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历史军事 > 大明风采 > 第260章 大明的路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朱元璋并不解气,责令锦衣卫彻查太原朱棡,燕京朱棣两部。

朱棡和朱棣吓的一个月没敢出门。

这四个现在老实多了,也是真怕了,失手打死一个督察使,朱元璋砍死几百人。

朱亮祖认识他们,拍拍邓镇的肩膀道:“去年我还见过卫国公。”

邓镇拉住朱亮祖的手道:“家父身体有恙,不知朱将军可有消息?”

朱亮祖笑道:“卫国公已无大碍,已经回京疗养,听医学府大医说,只是痢疾,咱也不懂。”

邓镇感激的点点头,朱亮祖这才看向润远和茶屋次郎。

朱樉道:“朱将军请坐,这位润远,江苏商人,给本王提供了不少补给。

这位是日本使者,茶屋次郎。”

朱樉把屋子里的人介绍了一遍,没有一丝一毫的隐瞒。

就是告诉朱亮祖,你可以放心了,回去给你主子说,我朱樉很老实。

两人磕头,拜见。

朱亮祖点点头。

看向朱樉道:“秦王殿下,我有几条船漏水了,需要拖回天津港修理,船上货物扔了也怪可惜的,不如赠与你手下将士,殿下觉得可好?”

朱樉笑道:“既然朱将军有心,本王带将士们谢过了。”

朱亮祖抱拳:“那还请殿下安排人卸下货物,朱亮祖就不做叨扰了。”

朱樉道:“叶旺,叶昭替本王送送朱将军。”

两人抱拳,送朱亮祖出门。

朱樉这才看向茶屋次郎:“本王要去九州岛驻军,不知道你能帮本王做些什么?”

茶屋次郎低眉顺眼:“小的可以带路,可以让我家族人帮助秦王。”

朱樉淡淡道:“让润远拿上你的信物,通知你家族人来此,本王要看到你的诚意。”

茶屋次郎汗水滴答,磕头应是。

茶屋次郎想不通,这个秦王为何如此残暴?

说杀就杀,自己带来的随从一下就没了,理由都没给一个。

朱亮祖站在船上抱拳,挥挥手船队启航。

叶旺和叶昭看着滚滚黑烟的铁甲船队,羡慕不已。

在看看朱亮祖留下的风帆大船,哥哥叶旺咧咧嘴道:“我怎么看着这木船不香了呢?”

叶昭笑道:“大哥,你就知足吧,想当年陈友谅最大的船,也没这么大好不好。”

叶旺笑道:“走,看看里面都装了些什么。”

两人登船,进入船舱,半天没有说话。

叶昭道:“终究是陛下的亲儿子啊。”

叶旺苦笑道:“兄弟,以后我们再也不能回大明了。”

叶昭无所谓道:“回不回又如何?我觉得这样不错,以后犯错了,再也没人管我们了。”

叶旺哈哈大笑:“说的也是,人生有酒需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叶昭撇撇嘴:“没文化真可怕。”

叶旺挥挥拳头:“老子得意,你管得着?”

文华殿,大明皇帝朱标拆开密信,看了看递给朱元璋。

朱元璋接过,递给朱雄英。

朱元璋道:“朱樉现在有三千人,缺少的盔甲刀枪也有了,蓝玉也该加把劲了。”

朱标看向朱雄英道:“倭寇岛到底有多少银子?”

朱雄英翻翻白眼道:“父皇,赔本的买卖我们什么时候做过?你就放心吧。”

朱标不再犹豫,提笔写了密信,封口,盖章:“毛骧,你亲自跑一趟,送到蓝玉战船,让他权益行事。”

毛骧头发花白,接过信,消失在黑暗之中。

朱雄英道:“父皇,要不我亲自走一趟?”

朱元璋瞪大眼睛:“你去干什么?有朱樉和蓝玉还不够?”

朱标也一脸疑惑。

朱雄英沉思道:“我在想,一劳永逸的解决倭寇。”

朱元璋摇摇头道:“那个穷地方,食之无味,拉了银子就走,何必多费心思?”

朱雄英道:“皇爷爷,倭寇岛可是一个好地方,常年温度22度,风景优美,温度适宜,避暑,过冬的好地方。

以后航海快捷,若是皇爷爷想出去走走,欣赏一下海岛风光,那里无疑是一个好地方,若是在建上行宫,美女似蝶,游走在花丛之中?

咳咳。

倭寇岛还有五百万人口,银子早晚会花完,人口产出就不会。

别看倭寇女人长得好看,但是倭寇男人好斗,还比较耐寒,若是训练的好,拉到北边和元廷过过手,岂不是废物利用?”

朱元璋低头沉思,稍微心动。

如今的朱元璋已经绝非原来的草莽皇帝,退位之后,更有精力研究有关军事和经济。

心思之缜密,朱雄英都暗呼妖孽。

朱元璋和朱标两代皇帝走的是小资经济,比如一个农民分了田地,田地就是资本,自己劳作,不剥削别人,别人也不剥削自己。

为了拴住资产这头猛虎,朱元璋推行了新制度,不让小资变成资产,而是用朝廷律法形成国有经济。

所有作坊属于集体,属于大明朝廷。

通过朝廷的协调,来完成各作坊资料转为资产,再转为资本。

通俗一点讲,采矿、加工、生产、销售、获利这些环节都是朝廷调度。

国内资料剩余后往海外贸易。

每个环节劳作的百姓都有严格的俸禄规定。

朝廷赚了很多钱,再通过修路,修桥,修铁路,海河运输,军费等开支,把钱还给百姓。

这样就形成一个资本流通的闭环。

贵州百姓种植药材,晾晒,加工都是集体劳动作坊,半成品的药材统一运到作坊加工成药丸药剂。

最终成品,医学院再销售回笼资金,交给户部,或者存进大明银行。

这里面都有价格规定。

村里有了钱,提高百姓福利,提高种植技术等。

药材又根据市场调控,奢香夫人截留一部分用于基础建设,修路建桥,资金不够就大明银行贷款,或者朝廷户部补贴。

这些钱除了一些必要的材料之外,又会回到村集体。

因为修路的人都是集体出人。

集体账目公开,老百姓下地扛着锄头,看一眼公社门口大黑板上的余额,就知道自己有多少钱。

百姓付出劳动,种了药材,修了路,建了桥,财富又回到了村集体,集体是百姓的,也是大明朝廷的,朱元璋并没有损失什么。

百姓也有钱了,虽然大部分银子,可能这辈子都在集体账上趴着取不出来。

当劳动所得,教育,医疗,住房,养老都属于集体的时候,这里面就没有剥削和被剥削。

写到这里突然哽咽,伟人已经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