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都市言情 > 影视在人民的名义中狂飙 > 第108章 金山县的经济发展计划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08章 金山县的经济发展计划

高启成就是预知到李达康的这次决策是极其错误的,他才会在县常委会议上,一直和他唱反调。

其实高启成也是个人精,他自然也知道在这个节骨眼上,应该向李达康示好,不应该和他唱反调,但是这种坑害老百姓的项目,如果自己赞成了,那主导该项目的一定是他高启成,一个处理不好,便会严重影响自己的仕途,打死他都不会赞同。

不然哪天真出事情了,秋后算账,他这个副县长肯定跑不掉,毕竟人家李达康背后可是有赵立春可以保驾护航,他高启成出了事,有谁会保!褚遂良?还是陈杰?都是利益关系罢了,到时候怕是墙倒众人推了!

毕竟对于他这颗刚刚冉冉升起的官场未来新星,大部分的同僚潜意识对他还是抱有敌意的,心底里都是想看他坠落。

在整个金山县都沉浸在想致富,先修路的口号中,大干特干的时候。

高启成已经开始着手考察整个金山县的地形,县里经济的组成分析,下辖区域的具体划分。

整个金山县,下辖原本一共有8个镇,4个乡。

最富裕的是横溪镇,也是整个金山县的中心所在,整个镇的总体经济靠着几家公司和一些国有的企业来支撑。

以前最贫穷的是梅岭镇,现在是整个吕州市最富有的小镇,比市中心的江北区还富裕,现在已经被吕州市单独划分到市里直接管辖,行政等级不变,但是不归金山县了,这对金山县而言是个噩耗。

其他的城镇分别是咸祥镇、东吴镇、塘溪镇、五乡镇、姜山镇、潘火镇。

下辖4个乡分别是福明乡,西乡、东乡,三水乡。

其中西乡、东乡,三水乡是整个金山县的产粮区域,不过这里基本都是种植水稻,总体经济价值不高。

而其他的几个城镇基本都是些个人的小作坊,上规模的工厂都寥寥无几,大部分的建筑风格还是复式或者小平房。

至于五乡镇和东吴镇相对整个县而言比较落后,因为那里几乎多山,当地的老百姓都居住在沿山的村落里,自然经济条件较差。

高启成自从成为副县长后,为了更好开展工作,自然也是通过关系,调来了几个他想要的心腹秘书,其中就有祁同伟曾经的大学同学陈俊驰,他俩曾经还一起在祁同伟的婚礼上做过伴郎,陈俊驰属于没啥背景和关系的,普普通通的小小科员一个,不过祁同伟对他个人能力的评价很高。

这也促使高启成动用关系将他从别处调了过来,这次下调研也是派他去做,结果这小子能力是真的不错,出色的完成了任务。

高启成目前的想法就是,根据每个镇的特色来发展经济。

比如产粮区域的那三个乡,高启成觉得可以从海外引进先进的种植技术,在这三个乡种植一些特殊品种的经济作物,比如紫山药、 木奶果 、茶耳、 香椿等

而粮食直接就从华夏北方大肆采买就行,反正都是市场价,国家统一调配,不需要再浪费土地资源进行大面积的种植,毕竟和北方的黑土地比起来,无论是种植规模,还是种面积,都比不过,甚至最重要的是这边种植的大米无论价格、品相、还是产量都比不过人家。

至于姜山镇,潘火镇,高启成希望这边大肆的开发种植各类水果,利用海外先进的种植技术,可以种植一些精品荔枝,龙眼,黑美人西瓜,阳光玫瑰葡萄等一些价值比较高的经济作物。

而东吴镇,因为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可以搞畜牧业,养殖珍珠鸡,鹌鹑,黄牛,香猪,山羊这类价值比较高的牲畜,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

至于咸祥镇和塘溪镇,高启成打算将这2个城镇分别打造成1个集工艺品、小商品为一体的生产基地,另一个就是重工业的生产中心。

而最后的五乡镇,因为临近大海,就专门搞水产养殖,人工养殖花斑蟹,青蟹,花蛤等经济类水产,让当地的老百姓增开收入。

至于这些产品的销售渠道,这个就不用担心,高启成为此还让自己的兄长们,特地去组建几个对应的公司,包销包运,一条安排到位。

敲定未来的城镇发展计划以及发展方向后,高启成开始动员自己的关系网,联系自己的两位兄长,开始有序的分批的进行投资,建设!

毕竟这些东西,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大量的时间。

不出高启成的意料,李达康等人的修路工程还没开始就发生了意外。

李达康通过金山县委宣传部,将准备集资修路的消息通过各个镇乡村的干部,散播出去后,在整个金山县内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一开始进行集资募捐的时候,金山县县城以及附近周边的几个稍微富裕的城镇还算比较配合和顺利。

但是牵扯到五乡镇和东吴镇等比较偏远地区的时候,那里的村民平日里都省吃俭用,举步维艰,哪里有闲钱捐款修路。

他们不太明白,修路明明是政府需要出资搞定的,为什么要他们出钱?

当地的村干部和镇领导为了讨好李达康,也是为了完成达康县长给的募捐硬指标,罔顾当地老百姓的真实情况,强制征收,从原本的自发性,变成了强制,而且有一些官员乘机借题发挥,中饱私囊,甚至加倍收取,这使得下面的老百姓怨声载道,一时间激起了民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