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历史军事 > 推背图之大唐帝国 > 第121章 元旦朝贺礼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贞观十二年(公元638年)正月初一,太极殿举行朝贺礼。

在朝贺前一日,尚舍在太极殿设置皇帝御用帷帐,守宫宫人设置群臣、各国使臣使用的帷帐。太乐命人布置宫悬乐器架,鼓吹署命人设置十二案于建鼓之外。一切井然有序地进行。

朝贺礼当日,北衙禁军与南衙禁军都列黄麾大仗摆放在皇城的各宫门。各位王公、群臣、各国使臣聚集在太极殿的朝堂上,都按照官职身穿官服。侍中魏征上奏:“请皇城戒严!”。太乐令率乐师们进入殿中就位,各位王公、群臣、各国使臣按照官职、品级就位。

侍中魏征上奏:“请太极殿戒严!”。李世民身穿衮冕,坐着御舆快到太极殿前,武媚娘跟在御舆后面,千牛卫负责警卫护送御舆。太乐令命令撞黄钟,演奏太和之乐,鼓乐齐鸣。当护卫队伍到太极殿前,李世民下御舆,从大殿的西房进入,在御座南向坐,停止演奏太和之乐。

各位王公、群臣、各国使臣依次就位。

典仪高喊:“行拜伏礼”。赞者承传,各位王公、群臣、各国使臣都起身行拜伏礼。然后,都起身就位。

侍中魏征上奏:“圣上有诏命!”。各位王公、群臣、各国使臣都起身行拜伏礼。

魏征宣读诏命:“履新之庆,与公等同之。” 宣读完,各位王公、群臣、各国使臣再次行拜伏礼,高呼三声万岁。然后,各位王公、群臣、各国使臣又行拜伏礼,再起身就位。

户部尚书邵真出列上奏:“户部尚书臣邵真宣告,大唐各州府上供的贡物请交付给太府寺。” 然后行拜伏礼,站起身。侍中魏征宣告道:“圣上诏命可以。” 户部尚书邵真退回自己所站位置。

接着,礼部尚书王珪出列上奏:“礼部尚书臣王珪宣告,各国使臣上供的贡物请交付给太府寺。” 然后行拜伏礼,站起身。侍中魏征宣告道:“圣上诏命可以。” 礼部尚书王珪退回自己所站位置。

太府寺卿率属官们将各州及各国使臣上供的贡物都搬到纳义门。

侍中魏征上奏:“侍中臣魏征宣告,礼毕。” 然后行拜伏礼后,起身就位。

然后,宴会开始。太乐令命令撞蕤宾之钟,演奏太和之乐,鼓乐齐鸣。

光禄寺卿崔瑶出列上奏:“光禄寺卿臣崔瑶宣告,请赐群臣上寿。” 然后行拜伏礼后,起身。

侍中魏征高喊:“圣上诏命可以。” 光禄寺卿崔瑶退回自己所站位置。

通事舍人引导司徒长孙无忌、司空房玄龄走到御座前站立;尚食奉给司徒长孙无忌、司空房玄龄每人奉上一樽御酒,向李世民行拜伏礼,高声祝贺道:“司徒臣长孙无忌、司空臣房玄龄等祝贺,元正首祚,臣等不胜大庆,谨上万岁寿。” 然后行拜伏礼后,起身,再次行拜伏礼,群臣、各国使臣都跟着行拜伏礼,然后起身。

侍中魏征高喊:“敬举公等之酒樽。” 群臣、各国使臣都跟着行拜伏礼,然后起身。

李世民举起酒樽,太乐令命令演奏休和之乐,鼓乐齐鸣。群臣、各国使臣都高呼万岁。李世民举起酒樽一饮而尽,司徒长孙无忌、司空房玄龄及群臣、各国使臣跟着举起酒樽一饮而尽,休和之乐停止演奏。

典仪高喊:“再拜。” 司徒长孙无忌、司空房玄龄及群臣、各国使臣行拜伏礼,然后起身。

典仪高喊:“就座。” 司徒长孙无忌、司空房玄龄及群臣、各国使臣就坐。

喝酒三樽后,尚食奉上御食,典仪喊道:“御食到,起立。” 群臣、各国使臣行拜伏礼,然后起身。

尚食先尝遍各种御食后,以次将御食放置在御案上。然后,太官令将御食依次放置在群臣、各国使臣等食案上。典仪高喊:“就座。” 群臣、各国使臣再次行拜伏礼,然后起身就坐。

李世民开始用膳,太乐令命令演奏休和之乐,鼓乐齐鸣。群臣、各国使臣都开始用膳。用膳完毕,停止演奏休和之乐。

典仪高喊:“起立!”。群臣、各国使臣再次行拜伏礼,然后起身。太乐令命令演奏太和之乐,鼓乐齐鸣。

典仪曰:“再行拜伏礼。” 群臣、各国使臣再次行拜伏礼,然后起身,通事舍人刘应道引导群臣、各国使臣依次走出太极殿后,停止演奏太和之乐。侍中魏征奏:“侍中臣魏征宣告,朝会礼正式结束。” 然后行拜伏礼,起身。李世民起身,太乐令命令撞蕤宾之钟,演奏太和之乐,鼓乐齐鸣。李世民走下御座,乘上御舆,武媚娘紧跟其后,从大殿的东房离开,千牛卫护送御舆回凤鸣宫,停止演奏太和之乐。

袁天纲参加完朝贺礼后回府,高淑行已在府门上贴有门神,一见到袁天纲回府,立即吩咐仆人点燃起爆竹,在院子里立起一根长长的竹竿,杆顶悬挂幡子,以祈求家中人丁都能够长命百岁;高淑行命人将麻子、小豆各十四粒投入院中水井里以避瘟疫。

接着,袁天纲与高淑行相伴进入厅堂,一看食席上已准备好屠苏酒、桃汤、齑汁、胶牙饧、蒸饼等,袁天纲就迫不及待的跪坐在食席前,拿起一个蒸饼想吃。

高淑行立即笑吟吟地阻止道:“先生,您在朝贺礼上没吃好御食?”

“朝贺礼太过于繁文缛节,我光顾得行拜伏礼了,根本就没吃饱。”袁天纲尴尬的笑着。

高淑行笑着摇摇头,说道:“用膳前,我们先要做一个祈福仪式。”

“嗯!你不说,我还忘记做祈福仪式了。” 袁天纲笑道。他想起了,正月初一,在唐朝民间有一个祈福仪式:用膳前要面向东方,将赤小豆十四粒煮成的齑汁一饮而尽,祈求新的一年身体康健、五谷丰登。

于是,高淑行让丫鬟端来一个水盆,高淑行先用一毛巾放在水盆中浸湿,再送到袁天纲手上,他将手与脸擦拭干净;然后她也将手与脸擦拭干净。然后,他们面向东方,各端起一碗齑汁一饮而尽。接着,开始用膳。

在用膳时,高淑行劝导袁天纲别吃太饱,因为饭后还要回高府传座。袁天纲明白:唐朝人喜欢交际、热闹,正月初一时,长安城里家家户户都设有酒宴,亲戚、邻居之间相互拜年,走到谁家吃到谁家,叫“传座”,所以在这天大家不会在每一家吃得太饱。

还有,在子夜之时,要将家中用坏的笤帚在院中烧毁,祈福来年获得大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