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其他类型 > 投资体系 > 第16章 面对市场先生的情绪波动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6章 面对市场先生的情绪波动

有一定投资知识的朋友大概率会知道一个概念,这就是“市场先生”。

这位老先生非常不好打交道,情绪很不稳定,有时脾气火爆,有时候又异常兴奋,有时候人畜无害性情温和,有时候又天天阴沉着脸让你恨不得在他脸上呼一巴掌。

但我们但凡要做投资,偏偏就避免不了和市场先生打交道。

市场先生这么变态,我们和他打交道自然要打起十二分小心,但要想和他好好相处,就首先要认识他,了解他,摸清楚他的脾气,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在他高兴的时候受益,回避他的暴脾气。

一、市场先生是何方神圣?

市场先生的概念,是由证券分析之父本杰明·格雷厄姆提出的理念,这个理念同样也影响着投资大师沃伦·巴菲特的一生,可见其影响力有多大。

关于格雷厄姆,小伙伴可以关注本月私塾读书会拆书的内容,格雷厄姆的《聪明的投资者》,从投资大师的作品中汲取更多的投资精华。

格雷厄姆认为:

我们在投资领域,是在与一个叫市场先生的人进行股票交易,每天市场先生一定会提出一个他乐意购买你的股票或将他的股票卖给你的价格;

但他性情古怪,有些日子市场先生很快乐,只看到眼前美好的日子,这时市场先生就会报出较高的价格;

有些日子市场先生却非常沮丧,只看到眼前的困难,于是会报出很低的价格希望快点把股票卖给你。

有时候价格越报越高,有时候又把价格一压再压。如果市场先生看起来不太正常,你就可以忽视他或者利用他这个弱点。但是如果你完全被他控制,那么后果将不堪设想。

无论你高不高兴,市场先生都不会在意,他只会沉浸在自己的情绪里并且每个交易日风雨无阻地跑来给你报价。

你总觉得市场先生是来指导你,在股票上涨时暗示你买入,股票下跌时怂恿你卖出,但事实上市场的功能是为你服务,而不是指导你。只是这位先生的服务水平实在不敢恭维而已。

二、寻找市场先生情绪变化的原因

我们经常有意无意地把中国股市和其他市场做对比,特别是这两年,扭头看看美股市场,再回头看看A股,往往忍不住哭晕在厕所。

即使市场行情不错,也往往大起大落,很少有欧美市场那种四平八稳的走势。

为什么我们的市场会出现这种状态呢?

(一)不同的市场先生不同的性格

所谓市场先生,说到底就是由千千万万的投资者组成的怪物,也就是大众心理波动的代称。

市场无论涨跌或者平盘,都是所有市场参与者情绪的叠加,是投资者对市场的感觉以及根据感觉做出的决策。

所以市场先生的心情如何,说到底,我们每个人都是推波助澜的那一位。

市场先生是市场中所有股民行为的平均值,他古怪的性格是因为市场中的投资者行为非常具有情绪化,也非常不稳定导致的。

而市场先生是什么样的性格,取决于主要由哪类人组成。

不同的投资者群体,形成的市场风格也完全不同,但归根结底离不开人性两个字。

1、成熟的美国市场

美国市场主要以机构投资者为主,包括投资顾问(主要为共同基金)、对冲基金(主要为私募基金)、养老金、银行和保险等,比例高达89.22%,个人占比仅为4.62%,机构投资者管理规范,情绪化操作较少,信息渠道广泛,调研深入,资料往往也更加专业。

所以由机构投资者组成的市场就不容易出现大涨大跌的现象,市场先生的脾气也往往比较温和。

2、在路上的A股市场

A股市场主要以散户为主,散户投资者占比达32.55%,机构投资者占比仅为23.03%,但两者差距正在快速缩小。

散户投资者信息单一,对市场的理解深度不够,资料和信息相对滞后,相对来说更加情绪化,决策程序简单且高效,周转速度快。

但也正是如此,也导致散户耐心不足,容易陷入追涨杀跌的陷阱当中,并且往往表现为股票上涨很快就会兴奋起来,股票下跌则不管手上的股票质地如何,也不愿意止损出局,而大跌时又会恐慌出逃,这就导致由散户组成的市场先生往往会喜怒无常,并且牛短熊长的拧巴性格。

需要补充一点的是,正是由于我国的市场时间短不成熟,机构投资者特别是很多基金经理投资经验不足,也会不由自主受羊群效应影响追涨杀跌,并且基金的主要投资者刚好又是散户,并且投资基金的手法和买股票如出一辙,以至于不能正面影响市场先生的脾气。

(二)市场先生是智者还是笨蛋?

很多投资者在学习了价值投资之后,往往会信心满满,认为价格波动对真正的投资者来说,就是有机会在股价下跌,价值低估时做出理性的购买决策,同时有机会在价格大幅上升时做出理智的卖出决策,其他的事情,就交给时间的投资理念。

而这个时候,我们往往有一种尽在掌握,市场先生不过是一个情绪捉摸不定的笨蛋的错觉,感觉自己超脱了市场上绝大多数的投资者。

但真正进入市场后就会发现市场先生一点都不笨,实际上比自己精明得多,而那个真正的笨蛋,正是自己。

想一想,是不是下面很多情况都似曾相识?

