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其他类型 > 墨家特工 > 第2章 使命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他隐隐约约记起自己好像还肩负着一个重要的使命,回到湘潭老家接管陈家的民团将那一千人枪拉到革命队伍里来。

陈家的民团都是跟着曾国藩曾国荃兄弟剿灭太平天国起义的湘军将领的子弟组建的,湘潭老家的人民风彪悍习武成风。

而且所装备的武器都是来自安庆机械所仿造的m-1891的莫辛-纳甘步枪,还有两百门迫击炮,在这个时代有这么一股力量足以称霸一方了,南昌起义的时候军队里的迫击炮都少得可怜,枪械也都是万国牌的,很不适合补给。

陈家没有称霸,民团主要的任务是保境安民剿除匪患,偶尔抗捐抗税拒绝军阀们的乱摊派保护一方百姓的平安。

乱世之中,陈家的亲朋好友和政治盟友们就有十几支这样的武装,人数从几百到上千人。

他们和湘军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民团直接加入到湘军中的也有不少,陈烨的二哥陈炜,五哥陈焕就带领三百多民团加入湘军,现在的国民革命军第六军,因为战斗力很强,现在成为第六军的警卫团。

陈烨是七个兄弟中武艺最高的,爷爷一辈有三兄弟,大伯爷曾经在四川就职,全家移民去了四川,二伯爷在江西扎根,有两个儿子在岳阳政坛。

陈烨的父亲兄弟三个,儿子只有陈烨一个,老大和老二都有三个儿子,他们大都已经在安徽扎根继承了陈阔的政治事业,他们虽然只是一些看似不起眼的保安部长和后勤部长,但是作为这个时代的大型军工厂,有一百多个直系的安保人员还有一支四百人的运输队武装。

陈烨的二哥和五哥在湘军中任职,以后会在军中发展了。

老家的家产都是陈烨父亲继承,民团的领导人也就是陈烨。

不过陈家并没有分家,民团的成员也会经常补充到二哥的警卫营。

陈烨的爷爷年事已高,民团现在是陈烨的父亲在打理,陈烨的父亲不善言辞,不喜欢阿谀逢迎和对外交际。陈烨和那些盟友们都是很熟络的。

乡里每年都要组织舞龙,舞狮的,这都是要以武相会的,陈家的七兄弟曾经就打服了这些盟友们。

如果能将陈家其他的盟友们的民团都拉到革命阵营来,这是一件滔天的大功勋,也许有可能成为开国元勋。

少年人总是有一些奇思妙想的但是随即想到历史上根本就没有一个叫陈烨的。

这个叫陈烨的警卫副连长也许就在昨晚牺牲了,甚至可能受到了余乐醒的牵连估计在历史上连名字都没有留下一个。

余乐醒这次出逃之后也没有回去应该是脱党了,周主任后来亲自在上海约见余乐醒,余乐醒也没有归党。

余乐醒文质彬彬,一身书卷气,此时更像一个学者而不像一个革命工作者,他学的都是在这个时代来说十分高端机械和先进的化学知识,有化学博士的美誉,捣鼓捣鼓机器,做做化学实验非常厉害。

但是在山窝里打游击钻山沟并非是强项,穿着皮鞋走山路因为视力不好经常摔跤掉队,有几次都差点掉队成为敌人的俘虏。

看到身边的战友一个个倒下其中不乏很多革命信心坚定的知识分子,他觉得知识分子上战场打仗简直就是暴餮天物,他们的作用是应该拿着比在另一个战场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也许是他的革命理念过于理想化,他准备离开革命队伍走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余乐醒后来去了上海建立了中国第一所汽车培训学校,专门教育汽车等相关方面的知识,也是一个敢为天下先的知识分子。

在1929年的时候被戴笠拉拢加入到了军统,专门培养中国的特工,成为了军统教父。

在军统中地位仅次于戴笠,论威望比戴笠都高,军统能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浓浓的一笔,余乐醒是功不可灭的。

