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进山了七次才将所需木头都砍下来,下坡很容易,滚着就下来了,可翻山头,还得一起抬。里正专门又抽出一组人过来帮忙,就这样,还花了一天时间,才将木头送到山下。

不但人累,牲畜也累。里正家和老赵家两辆牛车和1辆马车每天不停地往返于村西和村东,将烧好的砖、修整好的木头运到村口,高强度的作业将喂养它们的田征心疼得要死。

过几天还要耕地,实在怕它们忙不过来,索性又去买了2头牛回来,轮换着干活,也能歇歇。

牲畜还能停下来喘口气,可人却不能。

一处的地基3天就做好了,一做好,另一组就开始砌砖,等木头都运到了村口,伐木头的那组也加入到了垒墙的行列。

中午来小吃摊换吃食的人越来越多,老太太带着小花和云朵,每天得熬一大锅出来。干活的人劳动强度大,再不补充点油水,是真顶不住。

新庄营的房子在紧锣密鼓的建设中时,赵家庄也开始忙着秋收。

玉米和大豆是套种的,虽然被洪水淹了,但排水及时,一亩田地竟也种出了两亩的收益。虽然年景不好,但也算是获得了大丰收,跟风操作的村民个个脸上都洋溢着喜悦的笑容。

更别说红薯了,个头大,数量还多,虽然遭了水灾,但也竟然比以前年景好的时候的收成还好。

今年还不用交税粮,收获的玉米和红薯就能让全家人一年不挨饿,还有什么比这更让人感到幸福的?

新庄营的人看着那一板车一板车往家拉的粮食很是眼热,他们手里大多没有银钱,买不起。为了避免偷盗猖獗,于是我便从赵家庄村民手里买过来,让新庄营的村民拿工分来换,还可以赊账,用工分抵。一个工分换2斤玉米、1斤红薯和半斤豆子,还是很合适的。

一时间,趁着秋收,粮食刚下来,新庄营的人都来换了。赵家庄的人得了银钱,新庄营的人得了粮食,而我则是得了免费劳力,一举三得,皆大欢喜。

秋收忙完后,又要开始耕地种麦子。现在村里有4头牛,地很快就耕完了。人们尝到了甜头,都等着看老赵家的麦子怎么种。

老爷子等家里的地一耕完,也迫不及待的问:“老二媳妇啊,这种麦子有啥好法子不?”

我挠挠头:“爹,这种麦子无非是选种、浇水、除草、施肥啥的,实在是没啥好法子。”好像听说过人工授粉能够提高产量,可我也不会啊。

“唉,是我太贪心了。”

当老赵家按照以前种植方式将麦种种下后,观望的村民这才死了心,不甘的将麦子种了下去。

里正和老爷子他们不但要看顾盖房子,还要安排地里的活计,天天忙的连轴转。

老太太抱怨道:“自从当了族长后,你真是一天也没个闲着的时候。自己忙还不算,拉着大栓他们跟你一块忙。瞧瞧,孩子们最近都瘦了。”

老爷子边抽烟袋边说:“这不是正好赶上了吗?等忙过这一阵,就清闲了。”

河湾村新分下来的田地,有主的都收了,连同秸秆都拉回去当柴火了。主家不在了的,也被偷得只剩秆了。

里正和老爷子俩人一合计,不行统一砍了,都拉回来,放在村东让大家当柴火烧,于是新庄营的老弱妇孺又跟着牛车去村边干活挣工分。

终于将地里清理干净后,俩人又商量着给新庄营的村民分地的事。

这天,里正来老赵家串门时,神情看起来有些落寞。

老爷子问道:“怎么了,这是,又有什么烦心事?”

“唉,你说,身为一个庄稼人,没能力侍弄土地,说出来,是不是也挺心酸的?”

二栓打趣道:“叔,怎么还发上感慨了?谁没能力了?”

“还不是那些人。我去给他们说分地的事,本还想着照顾点那些家里条件不好的,能给分的近些就分的近些。可谁知......你们猜,他们说啥?”

“说啥了?”

“没能力种,家里啥也没有,还不如拿工分换粮食呢?竟不想要,即便有能力的也在犹豫,说是没钱买种子,种了明年还得交粮税,收成还不知道怎么样呢?”

老四媳妇接话道:“要是我,我也不种,不但花钱还费力气,又不是只靠种地才能换口吃的,还可以来二嫂这里拿工分抵啊。尤其是那些个家里没有壮劳力的,比方说纪先生那一家,老的老,傻的傻,你让他们起早贪黑地去种地,那地里估计最后就只剩杂草了?”

老太太夸奖道:“想不到你还有这见识?”

老四媳妇不好意思说:“爹现在是族长,我不得也跟着一起进步吗?”

老爷子叹气说:“地分给他们种,确实浪费了。可这是衙门规定的,咱们能有什么办法?”

看众人紧锁眉头,我想了想说道:“咱们不如在新庄营实行集体经营,土地所有权还是归他们所有,不过大家共同经营使用权。简单点说,就是田地明面上分给他们,但大家一起种,一起收,一起交税粮,剩下的再分配。”

里正眼前一亮:“是不是也可以实行你那工分制,按照能力分配活计,我看这样行得通。就是种子、农具什么的还得格外花钱买?”

“这些我可以出,但需要拿工分抵。”

里正笑道:“有你兜底就好办了,地是自己的,做工也相当于给他们自己干活,这主意好,我赶紧去给他们说说,估计都愿意?”

对于那些一穷二白的人来说,有人拉扯一把,自己只是用些力气和功夫,不用花费一文,就能有个不错的结果,谁不同意呢?

于是,新庄营的村民全数通过,种地不再是负担,欢欢喜喜地跟着里正去量地。无论男女,15岁至35岁之间,按照一人一亩进行分配,登记造册,回头还得送到衙门去。

四头牛从南到北,从东到西,也不管是谁家的,统一耕了。村里剩余的麦种不够用,还得专门去镇上买。

在街上正好遇见了钱夫人,得知我们是来买种子的,直接领到了钱家的粮食铺子。

她小声跟我说道:“曼娘啊,买种子最好还是来我们钱家粮铺买,虽然我们家这店面不大,但不会像贾家粮铺那样,掺些煮熟的种子进去往外卖。这可是秘密,一般人我可不告诉他。”

“竟还有这样的内幕?差点被坑,真是谢谢夫人了。”

“还叫夫人?咱们现在可是亲戚了,我娘家姓严,闺名一个欣字,你可以叫我欣姐姐。”

“欣姐姐。”我甜甜地唤了一声。

“哎呀,曼娘啊,你真是个可儿人。你不知道镇上那些个夫人小姐的,一个个做作得很,天天带着假面待人。我这性子又直,实在跟她们聊不来,平时连个说贴心话的人都没有。这下好了,咱们成了亲戚,我总算是有个闺中密友了。”

要不是推说还要去铁匠铺定农具,下次再聊,钱夫人还想拉着我去家里坐坐,这人也太热情了。

麦种一到位,里正又分出一组人来,指挥着播种。牛拉着犁走在前面,后面的一群老弱妇孺用脚踩平。

现在是一有挣工分的机会,都争着来做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