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都市言情 > 为了爱,山之子求学记 > 第37章 从农民到市民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完成报到和军训后,赵山文正式进入高中阶段学习。

对赵山文来说,q市和q市一中是一个全新的环境,他需要学习着适应新环境。

在此之前,赵山文一直生活在农村地区,现在突然来到大城市生活,大城市里如何出行、如何就医、如何通信、如何保管钱财、如何行为规范等都是他需要学习的内容。

此时的赵山文不知道,q市从全国来看就算个四线城市,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根本没法比,但对赵山文来说,q市已经是大城市了。

赵山文虽然上初中时已经住校,但那时离家近,周末回家,生活上还能得到妈妈的照顾,而现在他离家远了,来到学校后就是期末学期结束才回家,他必须要学会独立生活,自己照顾自己。

赵山文以前就读的平丘中学,从全省来看只是一所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农村地区初中学校,而他现在就读的q市一中,则是A省数一数二的重点高中,如何在这样的好学校里搞好学业也是他需要学习的。

赵山文慢慢发现,q市一中的管理跟平丘中学截然相反。

平丘中学实行的是半军事化管理,学生的自由活动时间很少,课外的时间被尽可能限制到学习上,还经常利用周末和假期补课;q市一中实行的是自由宽松管理,每天上午8点到12点、下午2点30到5点30、晚上7点到10点之外的课余时间,基本由学生自由支配,周末和假期基本没有补过课。

平丘中学实行的是封闭化管理,住校的同学周一到周五没有特殊情况不得离开校园;q市一中实行的是开放化管理,学生白天进出校园没有限制。

在这样的自由宽松氛围下,学习的自觉性很重要,赵山文发现,毕竟是全市尖子生集聚的学校,大部分同学都仍然是刻苦努力学习的,没有荒废课余时间,这可能是在初中阶段已经养成的习惯,只有少数同学放松了下来。

赵山文喜欢这样的管理制度,即使不限制课余时间,他也会努力学习,现在自由宽松一些,能让他更好调节自己的学习状态,学不进去的时候就休息调整一下,精神状态好了再学习。

赵山文一般每天早晨6点半到7点之间起床,起早了怕影响其他同学休息,起晚了自己也不愿意。洗漱后去吃早饭,有时候去食堂吃,大多时候到离宿舍楼很近的学校后门外买两个包子吃,一边往教室走一边吃,走到教室正好吃了早饭。

高中不考体育,学校也不组织统一的早操,不过赵山文还是看到每天早晨有些同学在操场上晨跑。

到教室后,赵山文开始看书,预习今天的课程内容,随着到教室的同学多了,有同学开始小声读起书来,赵山文也读起来,到7点30后,整个世界已经淹没的教室里的读书声中。

8点到12点是上午四节课,中间全体同学到操场集合做广播体操。

上午放学吃过午饭后,赵山文一般带着书回宿舍,中午躺在床上看会儿书,也睡一会儿。

下午2点半到5点半是下午三节课,下午放学后,赵山文偶尔去参加一些课余活动,大多时间还是在教室或宿舍里读书。

晚上7点到10点是晚自习,中间休息15分钟。晚上10点下晚自习后,赵山文回宿舍洗漱休息,也经常带着书在睡前看会儿。

进入高中后,赵山文继续保持着俭朴的生活作风,这不仅是从小养成的习惯,也是经济条件使然。

作为农村家庭的孩子,赵山文知道,父母挣的每一分钱都要付出艰苦的体力劳动,一家人辛劳一年,只是勉强够维持生计,他在生活上必须精打细算。

赵山文早上一般只花1元买两个包子吃,就是因为便宜,去食堂吃顿早饭要3-5元左右,午饭和晚饭赵山文都多打点米饭少打菜,能勉强吃饱就行。

本来是经济条件迫使的,赵山文却因此有了现代人都羡慕的好身材,已长到1米7的他瘦瘦的,脸型更是标准的瓜子脸。

刚入学时,赵山文的衣服很少,都是以前平丘镇赶集日子妈妈带着他在路边地摊买的,一件一般二三十元左右,有的衣服穿得已经很破旧,袖口和边角已磨破还在穿。

赵山文不知道,他周围有的同学穿的是上千元的衣服。所谓无知者无畏,此时的赵山文对衣服都没有牌子的概念,在他眼里都只是一件衣服而已,并没有明显感觉到差异的存在。

过了几个星期后,学校统一发放了两套校服,赵山文以后在学校就一直都穿校服,两套换着穿。校服是个好东西,一身校服终于把同学之间家庭背景的差距都掩盖了,虽然没有统一的校鞋,但鞋子毕竟在下面不显眼。