军统的很多的特务大都是余乐醒调教出来的,他是军统的青浦班,临澧班的教官。

军统使用的教材都是他编写的,军统后来的很多的高层都是他一手调教的。

他因为威望过高终究被戴笠所忌惮,想方设法要去掉他。

汪精卫叛逃之后,余乐醒亲自带人去越南河内锄奸,误中副车只刺杀了汪精卫的秘书,回来之后被戴笠以刺杀失败的原因关押在云南。

他前期是红党后来成为了国民党的特务头子,解放战争期间又重新回到红党中,但是军统给红党造成了太多太多的伤害,红党很多的人认为那是他的错,被红党内部的人士的唾弃。他也算是那种一手好牌打得稀烂。

原主能从一个勤务兵在短期内就成为警卫连副连长也是因为在战场上英勇善战,建立了不少的功勋的。

只是跟着余乐醒出来后估计因为死亡再也没有归队当成失踪人员处理了,历史上再也没有这个叫做陈烨的小背背。

如果不是陈烨穿越过来,这个跟着伟人们干革命的同志的最后归宿就是这个两米深的野猪陷阱,死了连块碑都没有,在这个没有身份证也没有随身资料能证明身份的年代。

这个猎人估计会将他悄悄埋掉,毕竟是一宗命案,挖野猪洞穴伤人是要吃官司的,或者会成为野兽的食物,纵使不被野兽吃了,两天之后满身都是蛆,三五天后就是一堆白骨。

大自然是非常残酷的,人命如同草芥一样卑微。

那些牺牲的战士早上还是活蹦乱跳的,中午就在战斗中牺牲了到了晚上就肚子发胀身体发黑蛆虫爬满身体。

有些还没有断气的战士因为受伤太重没有及时接受到治疗倒在路边呻吟,人还没有死,蛆虫就爬满了伤口,发着烧凄惨地死去,这是真实的战争,非常残酷的大自然淘汰法则。

起义的部队后有追兵前有堵截只能一路不停地战斗下去,战斗太残酷,损员太严重,警卫连除了要保卫前敌委员会的安全还要接应那些落伍的战士和指挥员。

一路走来,看多了太多的死亡和凄惨的场面,战士们只要负伤就根本没有太多活下去的机会。

从南昌突围的时候还有两万多人,到达潮汕算上蔡延锴的第十师也不到八千人,部队已经损失了一半多,第十师离开,历史上南昌起义幸存的部队不足八百人,十不存一。

纵使是穿越者又怎么样?穿越者也需要吃五谷杂粮,也会生老病死,也挨不了两颗子弹,原主一身功夫却也丧生在这个野猪陷阱里。

在这个中国历史上的至黑年代,穿越者也只是比这个时代的人多了一点知识和见识,想要改变这个时代的潮流是很难的。

陈烨在后世只能算个普通的人,没有显赫的家世没有广阔的人脉唯有一口流利的英语和浸淫外贸行业二十年对外贸各种规则,文书和家居用品的潮流了如指掌。

但是这些知识和技能在这个时代好像没有太多的用途,这个时代连一根火柴都要进口的时代,逆向出口到帝国主义列强的国家好像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毕竟没有后代的规模宏大的轻重工业支撑而且小日本很快就要发起侵略战争了。

中国的偌大的美好家园都会被打得稀烂,工厂都会被焚毁,老百姓都会被屠戮,港口都会被封锁。中国进出口的战略物资都只能走驼峰航线,普通的物资根本就没有出口的机会。

陈烨有一股四顾茫然的无力感,虽然食有肉行有车但也被岁月腐蚀了思想摧残了身躯,离开了电脑连字都写不好,离开了车连路都走不快的小废物。

论毅力,吃苦耐劳和忍辱负重根本比不上这个时代的中国革命工作者,他们才是时代的强者,才是站在金字塔尖被举国崇拜的强者。

他和这些强者之间有着千差万别,隔着几十里的大街,如果死了能回去,陈烨真想往竹枪上一挂回去继续加班。

既然回不去了就好好地活着,现在才1927年9月,离小日本全面侵华还有将近十年的时间,而此时也正是中华民国时期难得一见的黄金十年,经济会蓬勃发展,民族资本企业如同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

