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历史军事 > 大周神相:不信东风唤不回 > 第169章 朝廷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选题报告会(壹)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69章 朝廷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选题报告会(壹)

午后。

内阁的一间会议室中,丙申年朝廷哲学社会科学选题报告会开始了!

因为明相强烈要求,而逐渐流行起来的椭圆形会议桌前,姬十三独据一端,翰林院十四名庶吉士、编修虚坐在两侧,各个战战兢兢,明相主持、储君驾到,这阵仗绝对不小了。

姜云逸很烦,姬十三不请自来,但也不能赶人。人家是储君,还是翰林院院判,掺和一脚没有任何问题。

姬十三也很烦,这家伙是真的要架空他啊?招呼都不打一个就自己折腾了许多大事,自己若不主动出击,真就成摆设了。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站立在一块可移动黑板前的明相身上,毫无疑问,今日他才是主角。

姜云逸先朝着姬十三微微见礼后,便直奔主题,敲着黑板道:“瞧诸位都不大自在的样子,咱们就长话短说。”

姬十三立刻见缝插针地安抚众人道:“孤与诸位一样紧张,生怕哪里做不好惹恼了明相。”

十几位书呆子哪见过这种套路,一个个如遭雷击,茫然不知所措。

姜云逸若有若无地瞪了竟敢当众挤兑他的姬十三一眼,又不好当面反击,只能暂时无视,赶紧直奔主题:

“真正的学问人,绝不是死读书、读死书的书呆子,关键在于能学以致用。如何学以致用?本相以为,关键在于理论联系实际。”

“明相请细说,何谓理论联系实际?”

姬十三又打岔,姜云逸选择性无视,按照自己的节奏自顾自道:“所谓理论联系实际,就是把你从书中学到的东西与现实中的东西结合起来,这个结合不是瞎结合,不是生搬硬套,不是牵强附会,而是有机结合起来。

所谓有机结合,就是找到理论与实践的共通之处,然后结合起来,用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完善理论,从而形成良性循环,这是读死书永远也读不出来的境界。

言归正传,翰林院首先是朝廷的翰林院,首要任务就是为朝廷治国理政贡献智慧。皓首穷经,把经义哲学向前推进一小步,这是贡献智慧;针对具体的问题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合理的解决对策,这也是贡献智慧。

所以,本相从朝廷眼下最紧要的几件大事入手,凝练了几个选题供各位进行研究。”

讲到这里,姜云逸稍微顿了顿,然后拿起石灰笔,在黑板上唰唰写下四个大字:意识形态!

“第一个重大研究工程,本相称之为‘大周帝国意识形态体系研究与建设工程’,要在大一统的天下格局、海纳诸子百家智慧的基础上,建构朝廷统一的意识形态体系,这是朝廷极为重要的大事,也理所当然的是翰林院的首要政治任务。

朝廷希望用十年甚至更久的时间,建构起能够适应天下发展需要、符合朝廷治国理政方向、持久服务于天下繁荣稳定的意识形态体系。”

听明相讲了一通,十四位书呆子目瞪口呆,这都什么跟什么呀?

姬十三若有所思地问道:“明相,何谓意识形态?”

姜云逸环顾一圈,将众人的疑惑尽收眼底,立刻解释道:“意识形态,简而言之,就是你信仰什么,以什么样的方法论认识和改造世界。”

姬十三勃然色变道:“你是要百家归一?”

储君都失态地道出明相真实意图,十四位书呆子这才反应过来,一个个震惊得无以复加。

姜云逸肃然道:“储君言过其实了。自太祖开国至今已然六百载,大一统的天下格局早就形成,但思想上的一统却迟迟未到,这是极不正常的,也是极不合理的。”

姬十三沉声问道:“你果真要罢黜百家?”

姜云逸从容解释道:“非也,是用更大的耐心、更柔和的方式将大周智慧的精华融会贯通。天下必须有统一的思想,在这个统一的思想体系下,可以维持适度的内部多元化。”

一开场就扔了王炸,翰林院的十四位书呆子都被震麻了,如此惊天动地的大事忽然落在他们头上,既激动,又心情复杂,但为什么总感觉哪里不对呢?

对呀,一统了之后,还有百家生存的余地么?

稍微有些迟钝的书呆子们陆续反应过来,一个个面色惨白。这哪是肥差,分明是要逼他们自宫啊?

可以想见,此事传扬出去,会掀起怎样的波澜。尤其是诸子百家目前正围绕科举大纲吵得不可开胶。

姬十三默然不语,心里同样毛毛的,便是父皇积威三十年,都未必敢碰这个天雷,自己还只是个刚刚上位的储君,竟立刻便要面对这等大事。

一念及此,姬十三不由幽怨地看着姜云逸,如此大事,咋不提前通个气呢?孤可是一点思想准备都没有...

这根本不敢轻易表态啊?

姜云逸毫不退让地与姬十三对视,意味深长地提醒道:“‘大周帝国意识形态体系研究与建设工程’是一项前无古人的思想工程,做好了,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做不好,人心动荡、遗祸无穷。”

姬十三深吸一口气,这就是他坐稳皇位的文功,由不得他胆怯与逃避。

“明相所言甚是,孤极为赞成。今后朝廷将不遗余力、广纳天下贤达共同完成,最终成型的意识形态体系必须是各方之共识,朝廷会保持足够耐心、付出最大努力,以推动各方达成共识。”

明相提案,储君定了调,这事儿已成定局。翰林院的小官们愈发忐忑与不安,有的还心如死灰。

姜云逸颇为欣慰地看了姬十三一眼,接着说道:“‘大周帝国意识形态体系研究与建设工程’是一个长期的大工程,朝廷会源源不断投入人力物力完成之。各位可以围绕这一工程,自己凝练研究方向形成简要的报告,报给内阁审批。

一经批准,内阁将视选题重要性和难度拨付经费支持,一个选题先期拨付五到十万钱,研究完成后,内阁会组织学者对研究成果进行鉴定,不合格者,追缴先期经费;优异者,追加经费奖励。

眼下的研究成果可以发表在《求是》期刊上,未来几年报纸署将办更多经义类期刊。取得一定突破者,朝廷将资助其研究成果出版着作发行天下。”

十四位书呆子微微一愣,只是做学问竟也有钱拿?做得好的还能出版着作?这可是从前想都不敢想的事啊?

便是报纸署成立后,出版的大多都是过去的经典,偶有百家领袖自己的着作,还都扭扭捏捏、战战兢兢,生怕被人诟病。

可是,这活太要命了,谁敢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