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历史军事 > 大唐之盛世大柱国 > 第144章 你觉得我还有机会吗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44章 你觉得我还有机会吗

他们都是年轻人,窦奉节的脾气也很大。回到府上后,他摔摔打打发泄了一阵,又把仆人拉过来揍了一顿,才渐渐平静下来。

“去,给我查清楚何乐为的底细,祖宗三代都要查清楚!”

窦奉节不仅继承了父亲酂国公的爵位,还得到了左卫将军的官职,手下也有一些可用之人。

第二天,就有了确切的消息。

“郎君,那个何乐为是河间郡王李孝恭的私生子……”

“李孝恭的儿子?难怪那么讨厌,原来有个厉害的老爸,哼!”

窦奉节语气酸溜溜的,心里虽不服气,但口中只能叹气。

长安城里的公子哥儿也有层次,知道谁可以惹,谁不可以惹。像李孝恭这样的人,虽然沉溺享乐多年,但一复出就被封为司空,显然深受皇帝宠爱,地位炙手可热。

即使当今皇上没有重新启用李孝恭,单凭他的功绩,在朝廷内外,也只有长孙无忌能与他相抗衡,其他人相比之下都要逊色一筹。

那个仆人似乎看透了窦奉节的想法,又将何乐为过去的事情全盘托出,窦奉节眼前一亮。

“你是说尉迟敬德被罚到老君山做监工,是何乐为搞的鬼?”

如果正面理解,何乐为把尉迟敬德弄到老君山去做工地头头,但换个角度想,何乐为也彻底把尉迟敬德给得罪透了!

根据情报,何乐为几乎把文官武将都得罪光了,像孔颖达这样的资深大佬也被他气得不轻,武将那边除了尉迟敬德,还有侯君集等人。

手下送来的消息让窦奉节有了信心,关键在于,尉迟宝玠动用了父亲尉迟敬德的势力,但何乐为自己解决了问题,最后也没去找河间郡王府求助。

在其他几次冲突中,何乐为似乎也没依赖李孝恭的权力,这说明什么呢?

说明李孝恭对何乐为的宠爱并不像想象中那么深,何乐为不到万不得已都不敢麻烦李孝恭,这就表示他们父子之间的情感有个界限,或者说是次数限制,所以何乐为才会舍不得动用这种求助的机会!

看来,何乐为这个人还是有机会动手的,窦奉节这样认为。

\"何乐为有没有什么把柄可以抓呢?\"窦奉节目光犀利,他的手下思索着,试图从情报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

片刻后,手下回答:\"何乐为经营着一家小吃店,和东市博士经纪馆的头儿赵温关系密切,最近还让靖恭坊的铁匠小五秘密打造铁器。\"

\"铁器?是那种违法的刀剑吗?\"窦奉节顿时来了兴趣,毕竟他是个武将,对此类事情特别敏感。

然而手下却摇头:\"据兄弟们调查,应该是炊具,但我们没见过,说是铁锅……\"

\"铁锅?这有什么用……\"窦奉节难免失望,差点把手中的茶碗扔向手下。

手下哪敢惹怒主人,立刻补充:\"那个铁匠小五的铁料有点问题……\"

\"铁料就是铁料,能有什么问题!\"窦奉节对这些也很清楚。

虽然盐铁官营由来已久,尤其在汉代就更加严格,但大唐目前百废待兴,盐铁官营体系还不完善,只进行了一半。

前几年,民间还能自行采盐煮盐,只要向官府缴税就行。但最近几年改了规矩,有些地方由官府统一卖给民间卤水,让民间自己煮盐,算是官民合作。

至于铁料,铁匠们甚至可以自己开采铜矿铁矿,从前朝开始,就有人私自铸币,数量不少,直到近几年,对铜矿的管控才严格起来。

连铁料都能自己开采,何乐为又没有指示铁匠打造违禁武器,窦奉节实在想不出在这上面能搞出什么名堂。

手下压低声音,向窦奉节报告:\"那个靖恭坊的铁匠小五不是普通的铁匠,他的身份有问题,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点,保证就算何乐为不死,也会脱层皮!\"

\"不过是个铁匠而已,能有多大能耐呢?\"

狗腿子冷冷一笑,说:“那个铁匠本来是北方的汉人,但曾经被突厥人抓走,在突厥军队里养马。因为他会打铁,慢慢受到重用。后来,那次盟约之后,很多突厥人来大唐做生意,他就跟着马队来到了长安……”

窦奉节一听“突厥”两个字,顿时来了兴致:“接着讲!”

“突厥人虽然擅长骑射,但他们不搞生产,总是靠战争来养活自己。每到一个地方,都会抢光东西。但是做饭用的工具、餐具和马具这些,他们都很缺。那个铁匠小五表面上打铁,私下却帮突厥人买了大量的用品,经他手的账目,每年不少于二十万钱。”

“二十万钱?”窦奉节完全没想到,一个小小的铁匠竟然会是走私大亨!

不论何乐为和铁匠的关系如何,铁匠受何乐为之命私自铸造铁器,他自己又和敌人勾结。这事一旦闹大,何乐为想洗清自己都难!

“你跟我一起去见义父!”窦奉节虽然继承了父亲的爵位,但他年纪还小,根基不稳,当然需要找个靠山。

这件事可大可小,做好了能捞到一大笔功劳。但如果处理不当,他一个人可能也承担不起,毕竟牵涉到李孝恭的儿子,私生子也是儿子。

考虑再三,他决定带着狗腿子去找义父杨恭仁,因为杨恭仁是左卫大将军,是他的上司,同时也是他的义父,这件事找他商量最合适不过。

然而,杨恭仁已经六十多岁,接近古稀之年,现在深居简出,不再过问政事。但他在朝廷的势力根深蒂固,一生经营,门生故旧众多。就算不能请他老人家亲自出马,至少也能借助他的影响力。就算不能借助影响力,老人的智慧和处理问题的方式也能给他很好的建议。

只是窦奉节万万没想到,自己在杨恭仁那里碰了个钉子,不仅没有得到任何帮助,反而被杨恭仁训斥了一顿。他甚至不知道自己哪里做错了。

如果何乐为知道了这件事,可能会大吃一惊,不是因为铁匠武大郎与突厥人勾结的事,而是因为“杨恭仁”这个名字!

没错,这个杨恭仁就是长安城的守护家族杨家的一员,他是都水使者杨续的哥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