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其他类型 > 女工程师的潇洒人生 > 第61章 汉语翻译成俗语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00年代,北京师范大学有一位于丹教授,人称国学大师,曾经红极一时,经常可以在电视上看到她的演讲。

她极善于将复杂深奥的《论语》变成通俗的解说,让大多数普通老百姓都可以学习掌握。

尽管后来人们对她有争议,她也因此销声匿迹,但我还是比较敬佩她的。

做甲方代表有时候也得具备一点这样的能力。

高层建筑的配电与其他一般建筑不同,有很多特殊的电气设备,比如母线槽、桥架等等。

我发现房地产公司的高层领导,在当时几乎都是不懂专业的,即使懂点也只是土建,对电气设备他们更是一头雾水。

当初水电安装工程正在紧张施工中,会议上,老总着急地催我们赶紧做土建,交楼!

我说:“卫生间还在安装管子,土建不可以做那么快的。”

他问:“什么管子?”

我说:“排水管啊,正在试水,管子做好后才能土建回填,然后铺地砖”

他拍着脑袋:“头晕,你们自己看着办吧!”。

我心想,我还没说其他的管子呢,你就头晕?

这老总虽然不懂,但还是能理解信任工程师。

有一回,我正在忙着联系母线槽安装的事项,主管工程的副总却总是催着我安排桥架施工。

搞的我很是纳闷,这桥架还没到安装的时候,着什么急呀?

在工程例会上他又一次提起,还拍着桌子大骂包工头为啥还不组织安装桥架?

那包工头很奇怪地问他为啥要急着安装呀?

他说,你不装好桥架,母线槽往哪放啊?

原来他以为母线槽是放在桥架里的。

包工头差点没笑出鼻涕泡!

对于这些电气设备的名称,我必须“翻译”成通俗易懂的语言才能让他们接受,不然我无法工作。

每做一次材料报价审批我必须向他们解释清楚那是干啥用的,不然施工队就得不到工程款。

遇到施工队向我的领导协调电气安装而又沟通困难时,我就得在一边换个说法解释。

有一次,消防安装公司的老板拿着材料表找老田工要工程款买材料,面对材料表上那一串名称,老田工怎么都不明白。

消防老板就对他解释:“这些电线是放在桥架里的,所以桥架要赶紧安装,母线槽也要赶紧定位安装,不然我们也不能进去安装”

他的意思是,电缆竖井里必须先安装完大设备,消防才能进去定位安装消防线路和设备,因为那时候的电气井不分强电弱电。

他是催强电安装进度,否则会耽误他的消防施工进度。

老田工一头雾水:“母线槽是什么?”

站在一旁的我赶紧解释:“母线槽就是代替很多电线、电缆的一种东西,比敷设电缆方便,通过的电流也比电缆多。”

他这才明白。

绝对不可以用专业术语来解释,那只会让他们更加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电气本来就是个很抽象的专业,即使本身是学电气专业的也未必啥都懂。

做甲方代表免不了要和非专业的领导沟通专业问题。

比如会议上谈到高低压设备问题,老总更是一点概念都没有。

我赶紧跑回办公室,画个简单的方框图,用上各种颜色,再写上名称。

图文并茂描述高压柜,变压器,低压柜之间的关系。

经我这一折腾他看懂了,再也没问过我。

还有一个问题是,包工头没啥文化,很多都是连小学都还没毕业。

我写的修改通知他们看不懂,于是我也只好用没文化的写法,还得夹杂着他们习惯的地方口音甚至白字。

他们管消火栓叫消防全,起初我说消火栓他们硬是不知道我说的是什么,

最后我也只好说:“就是你们说的消防全”。

洗涤盆他们叫洗条盆,你如果说洗涤盆他们肯定不知道是什么。

为了抢施工进度我也没那闲工夫做识字老师,只能入乡随俗了。

在现场我常常冲工人喊叫:

“把洗条盆里的垃圾都清干净!”

“不要碰坏消防全!”

最有趣的是,每家每户发一个灭火器,居然那些居民说看不懂上面的说明书。

领导就拿着那张说明书,叫我用他们容易懂的话重新写一遍,然后再发给每家每户。

呵呵!我成了汉语变俗语的翻译。

幸亏学工的我业余爱好是文学,不然真会栽倒在文字上。

其实,这些事也可以理解。

比如我们去医院看病,问医生自己的病情如何?

医生如果也用专业术语来解释我们肯定听不懂。

领导们不是专业出身,不懂那些专业术语也不奇怪,即使懂也不会什么都懂。

作为专业技术人员真的应该换位思考,对非专业的人通俗地解释。

那时候的广东真的是文化沙漠,所以求才若渴,给予技术人员非常优厚的待遇。

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现在的广东再也不是文化沙漠,本土大学生遍地都是!

如今的大学生毕业后倒是找工作开始困难,人才太多了!

看看他们的现在,我常会感慨自己生对了时代,这才让自己有更多的平台大把的机会施展。

如果我生在现在,不知道会是个什么命运?

“对青年人来说,三、五年就是一生!”,

这是着名已逝作家张爱玲说的一句话。

我也很佩服张爱玲,她一个小女子,竟然能把问题看得如此透彻、深刻!

总结得如此言简意赅!

一个大学生寒窗苦读也就是三、五年,基本奠定了你的事业基础。无论你今后从事啥工作,都离不开你所学的专业。

一个企业家的创业史,也基本是那三、五年间的奋斗。起来了就是起来了,没起来的也基本没了奋斗激情。

一个大导演,也是在三、五年间的奋斗艺术创作达到顶峰,从此便会在影视圈稳定下来。但今后的作品再也难以超越那时候。

我自己也有深刻体会。

在东莞独自一人负责一个大型工程的水电施工管理整整4年,也就是这艰苦的4年,让自己学会了各种做甲方的知识和技术。

从此以后我每次都能顺利应聘找到工作并轻车熟路投入工作。

还真的就是那三、五年的热情和干劲,以后再也没有超越过。

即使有这机会,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体力逐年下降,你就是有那心也没那力了。

她紧接着上句其实还有一句话:“对某些老年人来说,他的一辈子就是一天”。

可不是咋地?如果一个人碌碌无为,每天就是吃饱了睡觉睡足了再吃饭。

周而复始一天又一天几乎都一样,那不就相当于只活了一天吗?

由此想到,一个人只要咬紧牙关,狠心干上那三、五年,你这辈子就没白活,打下了够一辈子生活的基础。

如果碌碌无为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你这辈子也就是活了一天。

等老了再回想下,还真的好没意思,和一出生就死掉没啥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