做为一个穿越客,有领先这个时代七十年的信息,十年间可以为中国带来巨大的改变,最起码在轻工业上可以创造巨额的财富。

太阳越来越高,陈烨在树荫下都感觉到了太阳的炙烤全身的力量都要被抽出。

按照时间来算应该是1927年的8月到9月间,广东的天气依然还热不可挡。

三五只花脚蚊子趁陈烨在整理思路的时候狠狠地在的他的手上,脸上叮了十来个包。

它们才不管你是穿越者还是强者,弱者的,你活着不反抗就是它们的食物,唯有反抗才能不受到伤害。

陈烨啪啪几下将那些胀得肚子通亮散发着红光的花蚊子都拍死,吐了一口唾沫在手心,抚摸那些鼓包的伤口。

南方的秋天很干燥,竹叶都好像被抽干了水分,卷成筒无力地挂在竹枝上,在满是灌木可以说没有路的山上穿行,汗水很快浸湿了肮脏的灰不拉几的军服。

陈烨又累又饿,昨晚的那一碗野菜粥早已化成了一泡黄尿,肚子在叽里咕噜个不停好像是发出了严重的抗议着,如果再不理会就要罢工,昨晚的追击和逃窜已经透支了这个年轻的躯体的潜力。

在崎岖不平的山上高一脚低一脚地艰难地朝山下走去,先要去找点水喝挖点野菜吃,补充下体力。

在昏昏沉沉之间,他的脑海里也渐渐有了原主的一些详细消息。

陈烨祖籍湘潭,祖上有几百亩的水田,应该算是小地主阶级。

祖辈们都练过家传的刀法,在当地小有名气,两个伯祖和爷爷陈阔都在曾国藩的湘军中效力,还封过一些杂牌的将军。

不过清朝在剿灭太平天国之后也已经是日暮西山,湘军很快也被解散,兄弟三个都是武职除了得到一些钱财之外没有其他的斩获。

祖父陈阔曾经是曾国藩的亲兵,因为有一身武艺跟随曾国荃去了勇字营,在安徽战场上和南京战场上多次立下了汗马功劳,累积功勋也升迁到四品的正将军。

湘军攻破南京之后获得金银细软无数,陈阔也分得了不少的金银财宝,他立即将财富运回到了老家。

清政府当时穷得叮当响想打下南京用南京里的金银续命,结果没有得到任何财富。

于是清政府就认为是曾国荃侵吞了所有的财物,逼迫曾国荃交出金银。

湘军不拿饷银的,湘军上下的军饷都是自筹的,将士们拼死拼活和太平天国的农民起义的军队拼命还不是想升官发财。

曾国荃自然是不会将到嘴的肥肉吐掉,后来曾国荃因为杀戮过重弹劾被清朝革职,勇字营的将士们自然也跟着倒了大霉。

陈阔也被撸去了军职回到湘潭老家购置了上万亩良田当上了一个富家翁。

1875年丁戊饥荒,山西,陕西两地因为旱灾导致赤地千里饿死百姓上千万,两千万人流离失所

曾国荃临危受命去担任山西巡抚救灾,他从湖广两地征粮救灾,清朝政府没有任何钱财和物资的支持只给了一些空白的任命书。

陈阔捐了一千担粮食和白银千两,曾国荃看在他昔日忠勇又捐赠的份上给了一个五品的游击将军,被安置在安庆军械所负责工厂的安保。

安庆军械所是清朝的最大的武器和弹药制造厂之一,是各大派系角力的场所,谁夺得了工厂的话语权谁就能快速崛起凌驾在其他的势力之上。

陈阔不擅长勾心斗角的争夺,早早就将安保工作交给陈烨的大伯陈浩然,自己却在老家调教一帮儿孙,教授武艺和排兵布阵。

生逢乱世土匪从生为了保土安民就联合一批昔日的同僚将周围十里八村的族人和亲朋好友的子弟集中起来操练,后来组织了一个有千余人的民团成为地方一霸。

