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其他类型 > 我真的想修仙 > 第84章 望月横弋画杆描金戟总重三百六十五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84章 望月横弋画杆描金戟总重三百六十五

北方张玄武所持之托钵,本为形似一个青铜碗,内本无物,今得黑水一滴入得钵中,在钵内滴溜溜乱转,生了神气。

若持钵一倾,立化滔天洪水,水流漂杵,势不能挡也。

北方玄武旗得黑水二滴,龟蛇睁开双目,双皆黑色深邃,而人不敢视也,自然在旗上推波涌浪,来回游走,此旗自此后,自然寒气侵人,六尺方圆之内,起冰落雪。

力士得三滴黑水,纹在腹部,面皮变的纯黑,如生铁所铸。

神砂五把自居中宫,力士坐镇,在身前身后环绕不停,若雾如风,皮色润而桔黄。

四象五行阵法成,共有二十种变化,只待灵将修为进化,自然更见威能。

用了三个月,进了立秋,冲默看着阵法慢慢完善,期间修为在不断提升中,以经到了炼气五层顶峰。

而冲锦也达到了炼气一层圆满,随时可能进入炼气二层。

冲默的修为进境倒是很快,只是本身的武器除了大杀器:二十四气镇灵鞭。别无可用,只余了青竹剑,平常演炼之用,平常示人也不可太弱,该如何另寻武器防身,细细思索。

不外乎刀枪剑戟,斧钺钩叉。

短兵器自己有了灵鞭,不妨再选个长兵器,长兵器者,枪类,戟类,长柄斧类,叉类,钩类。

选枪或戟最好,戟者有单月戟,有双月戟,皆须战力无双者。

长枪大戟者,武者之最壮也。

定好选戟类,单月戟,如弋类,长六尺六寸,尖长一尺,单耳尺长,横弋五寸,戟纂三寸,戟杆长五尺三寸。

取西山精金铁七百二十斤,置南方火宫烧炼七七四十九天,得精金三百八十斤,取中方神砂附近之土为范,铸就戟形,趁热置北方寒水宫,镇六六三十六天,放东方长春宫养八八六十四天,后置西方庚金宫打磨九九八十一天,再放置黄土中宫温五五二十五天。

合计用功二百五十五日,得戟总重三百六十五斤。

戟尘上两面刻金粒之容,动则化形,月刃上附赤焰一朵,隐则火纹,动则升腾。横弋上画青叶二枚,挥则雷霆,戟杆绘神砂朵朵,环绕上下,戟纂印黑水滴滴,寒气阵阵。

用功近一年,此器终炼成。

只见得此宝,刃尘明晃晃,月牙挂星光,横弋闪雷光。杆作黄龙缠,篡尖到处寒。

冲默拾了起来舞动一番,本来童子及灵将们还在旁边看热闹,一见他要舞动大戟,立时间,鸡飞狗跳,跑了个干净,这种热闹再也不看了,实在是感受太深了啊。

就连冲锦也是,跑出十几丈远,躲在一块几人高的大石后,然后慢慢从边上探出头来,露出了一个眼睛来观瞧,以防一个不对,抓紧缩了头回来躲避。

冲默看了看四外,别说人了,连鸟也不见一只,这个倒是清净了,只是见到冲锦在远处探头探脑。

这下可以放心演炼一下了,以冲默炼气五层顶峰的修为,拿了大戟,感觉重量稍微有些重了,炼了几个套路下来,就气喘嘘嘘的了,确实有些重,不是现阶段能使用的了。

又运用了戟上自带的法术,顿时火光明亮,烟雾缭绕,黄砂滚滚,遮天蔽日,金星化刀剑,劲风袭身,霹雳震响,电闪雷鸣,黑水滚滚,蚀金腐银。

舞动起来,法术只在几丈方圆内涌动,约有法阵百分之一的威力,也算很历害了。

现阶段也不好用啊,使不太久啊,看来要抓紧升级了。

过了几天后,冲默真的顺利晋入了炼气期六层,今天晋入六层后,手下的灵将们下午,大部分就都晋入了炼气五层,看来制约灵将修为的是冲默的修为进度呢,如果冲默进入了筑基后,手下灵将都晋入筑基,想想就开心呢。

晋入六层后,冲默再来试,望月横弋画杆描金戟,今次有了进步了,能完整的演练三十六路望月戟法了。

只是炼完后,又喘了一阵,看来能举重若轻的话,要到筑基之后了。

自己炼制的望月横弋画杆描金戟,如此的好看,光能看不能用,实在可惜,只好先摆起来了。

在院子里,木亭子旁边用硬木做了个兵器架,将望月横弋画杆描金戟立在了上面,晚上无月的夜晚,戟上明火执仗的,不时有火焰,星光,闪亮,照的院子里明灭不定。

冲锦的修为也达到了炼气一层后期,如今灵将们最低的修为也有了炼气四层,六十四个炼气四层与五层,也是好大的一个势力了,只是不能在外界显露尔。

在谷中,忙时割稻收麦,闲时喝茶观景,简装陋行,磨砺身体,修心养性。

用灵桃以养身,饮仙茶以涤神,坐蒲团养心性,锻身体炼筋骨。

去年从化春伯那里要来的种子,种在各灵将处的茶树种子,如今都种活了,只是都各不相同。

东方茶树白茎生青叶,善能涤烦荡精神,南方茶树黑茎生赤叶,入口生火温暖人,西方茶树青茎生白毫,刺激筋骨煅肉身,北方茶树赤茎叶皆墨,入口寒凉养神魂。

树还没长大,才及小腿高,今年只是每颗树采二三个叶子,泡水,尝了尝滋味,每棵皆大不同。

只是叶片太少,不能品味太多,等到明年,大概就能采的来,够喝一壶的了。

看到茶壶,突然萌生了自己烧制一套的想法,想到就做。

南山有泥,色赤红,而黏性甚大,自西厢房取编筐提篮,扛撅头,跨沟壑,淌草甸,顺山崖,到一凹坡地。

有缺囗处,泥皆成瓣,如顺序摆放一般,用撅头,挖去表面泥土,内里现出,赤红色泥土,顺丝顺绺,索性用手一块块掰下来放入篮子中,不一会儿,就装了一篮子,遂住手,又用撅头挖了些杂土,盖了取土处,上面又撒了些树叶。

挎篮子扛撅头,来到大石坪前,去放下了撅头,又取了锤子来,将红土倒在清扫干净的石块上,用锤子细细砸成细粉,将细粉倒入小石瓮中,加水搅成稀泥浆。

取沙布做筛网,用舀瓢,舀了稀泥浆,倒入沙布过滤,不能滤过的,再次用石杵磨碎,再加水,搅和,再过滤。

过滤后泥浆放在瓮中静置几日夜,见水泥分层后倒出清水,继续放置干燥后,取出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