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9月1日,到了国术联合会报名注册的时间,西山八旗大营熙熙攘攘,人山人海,上万人聚集在大营里,非常热闹。

但是并不混乱,为了维持大营里的秩序,陈晋调集了两个营的直属团战士、两个大队的保卫部保卫员,加起来一千多荷枪实弹的战士,加上巡视局的全部人马。

几天时间,巡视局已经扩充到了一百多人,建立了四个小队,这里面还有李博涛的功劳。

李博涛不愧是老江湖,大江南北长城内外都有他的朋友,正好这些天,他的大部分朋友都来了,好几个都是和他一样行走江湖四五十年的侠义之士,还有他们的子侄辈。

有他的推荐,经过卢文锦的考核,巡视局一下子增加了八十余人,其中和李博涛这样可以当顾问的人有六人,其他人也身手不凡,最弱的都有四品以上实力,大部分的实力都是在五品以上,还有不少六品、七品的,而且这些人基本上都是散修,没有门派的瓜葛,让陈晋非常高兴。

这样身手好背景也纯粹的人,最适合当巡视局的人了。

西山八旗大营里面维持秩序的主力就是巡视局,战士们主要是在外围控制场面的。

在李博涛等几个八品实力的高手的镇压下,整个大营秩序井然,没有发生混乱。

来报名的那些门派当然也有高手,如果是十几年前,他们可能不会把巡视局放在眼里,甚至不会来报名参加国术联合会。

但是现在形势比人强,近些年来的遭遇让他们见识了政府机器的强大,哪里还敢自命清高。

他们的高手也不会比李博涛他们差,但是因为拖家带口的,不敢和具有官方身份的巡视局发生冲突,所以变得很顺从。

这也让李博涛他们有些得意。

要知道以前他们这些散修身份的人见到大门派的人都是要矮三分的,现在轮到他们扬眉吐气了。

第一天在西山八旗大营盯着报名情况后,看到里面秩序井然,巡视局也很得力,陈晋便没有再管了。

9月2日,他刚出家门,就看到马路对面停着一辆黑色的小轿车,小轿车的车窗开着,后座上一个身材高大的老人正含笑看着自己。

老人长着一张全国人民都认识的脸,穿着白色衬衫,戴着白色的木帽(样子和Y国人的帽子一样)。

陈晋吓了一跳,紧张地头发都要竖起来了,赶紧来到小轿车旁边,弯腰对着车窗问道:“领导,您怎么出来了?这,这是怎么回事啊?”

老人哈哈笑道:“静极思动,我也出来走一走,来,小鬼,上车来说话。”

陈晋赶紧来到另一边上了车,他也看到了坐在前面副驾驶座上的汪西文。

“汪秘书,您好。”陈晋先打了个招呼。

汪西文笑着点了点头,没有说话。

陈晋伸手把老人旁边的车窗摇上去,嘴里才说道:“领导,现在这个时候,您怎么出来了呢?多危险啊?”

老人正是谭润峰同志,他笑着道:“这有什么危险的?我就在华夏的首都,周围都是我们的人民,怎么会有危险?”

陈晋没好气地道:“领导,周围还有很多敌特分子啊,而且最近因为国术联合会的事情,成千上万练武之人来到京城,他们可都是脾气很暴躁的,要是不小心冲撞了您,那我不是闯了大祸了吗?”

谭润峰同志摆手道:“没事没事,不打紧。”

陈晋也探查了一下周围的情况,还好,很多警卫局的战士在周围保护,不然他就真的要被吓掉半条命了。

“领导,您出来是有什么事吗?不如我帮您办了,您还是赶紧回兰香书屋吧?”

没办法,为了安全起见,以防万一,陈晋还是想把谭润峰同志劝回去,不然别说遇到敌特分子袭击,就是晒了大太阳中暑,他也负不起这个责任啊。

谭润峰同志问道:“小鬼,你见过苏渠同志了?”

陈晋点头道:“见过苏老了,领导,苏老真是一位值得敬佩的老前辈。”

谭润峰同志点了点头,掏出一个信封道:“苏老在郊区自己种了三亩地做实验,自己动手,自力更生,想要知道一亩地最多能有多少收获,我也很敬佩他,不过他年纪大了,身体没这么好了,我想让你来照顾他。”

“但是他不愿意啊,领导。”陈晋喊冤道。

谭润峰同志也没有追究的意思,笑道:“他就是这个脾气,这一辈子吃过了太多的苦,也见过了他多的人,不愿意占别人的便宜,也不愿意给别人制造麻烦,来,你看看这封信。”

陈晋接过信后打开来看,这是苏渠寄给谭润峰同志的信。

信中首先对谭润峰同志对他的关心表示感谢,然后又提出一亩地亩产一千斤小麦是不真实的,至少是现在的种植水平达不到的,以他多年的种地经验,现在在一亩地最多亩产240斤左右,这是他五年来种植试验田得出来的平均数。

他希望谭润峰同志等领导同志要实事求是,不能为了数字好看就好大喜功,农业的发展

“领导是对这两个数据有疑问?”

谭润峰同志点头道:“是啊,差异太大,我也不知道哪个是真,哪个是假,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吃饭问题绝对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最基本的问题,也是最值得重视的问题。”

“领导说的有道理,只是您当年在井山、延州的时候也熟知农事,对水稻和小麦的产量应该有所了解吧?”陈晋笑着道。

谭润峰同志叹了一口气道:“正因为知道种田之难,种田之苦,我才希望水稻和小麦的亩产量能有大幅提高,毕竟现在不比以前了,投入的人力、化肥、机械都不是以前能比的。”

陈晋这才知道,谭润峰同志不是不懂农业,但为什么他会相信那些放卫星的亩产量呢?因为这里面有他朴素的愿望。

他是一个浪漫主义的人,有很多想法,只是,有时候没有根据实际情况来落实。

面对这种情况,他也不知道怎么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