某只股票,出现利好,股价也涨了——股价能够真实反映企业的经营与市场的情绪。

某只股票,出现利好,股价却跌了——利好出尽是利空,不及市场预期。

某只股票,出现利空,股价也跌了——股价能够真实反映企业的经营与市场的情绪。

某只股票,出现利空,股价却涨了——利空出尽是利好,超过市场预期。

看,市场永远是正确的,但我们永远不知道市场先生究竟兴奋还是暴怒。

虽然很不想承认,但不得不承认的一件事,就是大多数的人是短视的。

而市场先生又是一位有着非凡的在短期内吸引投资者全部注意力的能力,他非常活跃、有趣甚至刺激,他经常会变得乐观狂热,或者悲观不落,情绪极不稳定,又让我们欲罢不能。

三、如何应对市场先生的坏脾气?

为什么我们总是会被市场先生调戏?

最主要的原因是市场先生在报价的同时,也导致账户金额的增减,对于一个能给你带来财富,同时也能给你带来损失的人,我们最初的想法,当然是正襟危坐,洗耳恭听,并奉若神明。

这就导致我们把市场先生对我们的服务当成了指导,跟着市场先生胡乱挥舞的指挥棒弹出一首首难听的曲子。

所以对付市场先生的办法,恰恰就是真正无视他的指挥棒,而是至少在短期内,不要在乎账户的盈亏,同时不要上杠杆,闲钱投资,我们就能够利用市场,而不是被市场摆布。

(一)市场并非总是有效,但最终会回归价值

市场先生在短期的狂乱之后,最终总会恢复他的理智,这也正是市场先生聪明的地方。

短期而言,市场是一台投票机;但长期而言,市场是一台称重机。

短期内不要高估市场,长期内不要低估市场,也就是说,短期内不要那么在意市场先生,长期内不要那么忽视市场先生。

我们尊重市场先生,但尊重不是盲从,因为市场并非总是有效。

他的报价大部分的时间都是错的,了解市场先生的情绪化和不稳定性,是作为投资者最重要的认识。

我们要做的就是,不仅要看清楚他给出的价格高低,同时也不能忽略了他的情绪。

当他暴怒的时候就是有机可乘,我们只要耐心地等待他摔完最后一个杯子;当他兴奋不已的时候,我们要保持冷静,和他说声珍重,然后等待江湖再见。

作为投资者,只需要关注他给出的报价,觉得价格低了就买,觉得价格高了就卖,如果觉得价格不合适,就不搭理他,反正他有始终如一的热情,你也不需要担心他哪天不肯报价。

(二)战胜市场先生,关键在于不能从众

从众是人类的天性,这是无法改变的现实。

而我们至少要知道一件事就是,【从众是投资者的大忌】。

但往往很多小伙伴喜欢寻找市场先生的意见,喜欢听其他人的建议,关注一些一知半解的财经号引导情绪,看小作文,找小道消息,自己手上的股票也希望得到市场的认可,在网络上寻求慰藉,结果完全失去自我,最终必然跟着市场先生的指挥棒起舞。

巴菲特曾经说,奥马哈是一个能使他心智更加健全的地方,当他回到纽约工作时,太多的刺激会使他心神不宁,从而感觉不适。

所以他在1956年离开纽约返回家乡奥马哈,并在那里开创了自己伟大的事业。

巴菲特的举动,实际上就是投资者要“远离人群”的最佳注解。

人多的地方不去,诚哉斯言。

(三)正确对待市场波动

波动不是风险, 而是机会。

如果你无法平静面对这种波动,那么你并不适合做一名投资者,你也不适合得到超越平庸的结果。

即使辉煌如巴菲特,历史上也经历了多次投资组合高达50%的跌幅。

股市或者说股票的波动,正是我们能够获得高额收益的基础。

在市场先生暴怒时并把股票当成废纸一样抛出时买入,只要像参加舞会的灰姑娘一样,在午夜钟声敲响之前离开市场就能完美地参加一次派对。

买在无人问津处,卖在人声鼎沸时。

四、结语

本篇文章聊的是投资大师格雷厄姆提出的概念:市场先生。

市场先生实际上就是这个市场上所有投资者的所有市场参与者情绪的叠加,而这种情绪大部分时间往往是无理性的,并且大部分的时间内会偏离价值,这也和霍华德·马克思的钟摆理论有异曲同工之妙:

市场就像钟摆一样,要么摆向左右,要么摆向右边,在中心点的位置时间极短,往往会一晃而过。

只要我们不盲目听从市场先生的指挥,把情绪和股票市场隔离开来,冷静面对市场波动,长期投资,不为贪婪和诱惑的情绪所动,就能够取得高于市场的收益。

要注意的是,贪婪和恐惧是反人性的,能够战胜人性本身就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这也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