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历史军事 > 轮回长生,从请孔圣当家教开始 > 第82章 始作俑者,恶政难消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82章 始作俑者,恶政难消

四誓通俗一点:

誓一:强调孝道,维护宗法秩序,禁止“废嫡立庶”与“改立夫人”,不要让庶子做国君,不要以“妾”代“妻”,不要让后宫干涉君位继承。

夏商周三代,多少王室内乱都是这一原因,远的商纣失国、周室东迁,近的王子朝之乱,直接导火索都是这些。

是故,凡有会盟必有此誓。齐桓公、晋文公会盟诸侯时也都盟过此誓,至于有没有用?这谁知道?反正齐桓公死后五子相争,尸体生蛆了都没人管。

这一誓算是政治正确,是本次会盟的法理依据。

誓二:重视教育,培养人才,传承传统美德,这些都是宣传两国的德育,让这次会盟更加伟光正。重要的是“无忘宾旅”,提倡两国高层多遣使、多交流,做到互通有无。

这一誓算是铺垫延伸,两国确定宗法的政治正确之后需要尊传统、正新风、重交流。

誓三:士人的官职不得世袭,官员不能身兼多职,要录用有才之士,国君不得擅自诛杀大夫。这个只能算是口号,而且最多最多只能小范围的实施部分口号。

要知道,春秋时期的政治体制主要还是贵族共和制与世卿世禄制。高层的权重职位和中下层油水大的肥缺几乎都被各大氏族垄断。

士无世官?今日会盟与会的卿大夫包括夏谕在内,哪个不是世官卿族?既得利益集团太过庞大,几乎不可能改变。除非有强人能统一列国,依靠强大的武力与无与伦比的威望将一切推倒重来……

这一誓,订一条几乎不可能执行的规矩,大家都心照不宣。不过,要是真的有出身不高却简在帝心的济世之才,或是为上所恶却又权势尽失的权臣,这一誓就可以拿出来“按规矩办事”了。

誓四:齐国提议两国签订“齐鲁互不侵犯条约”,各安其境,互不交侵。然后更进一步签订西太平洋黄(海)渤(海)公约,建立防御同盟。一旦一国被入侵,另一国有义务施以援手。

这一誓才是本次会盟的重点,也是可行性最大的一条。

今秋,吴国掠地至鲁南,可以预见的接下来几年鲁国东南部的边防压力会骤增。这时候能和北边的齐国止兵乃至结盟是鲁国上下都乐意看到的 。

尤其是季氏宗主季意如,季氏专制鲁国东南,领地广大,家族战略一直是北部抵御齐国守边,东部入侵莒国获取空间,南部友好几个中夏小邦维持平衡,战略态势还算稳定。现在南边突然冒出一个吊打国霸主楚国、且有北上意图的虎狼之国,季氏迫切需要与齐国和解,集中力量守护南境,同时平衡国内。

齐国方面做出这个决定也有自己的考量,鲁国体量不小又有周公之后、列国楷模的护身符在,注定只能缓缓蚕食。大规模动兵容易打成烂仗,小规模入侵又会让外交关系恶化,拖住齐国精力。

伐鲁难有大利,既如此,齐侯索性盟鲁,转移扩张方向。

夏谕曾经给齐侯画过名为“五都”的大饼,其中描绘的战略前景十分诱人。先吞残莱灭莒国,建东南两都,屯粮积甲,待齐剑大成,便可南却吴楚,会盟诸侯,再兴霸业。

齐侯吕杵臼奉之为圭帛,决心盟鲁。鲁国高层也有止戈的意思,双方一拍即合。

待晏子述完四誓,执政季意如立即赞叹道:“尊宗礼、敬孝道、育贤才、彰德育,皆所以正国家也。”

鲁国大司空孟何忌点头附和道:“齐相诸誓,惠及生民,德泽海岱,鲁人叹服。”

叔孙不敢气色不佳,面有郁色,微咳两声后,也说了几句场面话。

鲁国方面几乎没有什么人反对,齐方面国更不必说,会盟正朝着好的方向进行,在场之人多面带喜色。

直到……夏谕缓缓起身,朝着上位的齐侯、鲁君一礼,而后环视一周,沉着声音道:“旧商以人为牲,人祭鬼神,凌虐生灵,视万民如牛马。是已,武王兵至牧野,朝歌诸军皆反,殷纣身死国灭。”

“武王怀德以禁人祭,周公广博始定周礼。”

“上天有好生之德,大地有载物之厚,君子有成人之美。为殉者,惧其仆,故钉之也。衣冠状貌之悲惨,约略可睹,何忍视之?今二位君上至此,是为修治太平、施惠万民而来,人殉野蛮残忍,戕害民力,臣请盟誓罢此恶政!”

人祭与人殉为何兴起?

