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历史军事 > 皇帝们的烧脑智斗 > 第120章 再次探索 北魏危局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公元508年9月,本空间。

司马懿和姚苌正式加入了感染者阵营,但他们的行动纲领与王莽、孙权等人不同。

王莽等人:我们这些皇帝在21世纪的互联网争议很大,各种各样关于我们的谣言满天飞,我们没有受到公正的评价。

所以,我们要证明自己的实力。我们要通过精神污染实现空间大一统,将所有皇帝的意识紧密相连,让他们认同我们的理念。

甚至,我们还要冲击21世纪的网络,还我们一个公正的待遇。

司马懿\/姚苌:我们要以这种精神污染为工具,拿到空间中的绝对统治地位。

至于王莽他们的目标,我们可以在这一途中顺带着完成,这不过是我们最终目标的一个副产物。

司马绍拿出了自己手上的黑色球体,按下了一个按钮。

看来这个东西也是有极限的,需要时间持续收集污染能量,存储的能量也是有限的。

之前估计是因为作用人数太多,它也没来得及收集污染,才只是造成了他们的头疼。

但现在,仅污染司马懿和姚苌两人应该绰绰有余。

王莽那边引发了爆炸,刘秀因此耽搁了几分钟的时间。

当他赶到的时候,一切都已经结束了。

司马绍刚从西晋楼走出来,正好与刘秀打了个照面。

此刻,刘氏集团要找的东西,那个黑球,就在司马绍的身上。

“光武帝,您到这里有什么事吗?”

“等等,您到这里来应该只是巧合吧。不会是因为您听见了什么吧。”

刘秀:“听见?你在说什么啊?我来找你是危机小组和探索的事。”

即使司马家已经发现了窃听器,刘秀也不可能将这种事说出来。

司马绍也深知这一点,为了自己手上的东西不被发现,他要先发制人,抢先问住刘秀,也许能打乱刘秀的阵脚。

司马绍:“嗯,知道了。那我们去栅栏区那边开会?”

正当刘秀想要回答的时候,司马炎走了出来,到了两人的旁边。

司马炎:“我也是危机小组的一员,既然要开会,那我也得参加。”

“汉世祖,我们司马家不管发生了什么,都是我们内部的事情;我们势力再弱小,也是空间的一份子。”

“你不找他们,他们也会找你。”,司马炎已经明白了。

现在司马家两人都参加了那个阵营,要是这件事被发现,他们就会是下一个慕容家。

司马懿不是危机小组的人,不适合出面。那司马炎别无选择,只能出来掩护司马绍。

刘秀:“这是当然。这事用不着去那边开会。只是给你们一些建议,这也是高帝的考虑。”

“你们那边的情况众人皆知,导致你们二人都得频繁地参加探索,你们也不想这样吧。”

“你们可以让王莽教给你们一些计算机的知识,派个人给王莽打下手,这样也算是参加探索了。”

司马炎:“那就多谢光武帝的教诲了。”

刘秀点点头,然后便离开了。

他看出司马绍好像在藏着什么东西了,但要是直接明抢,无疑会把事情闹大。

其实,刘秀提出的建议虽然对司马家有利,但也是有深意的。

这样可以分割王莽的权力,可以让王莽不再“无可替代”。刘邦怀疑司马家可能与王莽有联系,也可以借此试探他们。

那么,刚才司马绍在隐藏什么?是一种武器吗?

虽然上次冷战中大家囤积的武器都被收回,但也不排除有人私藏的可能。

刚才司马家对自己敌意那么大,可能是因为窃听器被发现了。

嗯,这个逻辑能说得通。

虽然还是觉得不对劲,但没关系,纸包不住火,如果真的存在一个隐藏集团的话,迟早有一天会暴露。

……

司马家的事情暂时告一段落。四天后,王莽宣布飞船已经全部修好了。这个是对应上一章的中间部分。

想必大家都看出来了,短短几天时间,空间中的阵营划分已经大洗牌了。

那么按照惯例,还是每个阵营至少出一个人,然后组成一支探险队。

刘邦趁机提出意见,“这样吧,王莽,你就跟着探险队一起出发,如何呢?”

王莽有些不情愿,“那个,我,我不是还要在空间负责联络吗?再说,我也不擅长战斗啊!”

刘邦:“那有什么?联络交给我们,飞船里也有计算机。”

“况且,人家王小宁也是未来人,他都能上战场,你就不行?”

