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历史军事 > 鬼话三国祥龙传 > 第二百五十九章 卢龙塞巍峨耸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二百五十九章 卢龙塞巍峨耸立

河间郡,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县,默默隶属于冀州。冀州,这片土地本就因贫瘠而着称,如今又正值百年一遇的寒潮肆虐,其凄凉之景,与眼前这些来自鲜卑的逃难者相比,恐怕也不遑多让。然而,这片贫瘠的土地却孕育出了无尽的英勇与豪情。

自古以来,幽州、并州、冀州便以骁勇善战而闻名天下。天下被划分为九个州,豫州居中,如同帝国的心脏,而关中、幽州、并州、冀州以及东南和西凉则分居其四角,宛如帝国的四大支柱。这些四角之地,每一处都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山川形势险峻而优美,后方稳固,山川险阻更是足以凭恃。它们进可攻、退可守,是帝国不可或缺的战略要地。

这地方还有一个特点,镖队压着一车子的金银财宝,路过什么山头,跳出一伙舞枪弄棒的劫匪,说此山是我开,把银子留下,爷爷放你们一条生路。押镖的也有胆量大的,爷爷会十八般兵刃,怕你个鸟。一路上都会喊镖,让人敲着锣对绿林中的山贼喊话:爷爷这趟镖是谁谁的,江湖上都是有名号的,不怕死的尽管来劫!

但到了幽与并两州的河间,都把镖旗摘下来,灰溜溜的路过,保你的镖平安过境。如果你心高气傲,非要来上几声,大把的路林好汉蒙上面就敢出来教你作人。

你喊镖了,就说明你在说这河间有土匪,河间人当然不高兴了。至少在汉朝,河间人就有这个牌面,直到现在,很多没有去过河间的外地人,对河间的第一印象就是:河间人真猛,河间是武术之乡!河间,不管你是七十老翁,还是十六少女,很多都会拳脚功夫。你如果啥武术也没练过,即使你是四十壮汉,也会被十几岁的小孩子给撂倒。

在后世,文科多出于江南,考武,河间武举人就有二千多人,没有中举的更不知道还有多少。

刘秀就是这里兴兵而起,而幽州、并州、冀州依山傍海。三面山海环抱,南面中原。东面是浩淼的大海,太行山脉和燕山山脉延绵千里,环绕其西、北两面。河北境内的几条主要的河流均发源于这两条山脉,切穿山岭,形成交通孔道,也因此而形成了一些险要关隘。

燕山山脉将河北与内蒙古草原联系起来。所以燕山山脉起着抗击塞外游牧民族南下的屏障作用,翼蔽河北乃至整个中原的安全。

若朝庭不能安抚幽州、并州、冀州三州的饥民,不知道又要出多少个刘秀,多少个王莽。

此时把河间这样的武战封赐给了刘协,这其中意味,难免让人猜测。其中还有一层意味,就是抗击塞外游牧民族将伴随刘协一生,因为这是你的封地。

这样的封地,王允怎能淡定。他微抖的跪在朝堂之上,声泪俱下,“臣斗胆,肯请皇上收回成命!这河间出武人,世人皆知,而皇子刘协年幼,恐被有心之人利用,若皇子刘协武力太过强盛,恐怕时间长了,征战沙场,获得军功,将生傲慢轻视之性,不利皇子成长!皇子金枝玉叶,怎么可以轻意远赴边疆,有强大的武力,而来没有运筹帷幄的智慧,上了战场,又能做到什么?而且汉世二皇子的身份太过耀眼,容易被异族强者盯上,更是危机重重。”!

刘宏瞥了王允一眼,缓缓开口:“刘协这孩子,虽然命途多舛,寿命短暂,但他年纪虽小,却流露出一种难得的仁爱和淳厚。你对他的未来,是否已有了周全的规划?”

王允听后,立刻俯身叩首,声音谦卑:“陛下,臣下岂敢妄自揣测皇子未来。皇子天赋异禀,未来如何,全赖陛下和天地庇佑。”

他的话语谦恭而又机智,既表达了对皇子的尊重,也巧妙地避开了对皇子未来的具体规划,将一切归于天意和皇上的决策。

刘宏说道:“不敢?真的不敢,还是假的不敢?都知道历朝历代都有因为争夺皇位而爆发的骨肉相残事件,皇位争夺战的激烈程度甚至牵连到后宫之中的女人,何皇后、王美人、董太后、后宫之中,有多少是因为争权夺利而死。而我只有两个皇子,我不想他们之中任何一个,因为皇位而丧命!所以我给刘协不止是武力,还有怜悯天下苍生的心,我希望我的皇子,有武力自保,有实力安民,有魄力阵前观战,不是一个只能贪图享乐的皇帝。刘辩是嫡子,有嫡立嫡,无嫡立长,兄终弟及。这样的次序我都知道,你们现在就开始着急了”?

