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李辉叫了温言奇,说是就一些干部调整的思路,想同温言奇碰一碰。传了这么久的事,李辉今天才叫自己,多半是有了初步的方案。

温言奇推开了李辉办公室的门,几个局长见温言奇进来,有些不好意思,仿佛谁看透了他们的好事,显得有些尴尬。温言奇也不客气,直接坐了下来。几个人走也不是,说也不是。

温言奇也不理他们,李辉说:“你们先去,我和温县长谈些事。”几个人这才唯唯诺诺的出了门。

李辉站起身,绕到温言奇旁边坐了下来。直说:“杨书记临走前,调整了些干部,几个岗位空了出来,还有些部门的副职需要补充,我们先碰一碰。”

“组织部初步拿了个方案”。说罢递给温言奇。

温言奇大致看了一眼。县委要调整干部的风声传了好一阵,连温言奇都是听说,现在组织部已经做好了方案,李辉才请自己过来,说是要商议,还怎么商议。温言奇刚才一句,我听说了,李辉也不觉得尴尬。

“怎么样”?李辉脸上挂着笑问。

温言奇又将文件端详了一阵才说:“李书记,我有几个建议。泉林的岳长河,我建议先不要动,这个同志一直在乡镇工作,农村经验丰富,调到审计局,是不是不太合适,他自己怕是也觉得费力”。

“如果岳长河不动,审计局的刘盛是不是和财政局的闫祥文轮一下合适?毕竟都是财政口”。

“至于新提拔的副职,我建议组织部在原单位好好搞一搞推荐,把真正能干事,又有能力的同志提拔上来”。

“大概就这些建议,具体的事情还是县委来定”。

温言奇说完,将方案放在了旁边的茶几上,等李辉的反应。

李辉想了想,嗯了一声说:“好,这些建议,我给曹月玲讲一讲,让他们再细化”。

“温县长……”,李辉往后靠了靠,像是还有事,温言奇便往前凑了凑。李辉缓缓说道:“这次市委调整我任县委书记,说实话,我自己也觉得意外……”

“不瞒你说……”,李辉作势往温言奇这边也凑了凑,“杨书记任政协副主席后,我想县委书记肯定是你。你来云州这几年,说实话,作了不少事。有些事,原本我也考虑过,可……你也知道当时的条件”。李辉呵呵一笑,“不允许啊……”。

温言奇陪着笑了笑,干的越久,越明白干部任用里面的路数。李辉也许会觉得意外,但必定是风声传出来之前。就像当初章书记定自己是县长一般,还不是自己首先知道,然后才传出来。

这次县委书记的人选,从上到下,一直认为当然是温言奇,连温言奇自己也觉得没什么悬念,可偏偏意外就出现了,而且事情没有任何风声,或者说只是上下那么几个人瞒的天紧,可见这些人工作做的实在是到位,远不是自己能比。

听着他这样说,温言奇也只好呵呵应付着,想必李辉是想拉近一下距离,毕竟原来名义上温言奇的职务要高于他。现在这样一搞,是要有个适应期。

温言奇说:“哪有什么应该不应该的?市委决定让你任县委书记,必定有市委的考虑。毕竟你在县里的时间也比我久,我嘛,过来也没几年,学习的地方还多”。

李辉呵呵一笑:“温县长谦虚了,虽说你来县里时间不长,可威望很高,我听到了不少”。

“哪有什么威望,能把事情做好些,让人少骂些就知足了……”。温言奇却不笑。

李辉点点头说:“这一点,我和你的想法一致。县委政府在工作方面多沟通,而且很多工作还需要你支持”。

温言奇知道这才是李辉要说的重点,便说:“这个,李书记放心,政府支持县委的工作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我作为县长肯定是服从县委的决策”。

听温言奇这样说,李辉笑着站起身,“岳长河的事情,我给组织部再提议一下”,说着向温言奇伸出了手。

温言奇握了李辉的手,心里想,“还行,比杨兆文好说话些”。

韩云辉起草了一个发展旅游业的规划,将泉林乡定为试点。

温言奇翻看了半天,才说:“首要的还是先将路修好,这个旅游规划的依托点就是海棠峪,路搞不出来,剩下的不好搞。当然,这个规划总体来说还是可以”。

又问:“泉林乡离海棠峪有多远”?

