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历史军事 > 穿越之建设世界强国 > 第75章 收拢士兵人心的方法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75章 收拢士兵人心的方法

随着钢铁工厂全面推行流水线生产模式,其它各类工厂也不得不随之调整自身的生产组织结构以适应新的生产节奏。陈华深思熟虑后,特意撰写了详尽的生产改革方案,将脑海中的先进知识不仅通过口授传递,更落实到纸面,让更多的人能够通过阅读文字自行学习和掌握,从而减少对直接指导的依赖。

在这段时期,陈华充分利用科技宝库中的丰富信息资源,并结合个人见解撰写了一系列技术着作,这些书籍均被严格保管以便查阅参考和进一步的学习研究。

除钢铁工厂之外,陈华还亲临其他各类型工厂现场,实地指导并纠正生产流程中的疏漏。当前的工厂区是他推进工业化改革的试验田,一旦这种新型工厂区模式取得成功,陈华打算迅速将其复制推广,毕竟当前手中的几个工厂根本无法满足日益增长、亟待释放消费潜能的陈国市场需求。因此,下一步的核心计划便是扩大产能,建设更多的钢铁厂、酿酒厂等,直至达到市场需求的饱和点。

然而,扩展规模离不开资金支持以及充足的人力资源,这正是陈华与少府监正监长毛新园共同面临的难题,他们苦于匠人不足。毛新园曾半开玩笑地说过,战争或许是获取匠人最快的途径,但陈华深知,以他们现有的实力发动战争无异于饮鸩止渴。

这一论调却启发了陈华,他意识到不一定非要亲身参与战争,而是可以通过购买俘虏或赎买等方式来补充人力。目前,蛮族凭借连绵不断的征战,从对陈国的劫掠,对高丽的压迫,乃至与中亚地区奥斯曼帝国的冲突中,每年都能掳获大量奴隶,成为战争的最大受益者。

在陈华的观察与分析中,蛮族的战争策略颇为精妙,他们在战争中往往采取屠城的方式以震慑对手,这种战术与古代蒙古帝国的战争手法有着相似之处,都是为了制造恐怖气氛以削弱敌人意志。

当蛮族成功征服某个国家或部落后,会组建由奴隶组成的军队,类似现代所谓的伪军,先让这支力量与敌方相耗,最后再由蛮族主力出马给予致命一击。迄今为止,蛮族已吞并草原及西域大小近二十个国家与部落,直至遭遇到了难以轻易撼动的奥斯曼帝国。

由于这个时空的历史转折发生在汉朝之后,欧洲未能幸免于西迁匈奴的肆虐,在现今陈华所在的朝代之前,即梁朝时期,草原上兴起的一个强大部族再度因与梁朝的战事而向西迁移。

来自西方的波斯商人叙述了那次游牧民族对中亚和欧洲发起的第二次毁灭性侵袭,时间上比陈华所知的蒙古帝国对欧洲的征服还要早上五十年。他认为正是梁朝时代那个草原部落代替了原本历史上的蒙古入侵欧洲,引发了蝴蝶效应,因此陈华忧虑欧洲历史进程是否仍能维持原有的重大变迁。

尽管这只是他的推测,但奥斯曼帝国的崛起已然揭示了一些关键的问题。现如今的所谓“蛮族”,在陈华眼中实则是女真族的一支,正是因为梁朝与草原部族的战争促使了原草原霸主的西迁,这才使得这个部落有机会占据北方广袤的草原地带。伴随着半农半牧生活方式的采用,这个族群逐渐壮大,变得空前强大。

陈华不禁低语:“真是多事之秋。”虽然蛮族的发展路径发生了变化,但他们骨子里的侵略天性并未消减。这意味着他可能要面对一个比他所熟知的大明更为凶悍且强大的对手。

正因如此,陈华无暇顾及与其他兄弟争权夺位的游戏,而是选择积蓄力量,预备应对即将来临的更严峻挑战。离开工业区后,他并未返回王府,而是径直前往桃花江边,那是他自家田产所在地。此刻,李丰怀正挽起袖子,毫不在意刚刚处决两名门阀子弟的事端,正与将士们一同奋力开垦荒地。

看着这样的李丰怀,陈华不由得轻叹一声:“真是个认死理的家伙。”

若换成别的藩王治下,李丰怀这般行事,恐怕早已身首异处多次了。“咱们过去瞧瞧。”陈华对身边的赵龙赵虎示意道。

眼瞅着春天将至,陈华也在琢磨着在这片土地上播撒些什么作物,粮食自然是种植的重点,但他也考虑引入棉花这类经济作物。正如初春时节,万物复苏,人亦如同冬眠后的蛇一般,整个冬季里,陈华哪儿都不想踏足,一则是因为大雪阻道,二则严寒刺骨。

如今冰雪消融,陈华终于能够骑马驰骋,任凭清冷的春风拂面。桃花江畔尚有些许积雪残存,但河面已不见冰封,几只野鸭悠然地在河水中畅游。

眼前展现的是一幅繁忙景象:三千名新兵组成的队伍在田间辛勤劳作,数百头耕牛穿梭其中,扬起阵阵泥土,春泥的气息弥漫在空气中,给人带来一种质朴而生动的自然之美。那延绵无尽的新耕地,赫然是建设兵团辛勤努力的结果。

“殿下。”李丰怀见到陈华走过来,连忙从泥泞中赤脚跑上田埂,“您看这儿如何?还满意吧,殿下。”

“相当好,我这些田地都快全部开垦完了?”陈华询问。

“还没有全完,不过剩下的不多了,肯定能在春耕之前全部搞定。”李丰怀信誓旦旦地回应。

陈华拍了拍李丰怀沾满泥土的肩膀,目光落在一位正驱使耕牛犁地的士兵身上,突然来了兴致:“本王也想试试。”

这突如其来的提议让那士兵吃了一惊,僵在原地,不知所措,转而看向李丰怀寻求指示。李丰怀惊讶不已:“殿下要亲自赶牛耕田?这可是乡野农夫的活计,殿下属晋王之尊,此举似乎有损身份。”

然而陈华并不介意这些所谓的身份束缚,毕竟在这个时代,哪个领导者不会适时地亲民示好呢?尽管他并非刻意作秀,只是出于好奇和乐趣,但这也无疑是他亲近士兵、增进了解的好机会。他坚持自己的想法,准备亲身体验一下耕田的乐趣。

或许在未来的史册记载中,这一幕将会成为他与士兵同甘共苦、共度难关的美谈之一。基于这样的考量,陈华认为这样的互动应当频繁参与,以此作为提升自己在军中威望和亲和力的有效途径。

“无妨。”陈华一边说着,一边从士兵手中接过缰绳,自信地驾驭起了耕牛。生于前世的陈华,曾是南方桂林山区的孩子,从小与水牛相伴成长的经历让他对驾驭耕牛并不陌生,此刻他手持缰绳,动作自如地指挥起耕牛。

李丰怀以及其他士兵见状更是惊讶万分,瞠目结舌地看着这位晋王颠覆了他们心目中的既有形象。于是,李丰怀立刻鼓舞在田间忙碌的士兵们:“大家加油!看到没有,晋王殿下亲自下田,跟我们一起参与春耕!我们要在春耕季到来之前,确保这片土地得到有效开垦!”

尽管远方的士兵们尚未得知此处的情景,但消息迅速在人群中传开,他们开始交头接耳。随后,他们仿佛受到了某种无形的力量激励,个个精神焕发,劳动起来更加热火朝天。陈华以往那种高不可攀的形象,也因此在士兵们心中变得更为平易近人,拉近了彼此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