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其他类型 > 快穿,请宿主尊重任务 > 第177章 年代文里的弃妇46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她出来后看天色不早,直接回了招待所。

第2天睡了个懒觉,起来进空间锻炼了一个小时,这才下楼退房,然后过去收房。

来到小院时房主已经把房子腾出来了,她进去一看,床和衣柜都在。

她谢过房主跟对方告别后关上院门,准备收拾一番住进来。有现成的房子谁愿住招待所。

她进房间先是打扫一遍卫生,接着把家具什么的都擦洗了一遍。

又添加了张梳妆台,洗脸架和衣服架。

接着又拿出一套上一世她用过的被褥晾到院子里。

床单被套直接从空间拿,是一整套她洗干净备用的,也挂在绳子上晾晒。

见窗户上没有窗帘,她从空间找出几块碎花布,用迷你缝纫机给自己做了款田园风的窗帘,接着又给两个孩子的房间做好窗帘挂上,然后去了厨房。

厨房里凡是能用的人家全带走了,她拿出油污清洗剂把厨房全部擦了一遍,然后拿出案板和炉子提到院里,把炉子生起来,房主走的时候把煤和柴都给她留了点,够她应急用。

炉子生好,她先烧了一壶开水,拿出两菜一汤一碗米饭吃过后锁上门,拿着新买的照相机准备拍拍这个城市的风貌,过几十年说不定她还可以办个怀旧展。

她闲适的在城里溜达了一大圈,一卷胶卷几乎被她拍完了,路过收购站的时候进去转了一圈,这次运气好,还真淘了点东西。

一个黄花梨木首饰盒被摔成两半扔在角落,她捡起来放在一边。

又在废旧书报那边翻,看到一本四年级语文课本,她本想拿回去给闺女看,结果翻看时见里边夹了几张邮票,作为任务者,她知道这几张些邮票只要保存好,若干年后肯定会升值。

又找了几本课本和一沓旧报纸,这才拿着破箱子过去结账。

工作人员看那个箱子是好木头,拿起来掂了一下,问她拿回去干啥?

她跟对方道:感觉这木头结实,耐烧,拿回去破开引炉子,说完,给对方塞了五颗大白兔奶糖。

对方看她一眼没吭气,把书本称了一下,让她交了6毛钱。

她心下大喜,面色不显,交过钱背上小背篓,转身快步往家走。

花梨木箱子带回去杜大哥就能修,这东西以后也会升值,很好,今天出来的不亏。

回去后把被子收起来,把床铺好,拔开炉子烧了壶开水,从空间拿出一个暖水袋灌好塞进被窝,用余下的热水一边泡脚,一边拿出那几张邮票仔细看。

里边有72年和75年发行的共计12张邮票,她没有涉猎过这方面,对这东西没有具体概念,不过她觉得这就跟现在拍的世景百态一样,越有年代感越有价值。

她心里暗搓搓的想:等明天去趟邮局,把市面上流通的各种邮票都买两份放着,以后哪张升值卖哪张,退一步就算升值空间不大,给孩子们留个念想也是好的。

把东西放起来上床睡觉,第2天她就按照心中所想去邮局买邮票,工作人员听她要这么多,好心劝她这东西隔几个月就出一套新的,没必要囤那么多,再说加起来好几十张呢。

杜红英说没关系,她是给朋友捎的,拿回去10来个人分,每人也没多少。

工作人员信了,按她的要求把邮票取出来,她买了几个信封,把邮票放进去付过钱后离开这里去了国营饭店。

点了几样老家没有的特色菜,每样分出一半装到饭盒里,吃完后才去取房本。

俗话说一回生二回熟,见到对方后又说了一番感谢的话,留下6个苹果,这才拿着新鲜出炉的房本跟对方告辞。

她也有预感,以后跟这小干事免不了再打交道,所以,把关系维持住没坏处。

从这里出来她就回家了,经过自行车和汽车的双重助力,晚上8点多,她终于回到生产队。

看着闺女摸黑回来,杜母又是一阵唠叨,她主要还是担心,虽说闺女厉害,但终归是女人,经常走夜路太危险。

她打断老娘的唠叨,吃了碗鸡蛋面又洗过脚,这才上炕睡觉。

第3天,把老娘送回去她开始在家整理东西。

又过了十来天,时间来到1月中旬,当公社第一份录取通知书到来后,生产队里参加了高考的人都躁动起来了。

大家患得患失,人心惶惶,都担心自己考不上,毕竟当时领准考证的时候已经填了志愿,所有人都不知道录取分数线,很多人心里都没底。

随着时间推移,他们生产队陆续也有人收到录取通知书。

队上也有人在她背后悄悄说小话,寡妇家家的不安于室凑热闹,要是考不中可就丢人丢大发了。

结果打脸就是这么快,在队上的长舌妇们嚼了两天舌根后,杜红英就收到xx师范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消息传开后众人纷纷惊诧,以为她自不量力去陪跑,结果人家有真本事。

随着录取通知书来的还有她的分数,杜红英考了418,他们省文科录取线是320分,杜红英的分数在他们县可以说相当不错,排在前15名之内,在他们乡排前三。

她是土生土长的红星大队人,公社为了表扬她给农民争光,还专门奖励她200块钱。一时间,队上的人纷纷调转方向,教育自家孩子向杜红英学习……

娘家人收到消息后也沸腾了,没想到老闺女还真考上了,这可真是祖坟冒青烟,要知道他们杜家祖上几代人都没出过文人。

当即又是捞鱼,又是抓鸡,过来给她庆祝。

杜红英见娘家人一大早挑着扁担带东西过来,想着择日不如撞日,干脆趁今天有鱼有鸡直接摆上几桌,把队里关照过她的几家人请过来一块吃个饭当庆祝了。

她的房子和自留地还在呢,虽然户口走了,但这套院子她可没说不要,所以,跟队里把关系搞好没坏处。

说做就做,当即跟杜家人说了自己的打算,让两孩子领着自家大哥和侄子挨个去请人,她杜母和大嫂在厨房给她帮忙。

她又抓了两只下蛋不怎么勤的母鸡让杜父帮忙杀了,假装从菜窖其实从空间拿出一条腊肉和木耳、蘑菇、笋干、粉条之类的泡上,还拿出20多个鸡蛋,半袋子土豆,一盆二合面出来。

没过多久,队长媳妇和张秀兰都收到信过来帮忙了,她见张秀兰肚子大,安排她坐在一边喝糖水,张秀兰不愿,直接坐到灶前烧火,说自己别的忙帮不上,烧火没问题,杜红英无奈,由着她去。

刘向阳听到杜红英请客,问过都有谁后,指挥着儿子把家里的桌子包括碗、盘、板凳搬去她家。

农村人宴客就是这样,家里东西不够,就会在相好对近的人家里借。妇女主任为人豪爽热情,也把自家的桌椅搬过来,加上杜红英家的,摆三桌没问题。

杜红英让老爹和大哥陪着队长和会计及妇女主任的男人聊天,厨房交给杜母和队长媳妇,她借了队长家的自行车,急火火去镇上买了两瓶散酒,路上趁没人注意从空间拿出三斤豆腐、二斤黄豆芽、二斤五花肉。

既然宴客就要体面点,省得被人说小气,有公社奖励的200块钱在,相信也没人说她是穷大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