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其他类型 > 投资体系 > “国药股份”收益率高达65%,还有机会么?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国药股份”收益率高达65%,还有机会么?

国药股份是国内最大的医药流通企业,业务布局覆盖全中国。

国药股份的近况如何,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一、投资逻辑复盘

从22年7月份分析来看,国药股份是国药集团下属六家公司中的一家。

2021年,公司整体器械业务继续提速,收入同比增长51.43%;公司零售直销收入同比增速22.13%。

4家流通子公司中,国药控股北京收入同比增长10.0%,净利润同比增长27.2%;北京华鸿收入同比增长17.3%,净利润同比增长71.8%。

国药股份的亮点在于,麻精类业务保持稳健增长。2021年,公司麻精类实现收入同比增长15.59%。

根据公司公告,2021年公司大力推进麻药营销体系建设,引进相关麻精品种作为全国总代理。

2021年,参股公司宜昌人福收入同比增长26.1%至60.76元,净利润同比增长17.9%至18.6亿元。

工业业务2021年,核心工业子公司国瑞药业收入同比增长3.3%至15.1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11.4%至0.64亿元。

从之前分析后的市场表现看,国药股份是2022年7月19日分析的,直播时股价25.71元,同年9月份,股价就开始大涨了。

一路大涨到2023年5月4日的最高股价43.48元,?以直播时间的股价为基准,就算不加三档加仓拉低成本这种操作,收益率最高64.26%;

就算没有在最高点卖出,中间的收益率也很高,40%-50%的收益率应该也是没有问题的。

再从投资时间来看,持有公司时间不到10个月,就有百分之五六十的收益率。

那如果之前忘了卖出,或者仍然持有的小伙伴,国药股份还值得投资吗?近期的状况如何?

二、所在行业现状

2023年上半年,医药行业市场保持着稳步增长的趋势。

随着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医药和医疗健康服务市场发展空间巨大,不断增加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带动医疗健康相关需求持续增长。

同时,国家不断出台的一系列医药相关政策也有利于支持和引导医药行业高质量发展。

医药商业行业,作为连接医药生产企业和医药消费终端的关键纽带,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这一行业的盈利水平普遍不高,但其增长主要依赖于终端销售规模的扩大。

从国际视角看,无论是美国还是日本的医药流通行业,其发展历程都经历了长期的竞争和淘汰,最终形成了高度集中和规范的产业格局。

药品批发企业正处于一个关键的转型时期。为了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这些企业将进一步推进“区域一体化和多仓联动为核心”的绿色物流建设。

随着医药互联网业务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医药物流配送模式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未来,医药供应链将更加注重物流全程的信息化管理,实现供应链的智能化、透明化和专业化运营。

