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历史军事 > 推背图之大唐帝国 > 第54章 出使西突厥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一日朝会上,鸿胪寺卿(相当于唐代的外交部部长)唐俭启奏:“武德八年,我朝实行“远交而近攻”国策,答应西突厥统叶护可汗的和亲。统叶护可汗派使臣敬献万钉宝钿金带和马五千匹,以迎娶公主。但因突厥颉利可汗连年入寇唐朝边境,我大唐与西突厥往来的道路梗阻,这桩婚姻未能结成。

现听闻统叶护可汗已死,西突厥汗国内部发生内乱,统叶护可汗之子咥力特勤被立为肆叶护可汗;西突厥五咄陆部推举肆叶护可汗伯父阿史那泥孰为咄陆可汗。

肆叶护可汗为人多疑残暴,治国无方,却非常猜忌深得西突厥人心的泥孰,互相攻击,内战不止。他们现在各派使臣向我大唐求婚。请圣上裁决我大唐公主与西突厥哪位可汗和亲?”

李世民回复道:

“武德元年,泥孰曾代表西突厥出使长安,朕为了大唐与西突厥的两国友好,曾与泥孰结为盟兄弟。现泥孰被推举为西突厥的咄陆可汗。朕现在想听听诸位爱卿意见,此事该如何处理?”

说罢,李世民静等群臣意见。但是,群臣们一听到李世民说跟泥敦是盟兄弟,都见风使舵,大都意见倾向于“拉一派、打一派”,即泥孰是一位亲唐派,可派使臣出使西突厥,册封泥孰为可汗,送大唐公主与其和亲。然后与其合力对付肆叶护可汗。

这时,袁天纲启奏:“突厥汗国灭亡后,西突厥汗国现已成为阻塞我大唐与西域交往的一个大拦路虎。西突厥汗国内部分裂,我大唐可趁机以夷制夷,分而治之。如果按诸位意见,拉一派、打一派,甚至出兵帮助泥孰消灭肆叶护可汗,进而统一西突厥,则西突厥早晚会成为大唐的大患!”

李世民听罢点头表示赞同,然后表态:“西突厥汗国内部扰乱,君臣未定,战争不息,何得言婚?应命他们各守自己地盘,停止彼此征伐。现在朕想派一使臣出使西突厥,看哪位爱卿愿意担此重任?”

说罢,李世民用眼扫了朝堂上群臣们一看,看群臣都鸦雀无声。原来群臣们认为西突厥正在内乱,怕此刻出使西突厥会小命不保。

李世民此刻深感失望,于是把目光停留在袁天纲身上,以探询地口气问道:“袁爱卿,朕这次意向派你出使西突厥,你有何想法?”

袁天纲慨然答复:“食君之禄,忠君之事,何惧哉! 臣愿出使西突厥。”

李世民听闻甚喜,大声喊道:“甚好!袁爱卿公忠体国,朕甚心慰!朕任命袁爱卿为鸿胪寺少卿(相当于唐代的外交部副部长),出使西突厥,分别册封肆叶护可汗为乙毗钵罗肆叶护可汗;泥敦为奚利邲咄陆可汗。命他们俩停止互相攻伐,各自保境安民。待西突厥和平稳定后,朕再考虑和亲之事。”

袁天纲连忙回奏:“遵旨!”

散朝后,袁天纲回到府,将自己将出使西突厥之事告知李婉顺。李婉顺担忧袁天纲此去西突厥,路途遥远,及西突厥内乱,担心袁天纲有性命之忧,想劝勉其推辞掉这苦差事。

袁天纲推心置腹地说:“我之所以接下这个苦差事,原因有三:一是如果此去西突厥能不辱使命,回来后可以向李世民邀功请赏,即恢复婉妹的闻喜郡主的身份,向圣上请求赐婚;二是出使西突厥,路途是遥远,但途径高昌国,婉妹可以跟我一起路过高昌国时,可以看望一下李承文。”

李婉顺深情地看着袁天纲,然后上前行个礼,说道:“多谢袁郎为我考虑!是啊,与李承文长安一别,现在他已十岁了,我夜里魂思梦想他,谢谢袁郎的成全。”

三日后,也就是贞观五年(公元631年)七月十二日,袁天纲手持旌节,带领十余飞骑,押运着十只背负给西突厥国礼的骆驼,一行离开长安时,高淑行、刘应道两人亲自送行至十里长亭处,依依不舍地望着袁天纲、李婉顺他们渐渐远去。在飞骑队伍中,李婉顺女扮男装,身穿飞骑戎装紧随袁天纲。路上骑马走了一个月余,在一日晚霞西下时刻,来到大唐的边关──玉门关。

袁天纲看着玉门关箭楼,不由地内心感慨道:“西出阳关无故人”,于是,命令使者队伍停顿下来,在玉门关驿站休憩,待次日清晨再出关。

夜里戌时,玉门关守将王翔特地来到驿站,宴请袁天纲一行。

在晚餐中,袁天纲特意向王翔打听去年玄奘法师过关之事。

王翔于是就打开了话匣子:“去年,是有玄奘法师带着一个九岁小沙弥路过玉门关。因大唐封闭边境,末将承命不允许任何人出入玉门关。玄奘师徒二人就偷渡八十里,到了玉门关外第一座烽火台──白墩子。天黑时,玄奘二人去烽火台的西边取水时,结果被守军发现并抓获。”

听闻王翔一说到玄奘师徒被抓获时,袁天纲及李婉顺的心脏都卡到嗓子眼了。他们清楚,王翔说跟随玄奘法师的小沙弥,就是李承文!玄奘他们虽然已安全到达高昌国,但还是为他们的一路惊险而担忧。

王翔继续说着:“末将正好在那烽火台巡视,因自己也是一位佛教徒,早就听闻玄奘法师大德,就对玄奘说:弟子幸运遇上师傅,怎敢不帮助师傅渡过难关?等明天我亲自送您出关。

第二日,末将让人备足了干粮和水,亲自送了十多里,说:这条路可直达第四烽火台,那里的烽帅叫王伯陇,是我的部下,又和我是本家,为人和善一心向佛。法师到了那里可说是弟子请你去的,他必会优待你。说完,我与玄奘师徒洒泪而别。

听说玄奘法师他们到了第四烽火台,那里的烽帅王伯陇得知是末将遣来的僧人,格外款待。第二日以更大的皮囊装水和干粮相送。离开烽火台便进入了莫贺延碛。”

听罢王翔说玄奘师徒已安全出玉门关,袁天纲与李婉顺悬着的心才放下来。于是,袁天纲端起酒樽,感激地说道:“王将军,玄奘法师是本官的好友,多谢将军的鼎力相助,让我来敬将军一樽酒。”

王翔马上谢道:“袁少卿,末将只是为玄奘法师一心西行求佛法的赤诚之心而感动,略尽微薄之力而已,何足挂齿!”

于是,袁天纲与守将王翔在食席间相谈甚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