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都市言情 > 我能掌控宇宙从地球开始 > 第26章 惊人新闻消息流星群撞地球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6章 惊人新闻消息流星群撞地球

观众朋友大家好,这里是新闻早知道,欢迎大家收看午间新闻。我是主持人张鑫怡,我是主持人刘明宇。

现在为大家插播一则国际新闻。

近日,美国国家科学研究院,星际学创始人乔治博士团队在观测马头星云的时候,意外发现了躲藏在冥王星后的一大片陨石群。

发现这片陨石群时,这片陨石群所处在的位置是冥王星背后,经过冥王星短暂的自转后,这片陨石群离开冥王星,向着海王星而来。目前还不知道这片陨石群从何而来,之后的进轨迹还不能确定。

经过持续跟踪研究,乔治博士最后成功观测到流星群撞击地球的现象。下面是乔治博士对观测结果的报告。

1. 流星群轨迹:科学家们通过观测确定了流星群的轨迹,发现其来源于小行星带柯伊伯带天体,并在进入地球大气层时发生燃烧和破碎。

2. 撞击点:流星群在地球大气层中燃烧殆尽,未对地球表面造成实质性伤害。

3. 影响:虽然流星群未对地球表面造成直接伤害,但其燃烧产生的碎片可能对太空中的卫星和空间站造成一定威胁。

重点:本次观测的重点在于流星群的来源、轨迹和燃烧过程。

问题:目前尚不清楚流星群燃烧产生的碎片是否会对太空中的物体造成威胁,需要进一步研究和监测。

建议:加强太空监测,及时发现并跟踪流星群等潜在威胁,以保障太空设备和人员安全。

意见:开展相关研究,深入了解流星群的性质和燃烧过程,为未来的太空安全提供科学依据。

综上所述,本次流星群撞击地球的观测为科学家们提供了宝贵的数据和研究材料,有助于提高对太空环境的认识和了解。

好了欢迎大家重新回到广播室,下面为本台报道。

经过乔治博士团队的持续检测和计算,可以推断出这片陨石所产生的位置是太阳系外围的柯伊伯带。并且分为前后两批,第一批已经撞击地球,第二批会在今日夜间到来,请大家不要惊慌。

下面由我国着名天文学家对这次流星群撞击地球事件的分析报道。

大家好,我是燕京大学天文系教授于斌。关于乔治博士观测的这次陨石群是来源于太阳系的推断,我是非常认可的。柯伊伯带天体本身就是各种小行星陨石群的汇集地。

柯伊伯带是位于太阳系,海王星轨道外侧的一个天体密集圆盘状区域。

柯伊伯带位于太阳系的海王星轨道(距离太阳约30天文单位)外侧,在黄道面附近。

柯伊伯带非常薄,主要集中在黄道平面上下10度的范围内,但还是有许多天体散布在更宽广数倍的空间内。

柯伊伯带主要由冰冷的冰体和岩石构成,其中包含矮行星、小行星、冰冻彗星等。

柯伊伯带中已发现超过2000个柯伊伯带天体,并且,该区域包括了数十万个宽度超过100公里的物体,以及数万亿或更多的彗星数量。

柯伊伯带被认为是太阳系中最大的天体集群之一,是太阳系早期遗留物的一个聚集区域。

而冥王星(小行星编号为,天文符号为?)是柯伊伯带中的矮行星。冥王星是被发现的第一颗柯伊伯带天体,第一颗类冥天体,是太阳系内已知体积最大、质量第二大的矮行星。

而这片陨石群产生原因,乔治博士推断,应该是冥王星的星云与柯伊伯天体内的其他陨石碰撞产生的。当然也不排除是银河系外飞来的陨石或者是柯伊伯带天体内原有陨石。

为了研究出这片陨石群产生原因,科学家们又对同属柯伊伯带天体的冥王星进行了观测。

冥王星,在直接围绕太阳运行的天体中,冥王星体积排名第9,质量排名第10。冥王星是体积最大的,外海王星天体,其质量仅次于位于离散盘中的阋神星。

与其他柯伊伯带天体一样,冥王星主要由岩石和冰组成,质量相对较小,仅有月球质量的1\/6、月球体积的1\/3。冥王星的轨道离心率及倾角皆较高,近日点为30天文单位(44亿千米),远日点为49天文单位(74亿千米)。

冥王星会周期性进入海王星轨道内侧,但因与海王星的轨道共振而不会碰撞。按平均距离计算,太阳光需要5.5小时才能到达冥王星。

冥王星有五个已知的卫星,轨道由内到外为:冥卫一(最大的卫星,直径略大于冥王星的一半)、冥卫五、冥卫二、冥卫四、冥卫三。冥王星和冥卫一的质心不在其中任何一个天体之内,被非正式看做双矮行星系统。

为了确认这片陨石群是在柯伊伯带天体内撞击的陨石群。

美国宇航局调动了,前年发射的新视野号探测器飞掠冥王星系统,并进行了详细的测量和观测,这次观测行动让新视野号探测器成为人类首颗造访冥王星的探测器。

经过新视野号传回的画面分析,冥王星与其它五个卫星表面,并没有发现新的撞击坑。经过国际宇航局其他国家的信息可以确定。他们也没有监测到撞击波和能量体。

所以乔治博士推断出,这片陨石群产生于柯伊伯带天体内,属于银河系自有陨石。或者可以准确的推断这是太阳系内柯伊伯带天体产生的陨石。并不属银河系外来陨石。

之所以排除了外来陨石的可能,是科学家经过比对银河系运行轨迹和太阳系在银河系内目前的自转位置。所比对出来的结果。

银河系,是太阳系所在的棒旋星系(漩涡星系的一种),呈椭圆盘形,具有巨大的盘面结构,最新研究表明银河系拥有四条清晰明确且相当对称的旋臂,旋臂相距4500光年。银河系的恒星数量约在1000亿到4000亿之间。