这下王莽没法反驳,只能接受了。

嬴政没表示反对,他也认为应该敲打敲打王莽了。

现在有三艘飞船,但大家还是决定只派出两支队伍。

没有必要将三艘飞船全部用上,万一全都损失了呢?第三艘飞船可以用作紧急状态下的增援。

那么,下面是这两支探险队的名单:

一队:胡亥、王莽、刘庄、苻健、萧道成

二队:刘秀、刘骏、刘曜、拓跋嗣、姚苌

嬴政强行要胡亥再次出发。萧道成也是将领出身,他现在要代表新朝代南齐出征。所以嬴政集团就有三个人了。

为了平衡,刘氏集团也得出三个人,刘秀和刘庄父子一同出征,刘庄被派去监视王莽,至于刘骏……

那时,刘裕等人刚赶到本空间,皇帝们正在商议人事安排。

刘裕:“对了,车儿,我记得你之前说过刘骏认错态度良好,可以恢复正常生活了吗?”

刘义隆:“父亲,是这样。”

“那就让他去吧,他不是也有点军事经验吗?现在经过教育也差不多了吧。”

接着,刘裕转头看向刘骏,“探险出征不也是正常生活的一部分吗?你就代表刘宋参加吧。”

刘骏脸色一下子就变了,他求助般的望向刘义隆。

刘义隆的表情好像在说:你看我也没用,我不想帮你;再说,锻炼你也是极好的,你爷爷说的很有道理。

刘骏只能硬着头皮接受了。算了,要是这次表现好,自己就可以彻底脱离苦海了。

刘裕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哎呀,出发前就害怕了!这怎么行!光武帝会代替我好好看着你的。”

然后,既然司马家可以不参加了,那姚苌就得参加了。大家都知道姚苌和司马家关系很近,可以说是一个阵营。

看到分组结果后,姚苌还是松了一口气,自己和苻氏不在一队,要不然肯定又要被欺负了。

元宏虽然有战斗力,但他没有参加,他还要等自己的儿子元恪到来。

对于探索的目标,他们决定冒险一些,直接试探性攻击平行皇帝控制下的一些边缘据点。

嬴政:“应该没什么问题,平行皇帝的数量好像不是很多,有战斗力的就更少了。我不信他们有精力控制住那么多据点。”

刘彻:“虽说是试探性进攻,但你们还是不能掉以轻心。我们得顺藤摸瓜,找到他们的大本营和科技研发的地带。”

就这样,王莽和刘秀各驾驶一艘飞船,带着各自的队伍,传送出了空间。

(意识通信)王莽:我不在的时候,你们可要小心一些,刘氏应该是故意想把我支开。

孙权:没关系,我们会做好安排的。你房间里的证据早就处理掉了,他们搜查也没关系。

司马懿、姚苌,我知道你们也在听,你们也要配合我们。

姚苌:这我明白。

……

这次探索路途遥远,他们抵达目的地还需要几天时间,况且还是在中途没有干扰的情况下,所以就暂时先不聊他们了。

人间,北魏已经陷入了重重危机。而皇帝元恪好像从头到尾都没意识到这些事。

512年冬,元恪立元诩为太子,废除子贵母死的制度,没有杀掉元诩的生母胡充华。

拓跋珪:“什么**玩意!连这个祖制都敢废!他是吃了熊心豹子胆了吗!”

拓跋焘劝解道:“唉呀,爷爷,别生气了,就算了吧。那个元宏都改了多少制度了,不差这一个。”

元宏:“其实吧,改了就改了,之前祖制在的时候,冯太后还不是一样掌权吗?”

拓跋焘是看开了不想管了。元宏都全面汉化了,自然也不会太在意所谓的祖制。

拓跋珪怒道:“你们!你们都不懂!这个祖制一变,肯定会出事,你们就等着吧!”

“还有,这个先不谈,你们看看现在大魏的情况吧!”

元宏按照他认知中的最先进制度,即门阀制度,对北魏进行了改革。

因此,如果后继者没有进一步改革的话,北魏很快就会走上东晋的老路。

元恪没有看到这些隐患,他决定继续死磕南梁。

514年,南北两方的战争再度爆发。

元恪接受南梁降臣的意见,任命高肇为大将军,发兵15万,兵分五路攻打南梁益州,想要在西面打开局势。

萧衍则接受了北魏降臣的建议,打算在东面出击,在淮河下游修建堤坝,水淹寿阳城。

然后,就在这南北两方再次大战的关键时刻,元恪突然就驾崩了。

当前时间:公元515年1月

当前皇帝:(北朝)北魏第8任皇帝:北魏宣武帝元恪(483—515)

元宏第一个去迎接他。两人碰面后,元宏没有着急说话,他要先听听元恪自己的解释。

元恪:“父亲,南征真的不容易啊!前几年钟离惨败损兵折将,还让南朝夺走了大片领土。”

“钟离之战可能确实是我的失误,所以我想要在西面打开局势,争夺益州。”

“这不,这仗才刚开始打,我不就离世了。”

元宏冷冷地说道:“嗯,那内政呢?你怎么说?”

“父亲,我觉得内政都挺好的,没问题啊!您那时的改革很成功,我大魏国力强盛啊!”