韩云辉想了想说:“该有二十多公里,路程不多,但一半是山路,修起来代价肯定不小”。

“嗯……,又是钱的事!”,“县里可以筹集部分资金,剩下的找找合作,比如,有人愿意投资,可以给他几年运营权。或者找找马书记,让他和矿企也谈谈,不能总想捞好处,县里的难处也得帮忙嘛”!

韩云辉笑笑,“也是,有枣没枣打三竿,谈了再说”。

温言奇嘱咐道:“时间上要抓紧,争取赶夏季之前有个结果!”。

“好,这个我来办!”。韩云辉却又顺势坐了下来。

“县长,这两天县委调整干部,底下有些说法,我听到了些……”。

温言奇顺手扯过了其他文件翻看,却不在意韩云辉的说法。干部调整是个敏感的事,要调整必定就会有升职,有提拔,有轮岗,谁不指望混个一官半职?这样的时候,没几句闲话倒奇怪了。

温言奇随口问了句什么说法?眼睛却一直在文件上盯着。

韩云辉习惯了温言奇的做派,斟酌着说:“组织部在几个局搞了民主推荐打分,一部分可以,但有些单位有问题……旅游局、水利局、党校的几个新提拔的副职,反映不是太好,大家有议论……”。

温言奇仍不搭腔。

韩云辉顿了顿,接着说:“要么能力不行,要么工作没起色,要么品行不行……”

温言奇这才诧异的抬起头问:“怎么还扯到品行上去了?那推荐结果呢?”

韩云辉说:“旅游局的有位女同志,也不知怎么搞的,风言风语。关键就是这个推荐结果,这三个人在原单位的打分情况很低。尤其旅游局的王咏梅和水利局的何文越,他们俩人对提拔的人也不满意,有些牢骚”。

温言奇半晌没说话,现在提拔干部都要走个单位推荐的程序,当然这个并不是组织部提拔干部的决定因素,但这一关是总要过的。这个打分有些时候也分两面看,就省厅规划处处长老宁,连续两年年底考核不合格,事后经调查,也是暗地里有人串联使坏,章书记调整了处里的班子后,再没有出现这个情况。

组织部拟选的人,按说也是经过考察的,偏偏推荐是这么个结果,是像老宁那样背地里有人使坏?

“你对这几个人了解不了解”?温言奇知道韩云辉为人谨慎,若真是无所谓的传言,他也不会给自己讲,既然说了,就肯定还有下文。

不料,韩云辉却不咸不淡地说:“谈不上了解,不过旅游局那个,倒是经常见,你来之前,做过一段时间电视台播音员,后来调到旅游局”。

温言奇只好问:“那组织部怎么说”?。

“组织部当场并没有公布分数,这个分数结果也是私底下有人告诉我。现在走到哪个程序,还不清楚”。

打分低才是韩云辉关注的要点。

温言奇点点头说:“如果确实分数很低,又有反映,这个就要核实”。

韩云辉说:“我也是这样想的,这几个局也不是小单位,尤其广电,底下管着几个部门,传闲话的人不少,现在马书记管着组织,有些话怕是也听不见了,我想还是慎重些为好……”。

韩云辉虽说开着马宁波的玩笑,但其实也说明了一些情况。一直有个怪现象,如果不是你有意识的去,那么你管什么,有时还真听不见什么,而当你自以为听见一手消息的时候,其实已经传了很久。终归是位子上去了,就有点曲高和寡的意思。