银河系整体作较差自转。在太阳处的自转速度约220千米\/秒,太阳绕银心运转一周约2.5亿年。银河系的目视绝对星等为-20.5等,银河系的总质量大约是太阳质量的1.5万亿倍。

银河系的年龄大概在100亿岁左右,而科学界认为宇宙大爆炸大约发生于138亿年前。银河系有两个 ,随伴星系:大麦哲伦星系和小麦哲伦星系。它们都是本星系群的成员,并且是室女超星系团的一部分;而它又是组成拉尼亚凯亚超星系团的一部分。

银河系自内向外分别由银心、银核、银盘、银晕和银冕组成。银河系中央区域多数为老年恒星(以白矮星为主),外围区域多数为新生和年轻的恒星。周围几十万光年的区域分布着十几个卫星星系,银河系通过缓慢地吞噬周边的矮星系使自身不断壮大。

太阳系位于距银河系中心大约估计值为2.4~2.7万光年的位置(银河系的恒星数量约在1000亿到4000亿之间,太阳只是其中之一)。

2太阳以220千米\/秒的速度绕银心运动,大约2.5亿年绕行一周,地球气候及整体自然界也因此发生2.5亿年的周期性变化。太阳运行的方向基本上是朝向织女座,靠近武仙座的方向。

太阳系包括太阳、8个行星、近500个卫星和至少120万个小行星。

还有一些矮行星和彗星。若以海王星轨道作为太阳系边界,则太阳系直径为60个天文单位,即约90亿千米。若以日球层为界,则太阳距太阳系边界可达100个天文单位(最薄处)。若以奥尔特云为界,则太阳系直径可能有20万天文单位。

太阳系的形成大约始于46亿年前一个巨型星际分子云的引力坍缩。

太阳系内大部分的质量都集中于太阳,余下的天体中,质量最大的是木星。八大行星逆时针围绕太阳公转。此外还有较小的天体位于木星与火星之间的小行星带。柯伊伯带和奥尔特云也存在大量的小天体。还有很多卫星绕转在行星或者小天体周围。小行星带外侧的每颗行星都有行星环。

乔治博士根据银河系自转规律,目前银河系在宇宙中所处的位置。可以推断出银河系正处在距离宇宙其他星系最远端的位置上。

而银河系是一个棒旋星系,直径十万光年,包括一千亿到四千亿恒星。太阳系是地球所在的以太阳为中心的天体系,结合太阳系自转所处银河系的位置。

可以推断出,冥王星背面发现陨石群产生时,太阳系正在银河系的b位。太阳系当时所处位置正是银河系内侧,而又距离银河系外其他星系最远。

冥王星和海王星围绕太阳公转,正旋转在银河系内侧双共振点上。

所以乔治博士得出结论,陨石群可能是来自柯伊伯带天体。很有可能是,海王星和冥王星在围绕太阳公转到共振区域时,在相互引力的作用下,冥王星的星云陨石受到了来自海王星的引力作用被甩飞出冥王星轨道。

脱离冥王星后又因为太阳的引力作用改变轨迹并没有直接撞击海王星,而是脱离了海王星运行轨迹,向着天王星和土星而来。

目前可以观测到这群陨石群分为前后两波。第一波已经有部分撞击地球,而第二波的到来时间是今天晚上10点以后。

国家航天院也对这次陨石群进行了监测,为了确保观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科学家们采用了高精度的观测设备,并进行了长时间持续的监测。发现这第二片陨石群的运行轨迹,很有可能在未来的某一时刻与地球的行进轨迹重叠。

看完新闻,王浩然等人也重视了起来,流星群就是陨石群,真要被砸了那可是要命的。

要是陨石够大,可能一颗的威力就相当于原子弹。

几个人带着沉重的心情随着上课的铃声回到了教室。

回到班级后,其他同学应该是也接到了手机新闻提示。有人在讨论着流星雨撞地球的事。大家嘻嘻哈哈众说纷纭,没有人会相信撞地球,当然也有人知道这不是小事,比较担心的同学还是少数。上课了老师看着热议的同学们,也跟大家聊了一下新闻内容。

果然还是老师懂的多,她应该是用电脑看的新闻。再加上是成年人,对军事和天文有了解,知道流星撞地球,要是遇到大颗的,甚至能毁灭一个国家。还跟同学们普及了恐龙灭绝就是流星撞地球导致的。

为了让大家敬畏一下科学,还开玩笑说,真要是大颗的流星撞地球,就算撞不死你,以后导致的气象灾害也能灭绝人类。

就这样和同学们在热议了一会新闻事件后,正式上课了。

王浩然又可以神游天外了,不过他有了新的事情做。他要用意念感知流星群,确定流星群的位置。等流星群要撞击地球的时候。他会用自己的能力尝试一下控制流星。避免地球被撞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