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其他类型 > 投资体系 > 政治局会议未提住房不炒,抄底股之美的集团值得期待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政治局会议未提住房不炒,抄底股之美的集团值得期待

去年六月份,在直播连续讲了三场抄底股,一共分析了17家公司,这些公司涉及到了多个行业。本次我们先来分析家电行业的美的集团,看看有些什么新的变化。

一、投资逻辑复盘

受新冠疫情影响,国内很多经济活动处于停滞状态,尤其作为全中国最大的进出口港口城市——上海,去年连续封城了两个月,这无疑给中国的经济造成了巨大的伤害。

股市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自然也没好到哪里去,很多优秀的公司都下跌到了一个非常具有性价比的位置。

通过分析重要城市地铁客运量疫情前后表现,发现人员的流动,城市恢复运行,才能带动经济的发展。

于是,以武汉、广州等城市为例,通过观察它们的地铁客运量以及经济恢复情况,发现一个城市从封城到慢慢打开,再到恢复正常,大概需要7-9个月的时间,折中一下大概需要8个月的时间。

地铁映射到经济,经济映射到股市!再叠加上证指数与沪深300,我们发现:

(1)股市的最低点和经济的开放时间差不多。也就是说这个城市结束了封城,股市会迅速上涨。

(2)经济上行的时候,股市也会上行,而且上行的速度会很快。

(3)同样的情况,就算城市有一定量的封锁,但是股市已经习惯了这个状况,依旧会继续往上涨。

(4)经济恢复正常的话,用了8个月。以沪深300为例,股市达到顶峰的话,用了11个月,上涨幅度为58%。

据此,我的判断:上海经济恢复正常,最快估计也要半年到7个月的时间;借鉴股市上一次那样的上涨,随着上海疫情的恢复,股市估计也会有这么一次非常漂亮的上涨。

根据当时的判断,上海解封,经济恢复正常,股市大概率会有一波不错的行情。可是,当时具有性价比的公司有很多,那到底买谁呢?

具体的筛选过程是:先把A股当时所有上市公司过去一年(12个月),下跌超过30%的公司全部选出来,并结合它们的估值跟盈利情况进行排名筛选,最终选出了17家上市公司,美的集团就是其中之一。

在今年1月26日的直播大总结中,小熊老师再一次提到了美的集团,它的投资逻辑依旧没有改变。

知道了美的集团的投资逻辑,我们接着来看看家电行业的现状。

二、家电行业现状

(一)宏观层面

1、国内情况

家电行业作为消费四大金刚之一,已经成为我国工业稳增长、促消费的重要引擎。近期,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召开,明年基调定为“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

会议提到,要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要持续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而并未提及“住房不炒”。

近期房地产宽松政策接连出台(我们在12月1日地产股的复盘中已有介绍),各地政策陆续落地,核心城市地产政策有望进一步松绑,推动年末房地产行情修复,进而拉动国内家电需求。

2、国际情况

美联储议息会议于近日召开,截至目前,美国已经连续3个月暂停加息,明年大概率进入降息阶段,对于海外消费复苏和外资重新流入中国市场形成利好。

海外市场复苏,将有助于海外去库存进一步深化,我国家电出口也有望继续修复。

(二)市场情况

1、行业基本面

根据万得数据显示,家电行业2023年前三季度共实现营业收入1.08万亿元,同比增长6.98%;其中23q1至23q3营收及增速分别为3254亿元\/+3.2%、3841亿元\/+7.5%、3697亿元\/+7.1%。

2023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规模同比提升11.52%,为868.36亿元,其中23q1至23q3单季度增速分别达14.6%、15.7%、11.3%。

2、内销方面

根据奥维云网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前三季度我国家电市场(不含3c)全渠道零售额规模为5713亿元,同比增长1.7%,明显低于总社零增速(5.8%)。

拆分季度表现来看,除23q2受空调销售推动,零售额增速有较强提升外,23q1与23q3增势均不理想,虽前期客观抑制因素已然消退,但基于短期通胀压力、地产复苏慢于预期等影响,全年行业景气复苏节奏仍偏缓慢。

3、出口方面

相较2022年的外需疲软,2023年行业出口显着恢复。根据海关总署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1-9月,我国家电出口金额为664亿美元,同比增长1.1%。

