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对于孙权,张昭其实是有些看不上眼的。

当年的孙策虽霸道,但对张昭却极为礼遇。

文武之事, 一以委昭。

张昭对孙氏的江东基业,是有极大贡献的。

后来周瑜加入,才分走了军事的管理权。

但张昭此人有个最大的毛病,就是说话太直,喜怒形于色,有时候不太给主公面 子 。

孙策知道自己的见识远不如张昭,所以便悉数照做。

事实也证明,绝大多数时候,张昭是对的。

但孙权却是从小熟读百家经典,自诩胸中韬略不在张昭之下。

张昭的强势,便让他极为反感。

所以自孙权上位伊始,他便有意地拉拢周瑜,打压张昭。

而这就让张昭更为不满了。

在他看来,孙权过于阴柔,过“一二七”于玩弄帝王权谋,非雄才伟略之主。

孙策,号称小霸王,有万夫不当之勇。

但事实上,张昭等人皆知,孙策的谋略也非常厉害。

甚至说,孙策的谋略布局,不在武艺之下。

只不过,孙策故意以匹夫身份示人。

这从孙策成功从袁术处脱身、打下江东基业、笼络张昭、周瑜等人,这一系列的操 作中就能看出。

在张昭心中,孙权远不如孙策。

这种不满,张昭不经意通过言语表现了出来,令得孙权极为不满。

其实,张昭与孙权的矛盾点就在于:

孙权和江东基业,哪个排在第一位。

在张昭看来,他面斥主公,并不是不给孙权面子,而是为了江东的基业着想。

也就是说,在张昭心中,江东基业要大于孙权。

但孙权要的是个人权威不容置疑。

没有他孙权,就没有江东基业!

尽管在大多数时候,这两者是一致的。

“张公,可有良策?”

孙权又问了一次。

这是自他上台以来,为数不多的主动请教张昭。

张昭微微颔首,心中却是泛起一丝苦笑。

开门揖盗,拒曹不成,反养虎为患。

若是在刘备和曹操之间做一个选择。

张昭宁愿选择曹操。

至少,以徐子玉的执政之能,必会让江东休养生息,百姓安居乐业。

对孙氏无甚好处,但对江东百姓而言,却是有天大的好处。

但食君之禄,忠君之事。

孙策临终前托他辅政,他必须要力保孙氏的江东社稷。

虽看不上孙权,但张昭仍恪守臣子本分,当即献策:

“主公,至此特殊时期,不妨试试向徐司空求援。”

“老夫听闻,徐子玉就在荆州城中。”

孙权凝目看向张昭,确定老家伙不是在说气话。

“求助徐然?”

“张公,人家是来谋取咱江东的!”

“姓徐的巴不得我们和刘备斗得你死我活,这样他才能坐收渔利!”

孙权强忍怒气。

本以为老东西会有什么良策。

没想到,竟是馊主意。

张昭真的老了!

不只是孙权,其他诸公也均是议论纷纷,连连摇头。

孙权看向鲁肃,示意他斥责一番张昭。

鲁肃本来是低垂着头的,听到张昭的话,骤然抬头,眼中闪过一抹精光。

但旋即,他又将头低了下来。

见鲁肃也无视自己,孙权皱眉,心中越发不忿。

张昭微笑,看向孙权。

“主公,不妨问问公瑾的意见。”

孙权表情微微一滞,什么意思?

他下意识地看向周瑜。

却见周瑜正恼怒地瞪着张昭。

见孙权看来,周瑜面露尴尬之色。

张子布,你自己得罪主公,拉我下水作甚!

周瑜只当是没有听见。

“公瑾,你怎么看?”

却不料,孙权直接点了他的名。

这下由不得周瑜继续沉默了。

“主公,张公所言,可以一试。”

周瑜只得硬着头皮作答。

孙权一愣,怔怔看向周瑜,旋即又看向群臣。

莫不是自己听错了?

周瑜竟也认为,徐然会相助江东?

这……

孙权有些懵逼, 一时有些想不通。

于徐然而言,坐山观虎斗,待双方斗得两败俱伤之时,再下场是收割,岂不是坐收 渔利?

相助江东?

孙权表示无法理解。

群臣也炸了锅,议论纷纷。

有挨着张昭和周瑜坐的,向两人询问。

但两人皆沉默不语, 一概不理。

“子敬!”

眼见撬不开张昭和周瑜的嘴,孙权只好向鲁肃施压。

孙权的目光已有些不善。

鲁肃嘴角抖了抖,最终还是叹了口气,起身上前

他来到孙权身边,低头道:

“子布和公瑾非是不说,而是怕拂了主公面子。”

“徐子玉图谋江东不假,但也会相助江东。”

“因为在他看来,从主公手中夺取江东,也比从刘备手中夺取,要简单得多。”

“他也不想刘备一统江东。”

“所以,只要咱们开口,徐然定会答应。”

鲁肃的声音极低,只有孙权一人能听到。

孙权的脸色,顿时变得无比难看。

他骤然扭头,看向鲁肃。

鲁肃使劲低着头,不敢与之对视。

奇耻大辱啊!