“先看看组织部怎么说吧……”。温言奇自认为是县长,组织部提的方案,就是李辉提的名单,现在马宁波又管着党群。韩云辉现在说了这么一句,自己姑且听着。

“也是”,韩云辉点了点头。

张相伟升任市长后,第一次调研,最后一站才轮到云州。

李辉、温言奇仍旧“不听招呼”带着县里的几个头头,赶到高速路口接了张相伟。

一整天看了几个点。张相伟一改往日做派,多半只是听,讲的很少。

下午用完餐后,李辉、温言奇按照惯例又聚到张相伟房间。

张相伟搓了搓脸,略显疲惫。

李辉见状,倒了杯热水递给张相伟,“张市长,今天安排的点多了些……”。

“多看些好,这样就能知道你们整天在忙什么了”。 张相伟接过水杯,放在茶几上。

李辉又说:“我们的工作还有很多不到位的地方,张市长还得多批评……”

张相伟并不接李辉的客套话。转身问温言奇:“听说你要在泉林搞什么旅游?”

“李书记和我有这么个想法”,温言奇拉上了李辉。

“今天怎么没有安排调研?说来听听”。张相伟显得很有兴趣。

温言奇就说:“只是搞了个初步规划,具体还没有落实。张市长知道泉林乡的,旅游资源丰富,但农民多半都是进城打零工。我们考虑将资源整合一下,依托海棠峪,发展旅游业,农户可以搞餐饮,一些农产品也可以靠旅游卖出去。一方面吸引外面的人来观光,一方面吸引出去的人回来。在务农的基础上,多一份收入”。

“海棠峪……”,张相伟仰起头想了想,“不知道哪年去过一次,风景确实好,我记得根本没有路嘛!”。

温言奇笑道:“张市长说的是,路况确实很差,少有人去多半就是这个原因,听说上面好,可就是上不去。所以我们想先修路,再整治村落环境”。

张相伟想了想说:“你们这个做法是对的,我们过去总是鼓励农民走出去,现在看来也是有问题,农民是走出去了,但分的地还在那里,看似都能外包,也富了几个人,可一算账还是广种薄收,一平均,再平摊,其实没有增长多少。只不过是将原本几十个人的收入集中到一两个人身上”。

“而出去的人,有文化的还好些,没文化的也就是你说的,打个零工,要么就是召集几个人,干的还是下苦力的活,朝不保夕。哪天干不动了,再回去,还是个从头再来”。

温言奇说:“张市长说的在理,我们去年做了些招商,引进了淀粉厂和饮料加工厂,现在正在建设。一旦投产,农产品销路就有了保障。在这个基础上,再相应的发展旅游业,搞一些特色,农民的收入就会多元化”。

“你这个思路很好”!张相伟指了指温言奇,“云州的原来的工作短板就是太倚重矿产。政府多了些税收,老百姓得不到实惠”。

“我们一段时间总是千方百计的鼓励农民进城,说是农村没有出路。城市是有城市的好处,但想在城市中生活下来,你首先得有生存的资本。若是没有,那来做什么”?

“反过来再看农村,这么多年为什么发展不起来?我看还是生产方式单一,经营粗制滥造。只要提起农村,就会想到种田。难道农村除了熬日头,再无事可做了吗?像你提的,旅游能不能搞?特色养殖能不能办?项目能不能上?生产有没有特色?能不能多元化?这些都是可以考虑的。我去过很多沿海农村,办企业,发展特色经济的大有人在,甚至一个乡的生产总值比我们一个县都高。当然,人家固有人家的地理优势,但总体上来说,还是脑子比我们活泛些”。

听到张相伟这么一讲,李辉忙说:“我和温县长也是考虑到这方面的问题,想多在农村做些工作”。

温言奇话里拉着李辉,其实,李辉在这个里面做了多少工作,温言奇心里自然清楚。计划在泉林做的事情,一早就给李辉做了汇报,但李辉的兴趣点仿佛并不在这个上面,只是泛泛的点了个头。同杨兆文有些类似,你不知道李辉整天在忙什么,但肯定很忙,而具体出个什么东西,谁也说不清楚。

