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都市言情 > 年代:随身农场被曝光了 > 第259章 吴二叔被调走了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对于未来老岳父偷偷摸摸的上学校里来兴师问罪一事儿,易南平从头到尾都不知道。

他最近除了政治学习,其他关注的事儿,真的还不太多。

即便这样,几天后的一个小变化,还是被他发现了。

啥啊?

学校的门岗保安室里,吴二叔已经连续三天没有值过班了。

这事儿有点奇怪啊?

他实在忍不住,就在放学的时候,上前去问了问。

得到的消息,一下子让易南平同学惊喜万分。

吴二叔调走了!

这个影响和困扰了他几个月的人,折腾得他和吴莉莉一点办法都没有的人,就这么悄无声息地调走了。

至于去了哪里,现场的保安师傅没有说。

易南平对此根本不在意,谁管他去了哪里呢,只要是不在县三中碍眼,你丫爱去哪去吧!

从得到了这个消息的那一刻起,易南平同学就像上足了发条一样,兴奋极了。

他一连几天,天天晚上,下了晚自习以后,约吴莉莉回家去学习,都如愿以偿了。

虽然两个人跟其他几位成员一样,都是踏踏实实学习,背诵,默写。

只能趁没有人注意的时候,拉拉小手,说几句悄悄话。

就这样,已经足够了。

易南平同学感觉,自己这几天学习的情绪更加高涨,记忆力也变更好使,连在二班上课的时候,几位任课老师都纷纷赞扬他,聚精会神了,态度变好了,积极发言了。

郭卫东和马大超这两个家伙,更是狠狠地嘲笑了他一番。

声称他真的像老师们说的那样,积极发言——“鸡鸡发炎”了。

这话越传越邪乎,不知道怎么的,就成了理科二班最热火的一个梗。

这个梗后来还传到了一班,传到了吴莉莉的耳朵里,让小姑娘没来由的一阵小脸羞红。

狠狠地对着易南平三人,啐了一口。

时间在飞快地流逝着。

一天天,一周周,一月月。

终于,春去夏来,天气越来越热,高考也越来越逼近了。

两耳不闻窗外事的易南平,在这期间只利用周末的时间,关注了一下建筑队的事情,得知一切都如常的时候,就再也不管他们了。

其实,杨大井他们没有好意思告诉他,业务正常,可队伍的管理上,却时常出现状况。

比如说,柱子告诉他说,易南平的亲堂叔,三房的易建国,四房的易满仓和易满囤,都想加入建筑队,去清阳干活。

特别是易满仓,他甚至提出来,自己是建筑队的二老板——易胜利的亲堂弟(暂时不知道他是如何得知的内部消息),不仅要求加入,而且还得当一个小领导。

柱子那人老实,做不了主啊,他想了想,自己同意也不是,不同意也不是,只好去找杨大井汇报。

杨大井一听,马上去了县城跟易胜利结合意见。

最后,两个人没有打扰易南平,直接替他做主了。

老易家的人,不管是谁,想要加入建筑队也可以,跟其他人一样,从零做起,拿手艺说话。

想要折腾那些有的没的,特别是易满仓那个人,对不起,你心思太多,还是别加入了。

免得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好汤。

除了建筑队,易南平还简单问了一下其他几件事。

他得知群众养殖场,村里的养殖户、种菜户,姑姑的小商品批零店,肉墩大爷的卤肉摊........

这些项目都一切正常,而且也已经逐步开始盈利。

还要特别说明的是,老舅的养殖基地+农户模式,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已经初步走向了正规,第二个养殖基地——西山乡冯堌堆村,在村长奎大爷的大力支持下,也终于开始了。

首批十几户的鸡苗和猪苗,已经分发了下去,目前运行良好。

听说,老舅已经跟奶奶的娘家人在对接,第三个养殖基地——梁村乡张楼村,也谈得差不多了,那个村的村长是奶奶的亲侄子,配合力度也很大,再加上老舅给的条件很优厚,村里的老百姓的,热情很高。

相信不久的将来,养殖基地会持续增加,越来越多。

除了这几件事儿以外,易南平还关注着另一个小事儿的发展。

那就是虎老大和小英子兄妹俩。

最近一直没有见到她们,不知道两兄妹过得怎么样了。

好在,家里有老四这个活宝,他现在虽然没办法再让小英子帮他写作业,可还是能天天在一起上学,跟英子见面的。

据老四带过来的可靠信息,英子和虎老大的野菜生意,已经因为时令的过去,停止了。

不过,这小姑娘在最近,又发现了一个好项目。

那就是往年夏日,天天在树上鸣叫的蝉儿,居然在农村有很多孩子在寻摸。

听说,这玩意在开阳农村,叫知了,有的人也叫它知了龟。

那些村里的小娃娃,三五成群的,他们晚上悄悄出发,在村子里的树林子里简单一找,就能摸上几十个。

他们回到家以后,用凉水把知了龟泡上,它就停止了生长,也不再蜕皮了。

等第二天早上,让家里大人做饭的时候,煮一煮,就是一道可口的肉菜。

那玩意,满满的都是蛋白质,可补身子了。

要是家里有条件的话,再用油炸一炸,焦香扑鼻,香气宜人,比猪肉吃起来还得劲。

老美了。

在易南平的老舅家,也就是虎老大的师父家,吃过一次之后,小英子果断出手,当天晚上,就用卖野菜所得的钱,在村里的小孩子们那里,收购了很多知了龟。

第二天早上,带到县城的四大厂家属院,仅用了一个多小时,就换成了钱。

利润虽然不大,但相对于野菜而言,还是强多了。

小英子越干越有劲,等知了的季节快要过去的时候,听易老四说,她们兄妹俩居然攒的钱都已经好几百了。

不仅仅解决了生活问题,还用所得资金,把他们家的小院子修了修,又添置了一些必要的家具,看起来日子好过多了。

听到这里,易南平不由得暗自感叹,上辈子能干好的那些人啊,看来智商都不低,这辈子即便不用自己伸手,人家也能把生活好好地过下去。

自己终于不用再瞎操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