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历史军事 > 大明:被剧透的老朱,一统全球! > 第56章 历史?你在说什么。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56章 历史?你在说什么。

路人走过,对眼前景象毫不在意,匆匆赶路,脸上写满忧虑。

“北军已至,为何迟迟不见动静。”

他们低声议论,眼中满是恐慌。

\"朱棣,犹如鬼魅,怎会如此迅速抵达京城?明明还在山东啊。”

众人惊呼,意识到那只是诱敌之计,朱棣已绕过济南,直扑而来。

“三万水师,五万铁骑,江对面已严阵以待。”

局势严峻,人心惶惶。

大功坊的贵族们讨论的都是国家大事,朱棣的突袭让他们心惊胆战。

他们质问:“洪武帝去世未久,数十万大军为何转瞬瓦解?我大明,难道真已陷入末日。”

一名官员愤怒地咆哮,声音回荡在空气中。

刹那间,那位官员疾步离开,目标直指巍峨的洪武门。

今日,朝廷的大集会如期举行,人群如潮,有人匆匆离去,有人却驻足不前。

一个身影吸引了他们的目光——曹国公府前,一名衣衫褴褛的乞丐正静坐其中。

有人试探地开口:“国公大人……今日,陛下即将亲自主持朝会,讨论对抗北方敌军的策略。”

乞丐蓬头垢面,眼神迷离,仿佛尚未从梦境中醒来。

他微微仰首,嘴角勾勒出一抹苦笑,挥挥手,仿佛在驱赶一只无形的苍蝇:“去吧,别打扰我。”

然而,对方并未退却,反而步步紧逼:“国公,陛下召你共商国是,关于如何应对北军入侵。”

乞丐李景隆眼中闪烁着愤怒的火花,咬紧牙关,仿佛在控诉:“朱允炆不信我!我告诉他们,太祖皇帝并未去世,他还活着!但无人相信,无人。”

他曾预言朱棣的叛乱,却被视为痴人说梦,无人置若罔闻。

“我曾言明,建文帝难逃败局,但他们都不屑一顾。”

面对国家危急,官员心生悲凉,同情与无奈交织:“国公,燕军已兵临城下,朝廷局势艰难,恳请你振作,今日或许是最后一次大朝议了,还是请您前往。”

望着李景隆,他的眼眶泛起泪水,【情绪多变。四载之前,景隆至都城,】向建文皇帝讲述了一场奇遇,遇见太祖与兴宗,还有神秘的仙人。

然而,这些超凡的叙述并未得到朝廷的信任,反而招致一片质疑。

他们亲眼见证了太祖的葬礼,怎肯相信死而复生?李景隆的言论被视为无稽之谈,甚至被警告不得再提。

当朱棣果真举兵反叛,李景隆再次提出招抚的建议,尽管起初半信半疑,但历史的每一步似乎都在验证苏铭的预言。

李景隆释怀,既然无法改变战局,便选择妥协。

然而,朱允炆的愤怒犹如晴空霹雳,虽念及亲情未予追究,但仍派李景隆领兵平叛。

李景隆心中暗自盘算,即使无法阻止朱棣,至少能争取时间,让朝臣们寻找对策。

他对朱棣的战术了如指掌,因为仙人早已揭示一切。

他满怀信心,却未曾料到,朱棣竟会背弃战场规则,发动突袭,连亲兄弟也不放过。

那瞬间,李景隆的军队如同山岳崩塌,一溃千里。

朱棣的不择手段让他震惊,昔日的自信荡然无存。

这场兵败,不仅是军事上的失利,更是信念的破碎。

朱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率领大宁铁骑突袭李景隆的阵营,后者措手不及,步步后撤,仿佛被一阵狂风卷起的落叶。

那次胜利,本已触手可及,然而风暴骤起,阻碍了南军攻势,朱棣借此契机,逆转乾坤。

李景隆望着眼前的情景,内心犹如被针扎般痛苦,他曾以为胜利唾手可得,却因一场意外的天变,命运逆转。

面对朱允炆,李景隆再次提起那个无法忘怀的往事,提及太祖皇帝的神秘回归之约。

这番话如利剑刺痛了齐泰和黄子澄的心,他们愤怒地撤销了他的官职,视他为无用之物。

短短时日,李景隆的威望如泡沫般消散,而朱棣的野心却犹如烈火燃烧。

面对练子宁,李景隆显得有些自我贬低:“我只是个空壳将军,一无是处。”

练子宁惊讶于他的转变,眼中闪过一丝欣慰,他意识到李景隆并非全然不知己过。

然而,练子宁疑惑,如果早有这般清醒,为何当初还会冒进,导致数十万士兵的牺牲?

练子宁话音刚落,李景隆的决绝出人意料,他掷下酒杯,眼神坚定:“朱棣今日必攻城,我将在此等候太祖的归来。”

这一瞬间,练子宁的心中五味杂陈,李景隆的执着近乎疯狂,但他明白,这或许正是李文忠精神的延续。

“国公,你的决定我尊重,但……”练子宁试图劝阻,但李景隆的决心已定。

他简单洗漱后,与练子宁一同步入朝堂。

满朝文武见到这位昔日败将,皆震惊不已。

自从李景隆败绩后,朝廷几乎将其遗忘,如今他的出现,如同晴天霹雳。

在武将席位上,李景隆昂首挺胸,占据首位,取代了被囚禁的魏国公徐辉祖。

徐辉祖的命运,如同他的家族与朱棣的复杂纠葛,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然而,李景隆的到来,无疑为这个僵局注入了新的变数,他的存在,无论疯狂与否,都成为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

尽管文官们对李景隆的军事见识略显轻视,但他那独特的见解依然引起了他们的兴趣。

“国公大人,燕军已逼近城门,您有何对策。”

他们试探性地问道,期待听到一些出乎意料的策略。

李景隆却神秘地微笑,仿佛隐藏着一个深藏不露的秘密:“诸位,我等待的并非他人,而是历史的重现。”

他的话语如同谜一般,让在场的文官们面面相觑,心中暗自揣测。

“历史?你在说什么。”

他们不解地追问,试图拨开这层迷雾。

李景隆的眼神中闪烁着坚定,他缓缓道:“我在等待太祖的智慧回归。

你们忘了,朱棣的伪装再巧妙,也无法抵挡太祖的威严。”

这句话如同晴天霹雳,瞬间点燃了文官们的希望。

他们的心跳加速,仿佛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如果太祖真的能够重临,燕军岂非不堪一击。”

他们激动地议论着,仿佛太祖的归来就能解决一切问题。

然而,理智很快回归,他们意识到这可能只是一个无法证实的幻想。

“太祖早已仙逝,这是现实,不是梦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