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历史军事 > 推背图之大唐帝国 > 第111章 长孙皇后去世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高淑行一听说长孙皇后病危,她们姊妹情深,顿时感到天昏地暗,蹲地哭泣起来。袁天纲扶起高淑行,收拾好行囊,与高履行一起离开终南山,飞奔回长安。

回到长安,高淑行顾不上回家,直奔皇城立政殿。进入殿内,看到李世民与阿耶高士廉、长孙无忌均在床榻前守候,皇子、公主们均在殿内跪地哭泣。长孙皇后躺在床榻上面如死灰、气若游丝。

高淑行一个箭步跑过去,扑倒在床榻前,痛哭流涕地喊道:“皇后阿姊,我是小妹,我回来晚了。”

长孙皇后已行将就木,眼睛微闭,听到高淑行的声音,她勉强微睁双眼,右手想动却无力,高淑行急忙双手捧着她的右手,问道:“皇后阿姊,是我。高淑行!”

长孙皇后用手引着高淑行的双手指指床头,高淑行放下长孙皇后的手,在床头找到一本书《女则》,她马上翻看,书已完稿。她顿时泪流满面,将《女则》转交给李世民。李世民接过书一边热泪盈眶,一边翻看着《女则》,轻声念道:

“表壸范于六宫,着母仪于天下。譬之曰月,天下仰其髙明;譬之沧海,江河趋其浩博。……后遵之,则可以配至尊,奉宗庙,化天下,衍庆源;诸侯、大夫之夫人与士、庶人之妻遵之,则可以内佐君子,长保富贵,利安家室,而垂庆后人矣。”

在场所有人闻者莫不潸然泪下。

太子李承乾跪在殿中向李世民哭奏:“圣上,若医药不能救阿娘,请求大赦天下,为阿娘祈求阴福。”

李世民哀怜长孙皇后,想大赦天下,长孙皇后气若游丝地制止道:“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大赦是国家的大事,不可数次下大赦令。如何因我个人原因而使圣上做其所不愿做的事呢!如若不然,我只求速死!”

捱到夜晚,长孙皇后命将绝,坚持最后的气力,说出五句遗言与圣上诀别:

“第一句遗言:愿陛下居安思危,无忘国耻。

第二句遗言:愿陛下亲君子,远小人。

第三句遗言:愿陛下保护百姓,让他们安居乐业。

第四句遗言:愿陛下勿以吾死为悲。

第五句遗言:愿吾之子女孝顺父母,传承家族之优良传统。”

贞观十年(公元636年)六月二十一日,长孙皇后在立政殿溢然长逝,享年三十五岁,谥号文德。

殿中所有人均声泪俱下,哀痛欲绝。李世民更是悲恸不已,哽咽道:“长孙皇后每能规谏,补朕之阙。今不复闻善言,是内失一良佐,以此令人哀痛啊。”

次日,房玄龄上奏:“文德皇后已薨,请圣上节哀!现在当务之急,是为皇后择一吉地安葬。”

秘书监虞世南上奏:“自古及今,没有不亡之国,也没有不掘之墓。汉朝灭亡以来,汉朝皇帝们的陵墓,没有不发掘的,盗取玉柙金镂,烧尽、遗弃骸骨,岂不痛哉!”

李世民回应道:“文德皇后在病危前曾嘱咐朕:自古圣贤,均崇尚节俭。若实行厚葬,劳费天下,为天下有识者笑。但请因山为陵,不须起坟,无用棺椁,所须器服,皆用木瓦,薄葬就行了。”

于是,诏命袁天纲与李淳风在长安附近选择一处山作为文德皇后的陵墓。

袁天纲接旨后,与高淑行就在长安周边,按着文德皇后遗嘱提出的“因山为陵、薄葬送终”的两个条件去找一处风水宝地,但却没有一处能让他满意的。当袁天纲与高淑行走到礼泉县东北四十余里的九嵕山时,袁天纲见到九嵕山,海拔一千多米,山势突兀,南临关中平原,与太白山、终南山诸峰遥相对峙。正南面和东西侧层峦起伏,沟壑纵横,泾水环绕其后,渭水映带其前,彰显王者气势。

袁天纲看到在九嵕山南面山腰处紫气冲天,便与高淑行说道:“这是一处风水极佳的宝地,适合作为文德皇后的吉壤。”

高淑行也表示赞同,于是袁天纲就在紫气冲天的九嵕山南面山腰处土中埋下了一枚开元通宝铜钱,然后驾车回长安复命。

袁天纲与高淑行向李世民复命的一个多时辰后,李淳风也回来复命说找到一处风水宝地,位置也在九嵕山。

李世民听罢称奇,忙派王珪去查验,更神奇的是,李淳风所找到风水宝地,他用银针做标记,恰好就扎在了袁天纲所留铜钱的正中间,这两位风水大师选择了同一处风水宝地。

李世民听罢王珪的回奏,说道:“大唐建国初期,朕经常率军出征,曾多次路过九嵕山。统一大业完成后,朕又经常在九嵕山一带畋猎,对这里的山川地貌不但十分熟悉,而且喜欢上了九嵕山。朕决定在九嵕山因山为陵,先安葬皇后,待朕百年之后,再与皇后合葬。该给这个陵园取什么名?”

房玄龄奏道:“谥法说:‘圣文周达曰昭,昭德有功曰昭’。建议将这陵园取名:昭陵。”

李世民便下令在紫气冲天的所在地建陵。

诏命由袁天纲负责督造昭陵,要求:“文德皇后节俭,遗言薄葬,认为:‘盗贼之心,只求珍宝财货,既然陵墓中无珍宝财货,还求什么?’朕的本意,也是如此。王者以天下为家,何必将珍宝放在陵墓中?”

袁天纲遵照李世民的旨意,依九嵕山做陵墓,召集凿石工才一百多人,在九嵕山南面山腰处,因山凿一个石窟作为玄宫,从埏道至墓室深二百三十米,前后安置了五道石门,墓道用三千多块大石块砌成,每块石头有两吨重,石与石之间相互铆住。整个工程用了数十天就完工了。

李世民将文德皇后遗体入殓停灵,按照唐代皇室丧葬礼仪进行了“复”、“沐浴”、 “袭”、“小敛”、“大敛”、“成服”、“启殡”、“祖奠”、“遣奠”、“葬仪”等流程,于贞观十年(公元636年)十一月庚午日,将文德皇后安葬在昭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