家电产品总出口数量同比增长约7%,达到27.5亿台,均较上年明显提升。

总的来说,随着宏观层面的好转,全球经济有望迎来复苏,进而带动家电出口逐步复苏;叠加国内地产政策延续宽松趋势,也有利于家电需求的恢复。

从市场数据来看,家电行业经营基本面持续改善,营收规模及增速明显提升。二季度家电内销反转,但三季度消费意愿再度回落;不过海外需求增强,行业出口有着显着改善。

清楚了家电行业的现状,我们进一步来看看美的集团的最新情况。

三、公司情况

(一)主营业务

美的是一家覆盖智能家居、工业技术、楼宇科技、机器人与自动化和其他创新业务的全球化科技集团。从业务构成来看,主要由2c与2b业务构成。

1、分业务情况

2c业务主要为终端用户提供全屋智能家居及服务;智能家居产品主要有空调、冰箱、洗衣机、厨电及其他小家电。其中,空调业务占比最大。

2022年美的智能家居板块家用空调、冰洗、厨电及其他业务收入分别为1086、627、615亿元,占智能家居整体收入比重47%、27%、26%。

美的家电品牌主要分为面向高端市场的coLmo及东芝,面向大众市场的美的、小天鹅及酷风,以及专为年轻消费者而设计的fee和华凌。

竞争格局:2022年美的收入规模,位列全球第一,销量市占率7.1%。单中国市场来看,美的自有品牌销量市占率23.1%。

分品类来看,2022年公司家用空调、洗衣机、冰箱、厨电及其他家电销量市场份额分别为21.6%、11.9%、9.8%及5.6%。其中家用空调、厨房及其他排名第一,冰洗排名三。

2b业务占比最大的是机器人及自动化,其次为楼宇科技与工业技术,创新业务占比最小。

工业技术产品覆盖压缩机、电机、芯片、汽车部件、电子膨胀阀、变频器、伺服及运动控制系统、减速机和散热部件等高精密核心部件。

2022年工业技术板块收入216亿元,近两年复合增速24%。

具体来看,2022年公司家用空调压缩机销量全球市场份额44%、家用空调电机及洗衣机电机销量全球市场份额39.0%、17.5%,三项业务均排名全球第一。

楼宇科技业务覆盖暖通、电梯、能源、楼宇控制等,产品包括多联机组、大型冷水机组、单元机、机房空调、扶梯、直梯、货梯等以及楼宇自控软件和建筑弱电集成解决方案。

2022年楼宇科技板块收入228亿元,近两年复合增速34%。

从市场格局来看,2022年公司楼宇科技收入在中国内地排名第五,市场份额2.6%。其中商用空调市场在中国内地市场份额13.4%(排名第一)、全球市场份额6.0%(排名第5)。

机器人与自动化:美的于2017年收购了世界四大工业机器人制造商之一的库卡集团,并于2022年将其私有化。自收购后,库卡集团在中国实现了持续增长,库卡中国对集团整体业务的收入贡献率从2020年的15.0%增长到2022年的22.2%。

主要提供包括工业机器人、物流自动化系统及传输系统解决方案,以及面向医疗、娱乐、新消费领域的相关解决方案等。

从市场格局来看,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相对集中,进入壁垒较高。根据公司港股招股说明书披露,2022年前五大工业机器人美的收入占全球市场42.5%,美的在全球排名第三,市场份额9.3%。其中重载工业机器人(指有效载荷超过100公斤的工业机器人)全球市场销量排名第二。

其他创新业务:2022年创新业务板块收入115亿元,近两年复合增速45%。主要包括以智能供应链、工业互联网等在美的集团商业模式变革中孵化出的新型业务,还包括从事影像类医疗器械产品和相关服务的万东医疗。

2、分区域情况

美的集团近几年海外收入占比均在40%以上,且外销收入规模呈增长趋势,外销收入已成为美的重要增长来源。

(二)最新业绩情况

2023年前三季度美的集团实现营业收入2911.11亿元,同比增长7.67%;实现归母净利润277.17亿元,同比增长13.27%。

其中,2023年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941.2亿元,同比增长7.3%;实现归母净利润94.9亿元,同比增长11.9%。

c端业务方面:2023年前三季度美的集团两大高端品牌coLmo&toShIbA零售收入超过86亿元,同比增长21%。

b端业务方面:2023q1-3美的新能源及工业技术收入为213亿元,同比增长25%;单第三季度实现收入77亿元,同比增长50%。新能源及工业技术高增主要为科陆电子并表带来(q3科陆电子单季收入17.8亿元,剔除科陆并表q3同比约+21%)。

2023q1-3智能建筑科技收入为212亿元,同比增长19%;单第三季度实现收入64亿元,同比增长13%。

2023q1-3机器人与自动化收入为229亿元,同比增长17%;单第三季度实现收入77亿元,同比增长5%。

分区域情况:2023年前三季度美的实现内销同比增长11.7%,外销增长4.7%。内销增长较大,主要由于疫情期间大家被抑制的家电消费需求集中释放,从而带动国内营收快速增长。