清朝灭亡之后,革命党当政但并没有给湖南带来任何的好处,各路军阀在湖南打过来打过去的,百姓愈发贫困。

陈阔的民团也办得有声有色,排兵布阵,马上步下十八般武艺样样传授。

因为背后靠着安庆军械所还有一帮昔日同僚的帮衬,洋枪火炮样样都有,倒也成为了湖南的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段祺瑞,吴佩孚等军阀也都对陈阔的民团视而不见,没有谁愿意去招惹一只能打硬仗的民团,打赢了,会损失惨重,打输了面子上过不去。

再说陈阔的民团背后牵涉到一大批的湘籍将领,他们的势力曾经执掌了清朝的一半江山,清朝虽然垮了,他们也都退下来了但是他们手中掌控的资源还在,在全国都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而且湖南人很团结,拉帮结派的能力很强,这些人都很护食。

陈烨因为天资很好,十余年含辛茹苦艰苦训练获得祖父的真传。

陈阔早年是军中的神枪手,马上地上都能百步穿杨。

陈烨更是祖父的崇拜者,从小就开始玩枪,火铳,猎枪,毛瑟手枪都玩过,陈烨原本也是要走陈家从军混功名的老路的。

但是十六岁时候陈烨的六嫂被吴佩孚乱军祸害了,兄弟几个和吴佩孚的军队打了十多天,终究是寡不敌众遭到追杀被送到安庆军械所里当了两年的学徒,学做枪炮模具,因为枪法好当上了厂里的试枪员。

枪械总负责人詹工非常看重陈烨,教授了陈烨许多枪支的知识,从一个瞎玩的门外汉成为一个真正懂枪的专家,陈烨的枪法也就水涨船高更上一层楼。詹工也暗中传播了一些红党的进步思想,陈烨也认为旧军阀们都无法解救中国,唯有中国红党才能救中国。陈烨成为了一个革命热情很高的进步青年。

北伐战争是如火如荼,叶挺独立团更是节节胜利,全国革命形势都是高涨。

詹工在暗中发动安庆军械所里的工人闹革命,1926年冬天,有人检举詹工通共,北洋军前来抓捕詹工。

陈烨在兄弟的帮助下暗中将詹工送出了安庆,不过陈烨也上了通缉榜,詹工要他去黄埔军校学习更多的军事知识,

陈烨只读了几年私塾,他一心都在练武文化成绩惨的可怜自然是没有通过黄埔的入学考试。

他偶然听到黄埔军校的校医沈景辉是湘潭的还是自己的远房表姐,她和哥哥沈吟过年过节都要来拜访陈阔。

沈景辉在年中的时候和从法国归来的醴陵同乡余乐醒结婚了,余乐醒此时是叶挺独立团的中共党支书记,对外身份是团指导员,沈景辉也成为军医随军出征,夫妇两人都不在广州。

黄埔军校的里的醴陵人很多,湖南人更多,在老乡们的帮助下很快就帮忙联系到沈景辉。

陈烨很快就被带到部队驻地并成为了余乐醒的勤务兵,

余乐醒此时受命正在组织红色特工,陈烨是第一批秘密成员而且很快就接到了使命策反陈家民团并带到革命阵营里来。

南昌起义打响了,军队里缺少基层的指挥员,陈烨的武艺好而且枪打得准很快就被调入警卫连担任副排长,负责前敌指挥委员会高层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