医药电商已经成为医药流通行业的一个重要分支。随着线上问诊购药业务的发展和医保支付渠道的完善,医药电商将进一步深化线上线下的融合,提供更加全面、便捷的服务。

大型药品流通企业也将与医药工业、商业保险等行业深度合作,构建“互联网+医+药+险”的新生态。

对于国药股份从事的医药细分行业,麻醉药兼具麻醉、镇痛、镇静的作用,在临床上常用于手术治疗。

根据作用机理不同,麻醉药可分为全身麻醉药、局部麻醉药、麻醉辅助药三类。

麻醉药行业产业链可以分为上游、中游、下游三部分,产业链上游由麻醉药中间体行业及原料药行业构成。

麻醉药产业链中游由麻醉药原研生产企业和仿制生产企业组成,原研药企业包括阿斯利康、费森尤斯卡比、日本丸石制药等,仿制药企业包括恒瑞医药、人福药业、恩华药业等。

麻醉药具有行业特殊性。相比其他药物,麻醉药对安全性要求更高,具有技术专业性强,政策保护壁垒高等特点。

国产麻醉仿制药形成了恒瑞医药、恩华药业、人福药业三大龙头企业。

从重点产品布局上,三大企业侧重点不同,不存在直接竞争关系。

错位竞争避免同质产品之间的恶劣竞争,促进行业良性发展。

麻醉药行业产业链的下游经营方包括经销商、医疗机构和零售药店。

中国政府严格监管麻醉药的流通,全国性麻醉药流通企业只有国药股份、上海医药、重庆医药三家。

麻醉药通过各级经销商分配到各个医疗机构和零售药店,由于麻醉药属于处方药,医疗机构为主要的消费场所。

零售药店仅出售少量的局部外用麻醉药,且需要凭借处方才能购买。

未来,在手术量增加、政策保护、产品更新换代等因素的影响下,麻醉药行业将快速发展,医疗机构作为麻醉药终端销售最主要场所的市场格局将保持不变。

根据wind医药库数据,2019年中国样本医院麻醉药、镇痛药、肌肉松弛药销售额总计 119.59亿元。

2020-2021年销售额分别为115.01亿元\/135.26亿元\/128.76亿元。2021 年销售额是超过2019年疫情前水平的。

全身麻醉药和局部麻醉药中有一部分属于精神类药物,受到国家的严格监管。

麻醉药对安全性要求高,具有行业特殊性,中国政府颁布相关条例,对麻醉精神药生产流通企业的资质和数量做出了明确规定。

其他普通麻醉药虽然不受政策强制监管,但由于麻醉药安全技术要求高,产品可替代性小,同样属于高壁垒产品。

在政策壁垒和技术壁垒双重影响下,麻醉药行业准入门槛高。

相比其他药品行业,麻醉药行业集中度更高,能够促进麻醉药企业之间的良性竞争,从而推动麻醉药行业的快速发展。

受麻醉药品监管政策的要求,国内市场中麻醉药品生产企业数量较少,竞争格局相对稳定。

清楚了医药商业行业和麻醉药行业的现状,我们进一步来看看国药股份的情况。

三、公司情况

国药股份以一大核心、四大主业、六大特色领域为主,

一大核心是药械流通服务,四大主业是直销、分销、麻药、工业恒强发展,

六大特色是布局特色领域,即口腔业务、专业零售、诊断试剂、物流服务、营销服务和医疗服务。

(一)主要业务

国药股份的大股东为国药控股,持有公司54.72%的股份,国药股份旗下控股子公司和参股公司可分为医药商业业态、医药工业业态及第三方物流业三类。

医药流通构成核心业务,本部和众多子公司都属于医药商业业态,为国药股份主要的收入和利润来源。

国药股份工业板块主要有控股子公司国瑞药业以及国药特医,以及参股公司青海制药和宜昌人福。青海制药和宜昌人福均是精麻药品定点生产企业。

国瑞药业是一家以生产化学制药为主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绿色工厂。国药特医主要专注于中国特医食品市场,同时致力于特殊医学食品全产业链布局。

国药股份医药专业第三方物流业态包括控股子公司国药物流和国药空港(一部分)。

国药股份业务以医药流通为主,在北京地区医药商业领域居于龙头地位。

以\"药械流通\"为主业,以北京区域医疗机构直销为核心,涵盖全国药品分销、医药零售、医药工业、口腔学术服务、医药物流等多个业务板块。

2023年上半年国药股份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41.4亿元,同比增加9.70%,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9.85亿,同比增加14.19%。

2023年上半年随着医院门诊量和住院量逐步回升,国药股份麻精药品分销业务及北京地区直销业务均呈现稳步增长态势。

国药股份已经实现北京地区等级医院的100%覆盖,并覆盖超过4700家的基层医疗机构。

其中,国药股份在二、 三级医院的销售连续多年居于区域首位,具有强大的北京地区医疗终端覆盖及服务能力。

为上下游客户提供增值服务,不断提升供应链价值,并为终端医疗机构改善诊疗服务能力提供支持。

国药股份是麻精药配送龙头企业,麻精药品分销业务构成公司核心竞争力,同时参股公司宜昌人福是麻精药品生产龙头企业。

国药股份麻精药品业务覆盖31个省政级区域,辐射 余家全国麻精医疗客户。

麻精药品业务是国药股份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业务,在全国三家麻醉药品、一类精神药品全国性批发企业中,一直保持着领先的市场份额。

