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其他类型 > 民国游骑我要做好人 > 第161章 事情会赶人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回到屋里,烧水壶咕嘟咕嘟的顶着盖,一个青花瓷碗里打入三个鸡蛋,一点盐,用一双老乌木筷子打散,冲入热水,滴了几滴香油。

筷子明明是两根,为什么会叫做一双?

太极和阴阳。

不懂就要怪,中国日常生活中处处是哲学,老祖宗提炼总结的好。

两个烧饼填下肚,胃还是有些小,身体的强壮都在骨头缝里。

记得上辈子全在吹嘘那股春风,岂不知,是伟人的高瞻远瞩,看得远,看得透,艰难的困境下,四三计划夯实了国家基础,没有军事打出来的国际地位,各类技术的长期积累,怎会有后续的发展。

嗯,有点像明末引入红薯土豆玉米等农作物,最后便宜了满清。

吃饱穿暖,思想开放,牛鬼蛇神全部跳了出来,服务变成了贬义词,还没有清算就忘记了斗争。

把水壶的水灌满,收拾好马匹。

望远镜里观察了四周,确认没有人,收起木屋。

貂皮帽子棉长袍,脖颈挂着手焖子,蒙古靴塞进去乌拉草,真暖和。

鬼子的摩托车出来没有?

黑铁95。

烧油的比喝水吃草的跑得快,还耐久。

早已拆掉车牌的福特Y型车,在当下的公路上,开车就是一种受罪,除非是到了城市。

天蓝蓝,白云悠悠,空气清新,却总有破坏心情的糟心事发生。

人不惹事,可事找人。

张爱国准备绕行,还没有拉扯缰绳。

“啪”

一声枪响。

对方看到张爱国的动作,直接开枪。

“站住。”

“再走,老了就要开枪了。”

我了草,还搞一个警告,牛批。

心中默默赞了句,好一个遵纪守法。

“干啥的?”

“老总,去奉天的!”

“妈拉个巴子的,老子问你是干啥的,不是问你去哪的,怎么还抢着回答了呢。”

“我爹开了饭庄子。”

“饭庄子?我问你去干啥”

妈拉个巴子的,地主家傻儿子。

一队伪满军,一头鬼子混在中间,不细看,压根分辨不出来,制服都差不多。

问一群黄茸茸的小鸡,如何区分公母?

答案是不知道。

“证件?”

“哦”

张爱国掏出了一本证件,用哪一本?

只有入关时的通行证。

对方接过去,把证件翻开。

照片对的上。

“你怎么是从关外来的?”

“投奔老爹,学下手艺。”

“学手艺?”

“手伸出来!”

“干啥?”

“让你伸就伸,那么多费话!”

“张嘴。”

随机对了三个指纹。

把证件递了回来。

“走吧!”

“谢谢老总。”

张爱国低着头站在路边,等对方列队过去。

中间还捆着一个人,走路一瘸一拐的,头上的帽子没有带,身上灰尘很大,应该是挨了不少打,鼻青脸肿。

眼看着要走过去了。

队伍中叽里呱啦的聊着天,还有笑声。

“停止。”

刚才问话的又跑了过来。

“伸出手来!”

“不是看过了吗?”

对方摸了一下虎口,硬硬的。

“啪嗒。”

枪套的卡扣被打开,右手伸了进去。

“老实说,你是干啥的?”

张爱国知道对方起了疑心,拿捏不准,药浴的效果可以打五颗星。

“偶尔习下武,防下身,手上有茧子。”

“还是练家子。”

“不对,你那是枪茧子。”

对方的一惊一乍,看来是早有准备,吃喝都成问题的年代,谁还顾得上牙齿?

猛然间的转换思路,答错了,就是一个深坑。

“老总明鉴,家里有,可没有摸过几次枪呀。”

枪支在民国管理比较泛滥,特别是几次的军阀大战后,流落在民间的枪支非常多,作为一个有点钱的人家,家里没有枪,说出去谁也不信。

谎话就是九假一真,九真一假,真真假假,才不会被察觉,加上都有天生自带的脑补系统,完美。

“怪不得太君老是让我看手,看牙齿。”

“你有嫌疑,跟我们回去一趟。”

“老总,高抬贵手,我还要去找父亲呢。”

看到张爱国手中白花花的大洋,正在想着开多大的口。

“不对,有钱!哪有放着火车不坐,骑马找罪受的。”

抓获活的反抗分子,开心让它降低了警惕,再加上张爱国的衣着打扮,粗略一查,没有仔细想。

突然间反应过来了,可惜有点晚。

“砰”

二十响盒子炮骄傲的给对方注入了一点炽热,眉心间就像开了天眼,遗憾的是用眼过度,泛了红 。

张爱国把自己拥有的驳壳枪分为了两类,一种是十响的匣子枪,用来精准射击,另一种是20响的盒子炮,包括西班牙的阿特斯拉m903,还有最新得的毛瑟m1932,用于快速射击,这两支全部装上了枪托,抵肩射击。

第一声枪响后,张爱国就以跪姿开始射击,让对方体验一把乐极生悲。

“砰砰砰砰砰”

近距离的冲锋手枪名不虚传,枪托有效降低了后坐力,随着枪口不断的跳跃,热情似火的弹丸扑了上去,劈头盖脸,不分青红皂白,主打一个博爱。

爱你,就要进入身体里,带着温度,带着汹涌的爱,让你的血液澎湃。

“嘎嘎”

空仓挂机的声音传来。

张爱国马上拨下,换上一个新的弹匣。

“咔嚓”

枪机自动上了膛。

人多就要用盒子炮,人少才能使用王八盒子,主要是担心关键时刻断了针,卡了壳。

王八盒子后期因材料供应导致质量下降,才降低了可靠性,国人缴获后使用的少,最主要的原因是弹药不通用,步枪子弹都很少,何况手枪子弹,还不能复装。

张爱国曾经看过老革命前辈作品,书中对此枪还是认可的。

俯身迅速向前,手里变成了2把王八盒子,对尸体逐一补枪。

由于匣子枪的重量,张爱国还从来没有同时使用过两把,所谓的平端和倾斜角射击,始终没有机会尝试。

听到张爱国补枪的声音。

“兄弟,小心点,救救我。”

“嚯”

近距离的射击,盒子炮的穿透力可以做到一串二,对方能活下来,让张爱国有点诧异。

“你怎么活下来的?”

“我一听到枪响,就赶紧倒卧下。”

“哟,反应很快嘛。”

“枪响卧倒,习惯成自然了。”

“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