也许李辉上任县委书记以来,最关注的就是干部调整了。温言奇也想的开,李辉是县委一把手,上任搞人事也是一贯做派,自己位子没变动,当然是原来怎么干,接着怎么干就行。没了束缚,倒显得洒脱。

张相伟还是不接李辉的话茬,仍对温言奇说:“既然你们已经考虑到了这一点,就很好。我建议你们不要只做一个旅游发展规划,不妨搞的大些,把旅游两个字去掉。还是在泉林搞,旅游,特色养殖,多元化种植,找些可以带头的人,把胆子大,又肯闯一闯的人组织起来,上规模,集中力量办些事情!”。

“泉林不单做你们县里的试点,更要做市里发展农村经济的试点,需要市里支持的,你们大可以向市委、市政府打报告”。

温言奇一听来了精神,乘势说:“这样的话再好不过了,毕竟县里的力度有限,如果市里支持泉林,能做的事就很多了”。

李辉插话说:“还是张市长看的远,我们开始的想法单一了些”。

张相伟摆摆手,“总归来说是云州的工作作在了前面,不是看的远不远的问题”。

“温言奇,支持,市里尽可能的做到,但能把事情办成什么样子,你们县里才是关键”。

张相伟句句看着温言奇说,话说到这一句,温言奇就不好表态了,毕竟李辉也在。温言奇笑笑,又看了看李辉。

李辉倒是反应快,马上应道:“这个请张市长放心,县里一定将市里的关怀落实到位!”。

两人退出了张相伟房间,一时无话,楼道又很长,声控灯忽明忽暗。

不知李辉怎么想的,今天谈了半天,温言奇明显感觉张相伟对李辉的态度有些耐人寻味,不说不热情,但总归缺了点什么。

自从李辉替换了杨兆文,除了公开场合,温言奇一直没见过张相伟,不是不想找,找了又能做什么?杨兆文已经离任,李辉已经上任,既然之前张相伟不找自己,自己再去跑上跑下,也不能扭转结果,反倒落个怨声载道的名声。温言奇现在越来越觉得一朝天子一朝臣的说法是成立的。如今唐斌作着市委书记,一切都可以解释通,既然解释的通,也就没有什么看不开的。

“张市长,很务实啊……”

温言奇正在心猿意马,李辉突然说了这么一句,一时竟没有反应过来。看了看李辉。

李辉又说:“对农村工作很重视”。

温言奇这才转过弯来,忙说:“是啊,张市长作风一贯如此”。

李辉可能是笑了笑,温言奇看不清楚。只听他又说:“原来我是县委副书记的时候,和张市长分管的工作有交集。当时对我们这些副书记要求很严格,搞不好还要骂人哩!”。

这下温言奇明显的听到,李辉是笑了笑。

温言奇说:“张市长性子直,要求严,在市里是出了名的。但工作方法还是很多”。

“对对对!”,李辉转过头看了看温言奇。“尤其对组织工作,市里搞了几期工作培训,张市长到会脱稿讲了很多。我记得有一次,他提到的如何培养复合型干部的讲法,我听了很受启发”。

“张市长思路广,方法多,有时还真跟不上!”。温言奇附和道。

李辉有些感叹的说:“是啊,张市长从副市长到常务副市长,副书记再到市长的进步,就可以看出来。我们学的还有很多啊……”

俩人你一句,我一句的,张相伟的形象慢慢高大起来,说着说着,温言奇都觉得有些不可思议,这还是自己常见到的张相伟吗?

出了大厅,李辉的车先驶了过来,司机绕过来打开车门。李辉朝温言奇摆了摆手,绝尘而去。

小赵也开了过来,温言奇顺手开了后座门。坐上车,脑子里还在回味张市长的形象。末了,又下意识的笑笑,张相伟高不高大先不说,李辉倒掩饰了自己的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