奴隶制时代还是图腾文明发展时期,鬼神祭祀之风尤为浓厚,所以当时的人对于殉葬并没有任何排斥,甚至被认为这是一种回馈鬼神的一种方式。现在的一些东南亚、黑洲部落仍保留着这些习俗。

人祭与人殉制度最鼎盛的时代是殷商时期,后来武王建周后废除了人祭,并以提倡以草人来代替活人殉葬。可提倡归提倡,每次遇到国君、王公大臣等尊者死去,还是会有成百上千甚至上万的奴隶乃至下民去陪葬。

殉葬手段更是残忍至极,砍头、毒酒、白绫、活埋这些都算是相对来说比较人性化的殉葬手法。诸如钉首、生灌水银之类的残忍手法屡见不鲜,底层民众深恨之。

不止是底层的国人、野人、奴隶恶此恶政。很多卿大夫中的有识之士都明白人殉之害,但有宗法在前,又基于冥冥之中对鬼神、逝去先人、君长的敬畏,少有人愿意涉及此事。

而且于此齐鲁会盟议的关口,大家都在锦上添花,你却议废人殉?倒众人胃口不说,此刻两国为政者俱在,阻力怎么可能小。

就算能促成此事,两国盟誓禁止,多半也是一纸空文,对那些我行我素的大小氏族没有多少约束力。

可是有些事,就算执行过程再艰难,实现周期再长,总是要有人做的。

夏谕话音刚落,齐国方面的田乞最先反驳道:“天子杀殉,多者数百,寡者数十;诸侯、大夫杀殉,多者数十,寡者数人。夏、商以来,几成定制,岂可更易?”

就连和田氏不对付的高张、国夏都表示反对,毕竟他们这些卿大夫死后也是需要人殉的。

一向重视祭祀,礼敬祖先的季意如亦也提出质疑道:“废禁人殉,天子、诸侯、宗长若逝,魂魄独居于阴间,无人侍顾,岂非子孙不忠不孝?”

故友亲长虽逝,却仍能于梦中相见,因此人们坚信鬼神的存在,人死后也会进入阴间。贵族们生前锦衣玉食、奴仆成群,死后自然也需要有人伺候,他们觉得殉一些人到底下陪自己也是应该的。

在场的肉食者多有类似的考量,纷纷附和道:“然也。”

人们都在为自己的身后事考量,至于那些迫“献身”的下民奴隶,没人在意。就算偶尔有人能换位思考,迫于阻力也不愿公开质疑旧规则。岁月静好不好吗?何苦为了那些奴隶下民拼死拼活、自讨苦吃呢?

可伟大领袖教过我们,站在伟大劳动人民的立场的人才是最终胜利者,夏谕深以为然。

反对者虽多,可夏谕也不愿轻易放弃,不紧不慢的拿出准备好的说辞:“先人孤独,既有草人殉葬之先例,何不作木偶、陶俑代之,如此……”

夏谕还在阐述土俑代人殉葬的好处,端坐在上的鲁公姬稠出手了。

姬稠一直不满孟氏,加上先前其人哭于宗庙自觉无颜面对祖宗,如今更不愿禁人殉之制:“土木代人,不敬祖宗,始作俑者,其无后乎?(第一个制作土偶陶俑来殉葬的人,恐怕理当断子绝孙吧?)”

其无后乎?

会盟的气氛顿时一滞,这是在咒人绝后啊。

夏谕不是第一个提议作俑的,此前已有人作土俑陪葬的先例。鲁公的话虽针对不到他,可其中指山骂槐的意味在场之人都品的出来。

孟何忌反应最快,刚要起身发作,却被人抢先一步,只见一直不言语的齐侯开口提醒鲁君道:“为君者,当怀仁爱民,鲁君慎言。”

说完,又对着众人说教道:“为臣者,怀德以事其君,安于臣下。”

这是要和稀泥了。

夏谕当然知道先前鲁公话里是什么意思,但在这种情况下他也没办法发作,索性当个“受害者”与三桓宗主一同“劝告”鲁公:“望君上慎言。”

被架在火上烤,鲁公姬稠胸中悲愤几乎抑制不住:若是有一个忠君之臣,他这个鲁君也不至于刚表示点反对的意思,马上就陷入孤立。

此情此景,鲁君姬稠能做到也只有铁青着脸不发一言。

公开场合,身为君主如此刻薄臣子,臣子伙同外君一起挤兑国君,齐国诸卿觉得自己今天也是长了见识。

眼见局势愈僵,看足了好戏的齐国诸卿也上阵救场,说了几句“鲁君至孝”、“孟子仁爱”之类的话,好歹递上了下台的梯子。

有了梯子,鲁公也就顺势下了,模糊解释两句之后就修起了闭口禅。

禁人殉之事也因为反对的卿臣太多,不出意外的被搁置了,会盟议题再次回到盟誓之上。

……………………………………………

“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出自《孟子-梁惠王上》。

原文是这样的:

“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

梁惠王就是电视剧里被人玩梗的“大胃王”,亚圣孟子自不必多说。

文中,孟子先引用孔子的话“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再言“为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以此来劝谏魏惠王仁义爱民,施德政。

毕竟用像人的人俑来代替活人殉葬都要断子绝孙。作为君主要是让自己的子民饿死了,那不得下十八层地狱?

孔子说出“始作俑者,其无后乎?”这句话带来了很多争议。

有人觉得这像是一句绝后咒骂。

也有人觉得孔子是在维护周礼,可以这样翻译:开始作俑来殉葬的人,难道就绝后了吗。

还有人这么理解:第一个开始做陶俑殉葬的人,他不会有后来人(所效仿)吗?

至于到底啥意思,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