王允为首,一齐跪在地上,“臣不敢,请皇上熄怒”。

刘辩跪地说道:“我与皇弟刘协,相依为命,一起遭过董卓之乱,情深似海,绝无加害之心,就算太子之位,我也心甘情愿相赠,并且我比皇弟年长几岁,我愿替皇弟出边关,亲临战场。”

刘宏点了点头说道:“果然是我的好皇子,你能这么懂事,真是太好了。这次押运粮草,陈俊楠能主动拿出一千石为表率,值得夸赞,但远远不够。:战士们每天浴血奋战,肯定是非常劳累的,男兵的胃口本来就非常的大,所以打仗真的是非常的耗粮,缺粮是万万不可的。整个边关的将士都会因为极少的配给而哗变,打仗打的就是钱财粮草。遇到了自然灾害严重,粮食自然歉收,总体粮食数量自然变少。而在这种情况下,反而不加紧生产,青壮都为兵打丈,种地的青壮没了,加上地主官僚贵族的盘剥,老百姓就活不下去了。黄巾起义,就是例子,他们都是农民,拿着农具,拖家带口,一家老小的参加起义军,这就是悲哀。我希望我的皇子,能体恤民情,查官员贪腐,查士族豪强占地,把粮食从沿海地区给我征上来,在送往边关前线”。

刘辩说道:“儿臣尊旨”。

满朝堂文武,一同跪拜,“陛下英明”。

万年公主刘慕此刻轻声细语,语态中透露出坚定与决心:“父皇,女儿虽柔弱,但心志坚定,愿为家国尽一份微薄之力。蜀道艰难,运粮如登天,实在劳民伤财。反观沿海地区,渔业兴旺,土地稀少。两位兄长不辞辛劳,筹集粮草钱财,女儿敬佩不已。我欲随中兴四剑之首的卢植,离开洛阳,前往平原。那里的田庄经济蔚为壮观,广袤的土地、山林川泽皆被精心耕种与牧养。庄主们经营着粮食、经济作物,以及手工业和渔业,家财万贯。这些田庄中有大量的依附农民,他们向庄主交纳租税,服从徭役。我想,若是能从这些富户中征集一些钱粮,必能为国家的粮草储备增添一份力量。”

刘慕的话语虽然平和,但每个字都透露着坚定与智慧。她不仅有着为国家分忧的决心,更有着切实可行的计划。她的思路清晰,目标明确,不仅考虑到了国家的需要,也考虑到了农民的负担。这样的公主,不仅有着皇族的尊贵,更有着女子的柔情与智慧。

刘宏的眉头轻皱,他只有这一个宝贝公主,与她同岁的刘协一样,都是十二岁的年纪。这个年龄,在古代的社会里,虽不算大,却也接近了被视为成年的十四岁,那是婚嫁的适宜年龄。

刘宏内心深处,对公主有着自己的期望。他希望她能像个真正的公主那样,优雅地生活在皇宫之中,每日里琴棋书画,陶冶情操。终有一日,她会嫁入一个显赫的家族,成为和亲的纽带。

然而,眼前的气氛却让他无法轻易拒绝万年公主的请求。他深知,作为一国之君,自己的每一个决定都关系到国家的命运。

卢植是文武全才,主要着有《尚书章句》《三礼解诂》。平定蛮族叛乱。后与马日磾、蔡邕等一起在东观校勘儒学经典书籍,并参与续写《汉记》。黄巾起义时为北中郎将,率军与张角交战,后被诬陷下狱。皇甫嵩平定黄巾后,力救卢植,于是复任为尚书。又因上谏激怒董卓被免官,隐居上谷军都山。因为为人正值,不向权贵折腰而几次下狱的经历,恐怕朝堂之上还真没有几人不佩服。出狱后因为身糸刘宏的中兴四剑,国家危难之时,亲率刘备、张飞与董卓西凉军大战。可以说人臣作到了极致。