此时的赵山文还不会找地方买衣服,也不会看质量,有一次在路边地摊花30元买了一双鞋,结果才穿两个多星期鞋底就断了。

赵山文现在必须学会的一个生活技能是洗衣服。以前赵山文虽然也住校,但周末都是回家的,所以他不洗衣服,衣服都是周末带回去给妈妈洗。

现在长期离家,没人给赵山文洗衣服了,他就自己学习洗,他想着妈妈在家洗衣服的情景,把衣服放盆里,放一些洗衣粉,加水浸泡一会儿,然后揉搓衣服,看着干净了再放到装满水的桶里漂净,漂洗两三次,最后拧干挂到宿舍走廊上的绳子上晾晒。

以前一直生活在农村的赵山文对大城市的环境处处都感觉新鲜,就连街道旁种的绿植都看着稀奇。

到周末,赵山文就出来在学校周边转转,看看整洁的街道和高楼大厦,也看看饭店商铺林立的市井生活。

随着对环境的熟悉,赵山文转的范围越来越大,后来去到了公园、商场、超市、书店、菜市场、城市广场等,他体验感受适应着城市生活,慢慢把自己从农民变成市民。

赵山文很喜欢去q市的两个公园,公园里树木参天、垂柳依依、湖泊倒影、鸟语花香,每次去后都他让有心旷神怡的感觉。

赵山文偶尔也走得远一点,到q市南边的森林公园爬山,从小在山区长大的他,对山有着特别的感情,时不时总想到山林里走一走。

赵山文还保留着农村地区赶集的生活习惯,偶尔喜欢到到偏僻城郊的一个集贸市场逛逛,看着摆地摊的火热场景,让他有父母带着他在平丘镇赶集的感觉,他认为在这种集贸市场能便宜买到好的生活物资。

刚步入高中的赵山文从来没有上过网,也没有手机,他认知的世界,除了学校教材上学到的,就是他用脚步丈量到的地方,就是他现在看到的q市。

赵山文现在在q市市区出行都是靠走路,他还不知道在大城市都有公交车,其活动范围主要在学校附近两三公里内,不过q市本身也不大,他的活动范围已经覆盖q市主要繁华城区。

虽然基础落后起步晚,信息化也在改变着赵山文的生活方式,给他的生活带来便利。

长距离长期离家,怎么与家人保持联系就成为一个大问题,电话解决了这一问题。赵田刚已有手机,赵山文宿舍里有座机,赵山文每周末的时候就给赵田刚打个电话,问问家里都好不好,也给赵田刚说说自己的学习生活情况。

宿舍里有同学不方便的时候,赵山文就到学校外面的话吧给家里打电话。因为宿舍里的座机是公用的,赵山文一般不让赵田刚打电话到宿舍。

赵山文一般每周都给家里打一次电话,但有一次打回去,赵田刚可能在忙,没有和赵山文好好说话,赵山文一生气有两个星期就没再打回去,等到第三周才打回去。

赵山文没想到,这两周自己没打电话回去,让家里的父母担惊受怕了,母亲一直唠叨着让父亲到q市去一趟看看,会不会出什么事了,赵田刚想着再等等,这么大人应该不会出什么事的,等到第三周接到电话才放了心。

生活在现在社会的赵山文在这一点是幸运的,要在没有电话的古代,这样背井离乡,与家人的联络会何其艰难。

如何保持与家里的资金往来是另一个问题,现在赵山文在中国农业银行网点开了银行账号,把账户信息给赵田刚,钱快用完的时候,赵田刚就到山陵县城农行网点往赵山文的账户里汇款存钱,赵山文就能收到使用。