国药股份参股公司宜昌人福是国家麻醉药品定点研发生产企业、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

该公司生产经营200多个品种品规的药品,在业内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和良好的信誉。

截至2022年末国药股份持有宜昌人福股权比例保持20%。

2022年,宜昌人福麻醉药产品实现销售收入约5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约11%,其中非手术科室实现销售收入约1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约27%。

宜昌人福盈利能力较强,贡献国药股份约20%的净利润。

2021年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84.7亿,比上年增加7.3亿人次(增长9.4%)。疫情后医疗全面复苏,门诊和住院量全面增长。

2021年住院病人手术人数达0.8亿人次,同比增长20%,已超越疫情前手术人数,医院诊疗住院快速恢复。

2021年各科专科医院住院手术人次均开启快速恢复,除整形外科医院和耳鼻喉科医院受疫情冲击较大,其他专科医院手术量均已恢复到疫情前水平。

医疗进入全面复苏阶段,手术量持续回弹带动麻精药品需求。

总的来看,国药股份的主业务医药流通和麻精药品都有不错的发展前景,整体情况很好。

(二)最新业绩情况

2022年国药股份实现营业收入454.99亿元,同比下降2.09%,2023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365.3亿元,好于上年同期,同比上升5.75%;

2022年净利润21.29亿元,同比上升10.38%,2023年前三季度净利润15.82亿元,同比上升2.41%;

2022年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19.64 亿元,同比上升11.97%,2023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14.62亿元,同比上升2.14%;

2022年扣非净利润19.11亿元,同比上升12.97%,2023年前三季度扣非净利润14.31亿元,同比上升0.61%;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达到23.95 亿元,2023前三季度,收入增速放缓。

国药股份通过持续调整优化业务、品种结构,麻药、口腔及营销业务比重进一步提升,带动毛利率有所提升。

同时不断挖掘内部潜力,加大货款回笼,压缩库存占用,强化资金集中管理,努力降低财务费用。

除了管理费用率一直保持稳定外,销售费用率也有所下降。

其他业绩指标:2023年前三季度,RoE和前几年同期相比,变动不大,只是三季度有所下降;

营业收入是有所上升的,但净利润的增幅比营业收入的增幅小,说明收入的增加并没有带来利润的等比例增幅;

资产负债率变动不大,倒是有息负债率在2、3季度有所下降,整体负债压力有所下降;

流动比率基本保持在2左右,还不错,速动比率在1以上,偿债能力整体比较强;

截止9月底,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922.18万元,同比上升104.67%,和上年同期相比,增幅很大,数据转正了,也说明实际上是赚钱了的。

总的来看,国药股份的盈利能力还不错,收入和净利润有所上升,赚钱的能力还行,相对来说收入的增速快于净利润的增速,负债方面变动不大,偿债能力强,整体安全性很好,现金流增加明显,和分析时候相比总体变动不大。

四、估值思路

国药股份申万一级行业属于医药商业,主要使用相对估值法pE进行估值。

从估值来看,截至2月8日收盘,国药股份当前pE为12.38,pE当前分位点为13.33%,pE中位数为18.94,估值处于历史相对低估区间,目前比历史上大多数时间都便宜。

五、风险提示

麻精药品集采等政策风险;市场竞争风险;药品分销收入不及预期风险;手术量增长不及预期风险。

六、总结

国药股份是国内最大的医药流通企业,供应链全面,销售覆盖广,同时也是麻精药配送龙头企业,麻精药品分销业务构成公司核心竞争力,未来发展前景很不错。

从最新的财报数据来看,国药股份业绩很好,前三季度业绩同比也是上升的,只是要注意收入的增幅比净利润更大。

从估值角度看,目前国药股份处于相对低估,比较便宜。

小伙伴们在关注投资潜力时候一定要理性看待,并结合自己的思考、投资目标与风险承受能力综合考虑。

注:不同平台数据源存在一定差异,建议重点参考分析思路,不必过度追求数据精确性。本文阐述仅代表笔者个人的理解和观点,仅作为投资逻辑和方法学习,不作为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