“所以,我才要实现你的愿望,与南朝争土地啊。”

元宏:“行,重用外戚,猜忌宗室,朝政愈发黑暗,改革遗留问题一个都没解决!”

元恪依然不理解元宏的话,“不对啊,我不觉得朝政有什么问题啊!至于用人,我看高肇还行啊。”

“可能是有些小隐患,但不至于亡国吧。”

元恪这个人,他有雄心抱负,也有一些本事。从他的所作所为上看,他并不是一个昏君。

可是,他就是该做的事情都没做,不该做的事却做了一大堆。

该处理改革遗留问题,巩固汉化时,他选择去南征。南征成功了也行啊,结果还眼高手低,失败了。

最后,北魏的问题越来越多,朝政愈发黑暗腐朽。

元宏:“这样吧,我也不想多说了,你就给我好好地看资料,给我反思反思。”

元宏领着元恪去见他们的先祖。拓跋珪看到元恪就气不打一处来。

“你小子,竟敢废除这个祖制!”

元宏:“太祖,我虽然也对他很不满,但我们得就事论事啊。我还是不觉得废除祖制有什么问题。”

“您不会是因为我的事而迁怒于他吧。我们不能瞎指责啊。”

拓跋珪:“好好好,你们等着瞧。元宏,我希望你不会后悔。”

“绝不可能!不要以为我会和您一样,后悔当初的决定。”

然后,才第二天,元宏就破防了。

因为大家都认同和尊重元宏,所以这件事很快成为了皇帝口中的笑谈。

连两支探险队都知道了这件事。

515年,元恪驾崩后,崔光、于忠等人迅速拥立元诩登基。

高太后想要处死太子生母胡贵嫔,崔光、于忠等人保护,没能得逞。

由于高肇正领兵在外。于忠迅速行动,先拥立元澄、元雍摄政,然后处死了从中作梗的王显。

高肇回到洛阳后,于忠等人已经控制了局势。于是他被杀害,高太后被废掉。高氏外戚势力倒台。

于忠成为权臣,然后为了制衡于忠,胡充华成为太后,临朝称制。

516年,元澄上书指出了北魏当前的危机。

在朝会上,大臣袁翻明确指出了北魏的六镇问题。

朝廷对镇将的选拔越来越重视门第,戍边将士地位低下,收入微薄,甚至沦为了世家的奴仆,民怨鼎沸。

袁翻表示,必须尽快解决六镇问题,否则后患无穷!大魏的灾祸就要降临了!

现在国家的隐患已经明了,这可能是北魏挽救局势的最后机会。

然而,对于这些进言,胡太后全都置若罔闻。

胡太后在洛阳大兴土木,过着奢侈的生活。

各地到处兴建佛寺,洛阳城内的佛寺的规模不断攀升,内部陈设极为奢华。

这个规模足以让拓跋焘当场吐血身亡。

空间中,苻坚走到了元宏身旁,笑着说道:“你,你和拓跋珪真不愧是一家人,太像了!真的太像了!”

元宏此刻就拿着最新的报告,愁眉苦脸的。

“天王,您就别取笑我了。”,他指着报告上的内容,“这,这确实是我疏忽了。怎么会有这样的太后呢?”

接着,元宏试图为自己辩解,“不对,不怪我!怪这个机器!它怎么就不提前显示这个人的详细情况呢?”

“还有,元恪!你活着的时候怎么也看不出来呢!这不都怪你!”

元恪:“父亲,我……”

元宏:“你闭嘴!”

拓跋珪:“哼,拓跋宏,看到没,你祖宗还是正确的。这脸打的!”

拓跋焘:“而且啊,不是所有的太后都是冯太后,西晋的例子你难道忘了?”

“而且,你们就这么喜欢佛教?我看大魏就要被那个佛教毁了!”

“等那个太后死了,我要好好看看她。元恪,别的不说,你识人不明,大魏要是出事了,你得负责!”

元恪已经躲躲闪闪,不敢说话了。

此刻,刘裕那边,他没有欢乐的气氛。

515年,元恪的突然死亡并没有影响到南梁的计划。

为了建造淮河大坝,水淹寿阳,萧衍完全不顾自然条件的不利,在徐州、扬州每20户征发5人,总共动用民力20万人。

大坝工程艰难推进,百姓大量死伤。到冬天,百姓大量冻死。

516年4月,大坝建成,淮河上游水位大涨,北魏于是增高了寿阳的城墙,还建造新城避难。

9月,雨季到来,淮河大坝轰然倒塌。下游十余万百姓受灾殒命,北魏边患瞬间解除。

就这样,萧衍伤敌八百,自损数十万。

刘裕差点没被气死,“真的,我真是看错他了,有这么打仗的吗!有吗!有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