除了家里的打来的钱,学校的资助让赵山文的经济得到一定改善。

一天晚自习期间,班主任杜老师把赵山文叫到教研室,说学校要给家庭贫困学生发放一笔助学金,赵山文愿意的话可以把他列入名单。赵山文没有拒绝老师的好意,表示愿意。一周后,赵山文收到了学校的500元助学金。

在初中期间,赵山文从来没有领过助学金,他的家庭条件在农村地区的确不算差。但在q市一中,老师主动找他要给他助学金,说明他的家庭条件在同学里是够资格领助学金的,毕竟班主任对全班同学的家庭背景都是清楚的,她在选择给哪些同学时肯定是已经经过比较了。

适应城市生活和高中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与人交往,这对首次长期离家的赵山文来说比物质生活更加重要。所谓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在没有亲人的异地他乡,交往朋友是人的自然心理需求。

随着对市区环境的熟悉,赵山文周末常常游走于q市的各个书店,有新华书店,有教辅书书店。

一次偶然的机会,赵山文走进了学校附近的一个旧书店,从此爱上了这里,几乎每周末必来一次。旧书店里的书包罗万象,上到天文,下到地理,无论教材教辅书还是小说等文学作品,无所不包,关键是书很便宜,一般就四五元一本。赵山文周末在这个旧书店一呆就是两三个小时,看看各类感兴趣的图书,偶尔遇到有收藏价值的就买一两本。

《青年知识读本》就是赵山文从这个旧书店淘到的一本旧书,是20世纪80年代的作品,主要内容是教青年人学会为人处世之道,包括如何处理家庭关系、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社会关系等。

这本书介绍了儒家思想、道家思想等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髓,还介绍了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历史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观点,赵山文闲的时候捧在手里看得津津有味。这本书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赵山文,成为赵山文立身为人的指导思想。

依赵山文的经验,学习成绩好的同学虽不一定就是品行好的人,但总体上来说,学习成绩好的同学一般比学习成绩差的同学更可能是好人。

因为学习成绩好的人一般来说读书多,而书大多是教人向善的,读书多自然会让人变得善良;而且能学习成绩好的人,一般来说心都更静,杂念少,才能投入更多精力到学习中。

在与同学的交往中,赵山文感觉到自己的经验是对的,q市一中是尖子生云集之地,他周围的同学整体素质都是很高的,都很文明有礼貌,没有出现品德低劣之人,更没有出现像读小学时遇到的张猛那类人。

虽然像农村出身的赵山文和城市家庭的孩子有些心理隔阂,生活方式也有差异,虽然也有一些同学有点痞气,但没有人对他有恶意,这些同学都不是坏人。

赵山文和舍友都相处和谐,他们不仅是学习上的伙伴,也是生活上的伙伴。赵山文人际交往范围不大,但和坐周围的同学都交往得很深。

赵山文的同桌陈思是个市区家庭女孩,没有住校,有点微胖。赵山文刚开始有些害羞,不敢主动和同桌说话,都是同桌问啥才回答啥。他们后排坐了两个女生,陈思经常转回去和她们玩,三人很快成了好朋友,赵山文憨厚老实、淳朴无邪的性格特点使他慢慢得到了三个女生的接纳,三个女生也把他当成了朋友,有时候还和赵山文开开玩笑。

除了舍友和同桌,赵山文还和李祥等同学来往密切,可能由于都是农村家庭出身的孩子,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更接近,在一起也有更多理解和同情。

赵山文和这些农村家庭的同学在一起更放得开,说话总是幽默风趣,逗得他们笑呵呵的,在一起有更多快乐。他们经常一起吃饭、一起学习、一起参加课余活动、一起交流学习问题,周末甚至还约着一起出去玩。

虽然以后要面临高考的压力,但现在还离得远,赵山文在刚进入高中度过了一段轻松快乐的时光。

在q市一中校园里,赵山文偶尔会遇到张超、刘光辉、张晓娜、刘宇等初中同学,但没再见过韦五四,记得当时体检时韦五四就没去,应该是没来报到,可能被山陵县第三中学挖去了。

好学校也不一定是每个同学都会来上,有些同学可能有特殊情况,赵山文宿舍里空了一个床位,也是没来报到的同学,可能也被其他学校出钱挖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