是不减反增。

每日都有京畿附近各地的流民,来到京师乞活。

因为这些流民都知道,如果不背井离乡来到京师的话,他们将会饿死在家乡。

而来到京师的话,反而能有一丝生存的希望。

望着高空中越来越多的耀眼烟花,刘博源长长的吐了一口气。

“大人,好像下雪了!”

这时,萧华突然望见空中飘落的点点雪花。

刘博源伸出右手,看着手心中的小小雪花。

果然,这天要下雪了。

“哦!下雪了!”

“快来看呀,下雪啦!”

“冬风辞旧岁,瑞雪兆丰年!”

孩童的呼叫声、少女的惊喜声、还有书生的吟诗声,纷纷传到刘博源的耳中。

可是,刘博源的脸色却没有一点的欢喜,反而越发的沉重。

因为一旦天降大雪,京师中的流民与乞丐,不知道又有多少人会被冻死。

“萧华,我们赶紧回去,该要做一些事情了!”

没有心情欣赏这美丽的烟花与雪花,刘博源快步向着客栈内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