卢植,伟岸身躯,身高八尺二寸,声若洪钟,震撼人心。他跪地陈词,语气坚定:“陛下在上,臣卢植因性格刚毅,常惹人非议,今日斗胆进言。公主殿下固然品德高尚,志向远大,欲匡扶社稷,救济苍生,然女子之身,柔弱娇嫩,不宜抛头露面,更宜深居闺阁,远离尘世纷扰。故臣斗胆请陛下三思,婉拒公主之请。”

刘宏眉头微皱,暗忖卢植这人的性格可真是刚正不阿,直来直去。

万年公主刘慕迅速接口:“父皇不允女儿远行,无非是担忧女儿的安危。然而,女儿自幼习武,身手不凡,更有当世豪杰保驾护航,自可确保万无一失。”

刘宏心想,公主可是我唯一的公主,在怎么说也身份显贵,寻常人谁敢招惹公主,只听说强抢民女的,从来没听说过强抢公主的。还有卢植在一旁教导,自然有益大于弊。便说道:“卢植把你的本部精锐都带上,朕因你德行出众,又有匡扶社稷之功,晋升你为上军校尉大司马,走到哪都可以调用当地军队,为己所用。我知道你淡泊名利,无心钱财利禄,但救济世人的志向不减,同时保护朕唯一的女儿,若有差池提头来见”。

卢植叩谢。“臣尊旨,中兴四剑必以性命报国,终身誓死保万年公主安危”。

刘宏散了朝,看着自己儿女远出的背景,不知心中又是何等滋味。可能在刘宏的心中,希望自己的儿女快些成长,这样自己就可以安心把皇位传给他们,让汉世社稷代代相传。

在幽州以北,卢龙塞巍峨耸立,其雄伟之姿足以容纳数千鲜卑勇士。这座军营矗立在几里外的交通要道上,左侧是燕山山脉蜿蜒而出的一座山峰,右侧则是滦水静静流淌。鲜卑大军如猛虎下山,眼神中透露出对卢龙塞的渴望和敌意。

此地的防线构建得如同铁壁铜墙,特别是正对着大路的卢龙塞。城墙以条石精心堆砌,高达五丈有余,而在城墙之上,又加修了高达三丈的望楼,这便是名震天下的卢龙楼。站在楼下,不禁让人感叹其高大巍峨,气势磅礴。

卢龙塞的存在,是中原与北方游牧民族之间的一道重要屏障。它见证了无数英勇的战士和激烈的战斗,也承载着边疆人民的希望和坚守。在这里,每一块石头都仿佛诉说着千年的故事,每一缕风都似乎在吹拂着战士们的英勇与忠诚。

鲜卑大军虽然虎视眈眈,但卢龙塞的坚固与巍峨却让他们望而却步。他们知道,要攻破这座堡垒并非易事,但心中的贪婪和野心却让他们不愿放弃。于是,一场关乎荣耀与生存的较量,在卢龙塞前悄然展开。

两军对峙,一边是鲜卑的铁骑,一边是汉朝的勇士,气氛肃杀而紧张。

鲜卑,这个曾经睥睨天下的民族,其辉煌历史可追溯到檀石槐的时代。他,是鲜卑人心中的英雄,是草原上的雄鹰。因他的勇敢与智慧,更因他的正直与无私,鲜卑人民将他视为至高无上的领袖,推举他为汗王,建立起汗庭,成为整个草原的统治者。

在他的统治下,鲜卑人从东到西,无不俯首称臣,归顺于檀石槐的旗下。他的名声远扬,震撼四方。如今,这支强大的鲜卑军队再次出现在汉朝的边境,与汉朝守军形成对峙之势,仿佛预示着新的风暴即将来临。

在鲜卑的辉煌巅峰,他们与中原平分秋色,势均力敌。然而,盛极一时的荣光背后,却隐藏着分崩离析的危机。正当鲜卑帝国如日中天之际,百年难遇的严寒如猛兽般袭来,无情地加速了这一进程的演变。

在冰冷的寒风肆虐下,鲜卑的疆域开始动摇,民众的生活陷入困境。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不仅考验着鲜卑的统治力量,更在无形中撕裂着帝国的团结与稳定。原本坚不可摧的帝国大厦,在严寒的侵袭下开始摇摇欲坠,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鲜卑的领袖们虽然奋力抵抗,试图稳定局势,但历史的进程却已无法逆转。在这场与严寒的较量中,鲜卑帝国逐渐失去了往日的辉煌与荣光,最终走向了分裂与衰落。这段历史,成为了后人铭记的教训,提醒着人们盛极必衰、分崩离析的残酷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