年少的孙权,深深地吸了口气,竭力压制情绪。

他冷冷看向张昭和周瑜,冷哼了一声。

“我初掌江东,还有很多政务需仰仗张公和公瑾。”

“以后有话,不妨直说。”

顿了顿,他又补充道:

“张公,便由你给修书一封,派人即刻送给徐司空。”

不等张昭答应,孙权直接揭过此话题,再次开口:

“眼下最紧要的是筹措军粮。”

“子敬,你与四大豪关系匪浅,此事便交由你去办,明日午时,给我答复!”

鲁肃暗暗叫苦。

鲁氏的确是江东望族,与顾、陆、朱、张四大家族关系不错。

但这涉及到家族命运、前途。

岂是凭个人感情关系就能说服拉拢的?

但他也知道,孙权的确是无人可用了。

于是只得躬身领命,硬接了下来。

豫章郡,郡守府。

刘备一身甲胄戎装,意气风发。

诸葛亮、关羽,分别站在在他的左右。

三人的面前,是一张江东的地势图。

“主公,孙刘之间必有一战,而且是生死之战,不是敌死,就是我亡,宜早做准 备。”

略一停顿,诸葛亮指着地图道:

“如今,我们已拿下丹阳和豫章江东二郡,倘若主公能一统江东六郡,再加上江西 二郡,就拥有八郡之地了!”

“到时候,咱们的实力将超过当年的袁术!”

“届时,大业可成!”

刘备闻言,眼中闪过灼灼精光。

“ 先南后北! ”

“先灭孙权,再夺荆州,进而北上灭曹!” .

先孙权,后荆州,最后灭曹!

这是刘备为自己制定的取天下路线。

诸葛亮微微错愕,抬头看向刘备。

刘备所言,正是他想说的。

这个大政方针,是夺下豫章郡后,诸葛亮苦思许久方才确定的。

不曾想,主公竟先他一步想到了。

见诸葛亮诧异的目光看来,刘备微微一笑。。

“孔明以为如何?”

诸葛亮忙拱手道:

“主公深谋远略,亮不及也!”

这虽是自谦的话,但却不全是恭维客套。

此刻,诸葛亮心中涌起深深的震撼。

主公的大局观,不在我之下!

刘备摆了摆手,笑道:

“军师智计百出,刘备只是随口一说,军政大事,还是以军师的意见为主。”

不送声色间,安抚了诸葛亮多疑的心思。

顿了顿,刘备又问道:

“孔明既认为我与孙权将有生死一战,那我们应作何准备?”

这是目前摆在刘备面前最大的问题。

现在他占据四郡之地,与孙权旗鼓相当,遥遥对峙。

下一步的动向至关重要,稍有不慎,就可能丧送来之不易的大好形势。

诸葛亮习惯性地轻摇羽扇。

“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

“丹阳郡之事,已证明了这个道理。”

“这次,我们同样要先发制人!”

“我建议联合严舆、王朗等义军共同对付孙权。”

严舆、王朗都是江东一带有名的山匪。

如今在诸葛亮口中,却都成了义军。

严舆的兄长严白虎,原是江东一带最大的山匪实力。

数年前,严白虎被孙策所杀。

严家与孙家是世仇。

严王等山匪,放在平时,并不会对江东政权造成多大威胁。

但至此特殊时期。

孙权主要兵力用于防御曹军南下,手中可用兵力本就捉襟见肘。

严王等山匪在江东趁势作乱。

说不定就有奇效!

而即便这些山匪翻不起什么浪花,于刘备而言也没什么损失。

“军师所言甚是!”

刘备抚掌赞叹。

诸葛亮自谦地摆了摆手。

“主公,还有一事亟需解决。”

“如今我们已有三万兵力,这么多人的吃喝,可是个问题啊!”

闻听此言,刘备不由皱紧了眉头。

又是粮草问题!

唉,每次打仗都要为吃饭发愁。

徐子玉之所以屡战屡胜,从无败绩。

曹军充足的后勤补给,也是极其重要的一个原因。

只这一点,就令刘备和诸葛亮羡慕不已。

重重叹了口气,刘备开口道:

“南阳、汝南之地,世家众多,想必家中存粮不少。”

“我刘备向来以仁义治天下,想必各大世界也有意交好我等。”

“明日我逐家拜访,应能筹得部分粮草。”

诸葛亮嘴唇微动,但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主公啊主公!

博望城、长坂坡一战,你裹挟数万江夏百姓为人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