盈利能力:2023年前三季度美的净资产收益率RoE为17.67%,同比增长0.26%,年化一下RoE大概也能在20%以上了。

美的集团2023q1-3毛利率25.84%,同比增长2.23%;2023q3单季度毛利率为27.1%,同比提升2.5%。其中,内销毛利率增长1.4%,外销毛利率增长3.8%。

2023q1-3净利率9.67%,同比增长0.59%;2023q3净利率10.4%,同比增长0.6%。

毛利率稳步提升主要由于产品结构提升叠加原材料价格同比有回落,汇率低位运行公司外销盈利向好所致。

费用端:2023年前三季度美的四项费用为14.78%,同比增长1.45%。

其中,美的集团2023年前三季度销售费用率为8.71%,同比提升0.87%;管理费用率为3.21%,同比提升0.23%;研发费用率为3.44%,同比提升0.14%;财务费用率为-0.57%,同比提升0.21%。

资产安全:资产负债率整体不低,不过整体稳中有降,近几年的资产负债率都在60%左右;有息负债率也较为稳定,近几年都在16%左右。

流动比率为1.27,速动比率仅为0.95;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47.87亿元,同比增长51.96%。

其它财务指标:截至23q3末公司其他流动负债为723.67亿元,同比增长22.95%;合同负债为290.41亿元,同比增长20.16%。

综上所述,美的业务主要分布在c端与b端。其中,c端业务主要走高端化,全球规模呈现稳健增长,美的龙头地位稳固;b端通过传统强势业务赋能与并购优质公司,潜在成长空间广阔。

同时,美的也在扩张海外业务。总结来看,海外扩张、b端业务是美的未来发展重心。

从最新财报数据来看,美的整体业绩也是相对稳定地增长。细分来看,c端高端品牌与b端业务均实现了不错的增长。盈利能力依旧不错,虽然费用投放有所增长,但是受益于毛利率提升,美的净利率有所改善。

整体负债也较为稳定,现金流充足,资产也是相对安全。同时,美的其他流动负债与合同负债有所增长,说明美的的利润蓄水池仍较为充裕。

四、风险提示

原材料在家电企业的营业成本占比大,若原材料价格波动较大,将会影响到公司整体的盈利能力。

美的外销业务占不小,人民币汇率的波动也将影响企业的收入水平。

家电是地产的后周期产业,如果地产竣工不及预期会导致家电、家居等后周期行业整体需求趋弱,进而影响家电企业收入与业绩。

同时,行业竞争加剧,各业务拓展不及预期也将会对公司的业绩造成影响。

五、估值思路

结合美的集团所处行业及经营情况,可以用相对估值法pE与pb共同参考估值。

截止2023年12月21日收盘,理杏仁数据。美的集团pE为11.64倍,处于近十年以来7.59%的位置,pE中位数为15.46;

pb为2.894倍,处于近十年以来16.53%的位置,pb中位数为4.435。无论从pE还是pb来看,均处于历史相对低估区域。

六、总结

通过跟踪分析,我们发现这场基于疫情防控,将带动整体经济复苏,继而带动消费优质企业业绩与估值修复的大逻辑还在的。

现阶段,海外市场复苏显着,随着海外市场通胀缓解和消费者信心回升,叠加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波动等因素,短期家电出口持续向好态势或已明确。

短期内销市场虽然受到地产复苏疲软等因素抑制,但考虑到政策环境持续宽松向好,以及经济预期改善趋势下,家电内需也有望缓慢回暖。

美的集团作为家电行业的龙头企业,在经济弱复苏的情况下,RoE依旧保持在20%以上,整体业绩实现了稳健增长。

其中,美的家电业务较稳,产品矩阵丰富,涉猎大家电小家电,空调等多个家电品类销售排名前列;同时,高端品牌coLmo快速发展。

另外不断加深业务多元化,通过并购发展拓展业务线,涉足汽车零部件、机器人等方向。这也标志着美的正由传统家电公司加速转型至综合性科技公司,未来还是值得期待的。

从估值的角度来看,美的集团处于历史相对低位,整体性价比依旧不低。

当然,每个人对公司的认知、投资目标及风险承受能力都不一样,我们在关注个股投资潜力的同时,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分析与思考理性作决定。

注:不同平台数据源存在一定差异,建议重点参考分析思路,不必过度追求数据精确性。本文阐述的仅代表笔者个人的理解和观点,仅作为投资逻辑和方法学习,不作为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