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根本就不像其他部门的人都无心工作,而是交头接耳、兴致勃勃的讨论着何雨 柱这个厂长和这件事。毕竟,对这些人来说,他们做的越多,他们自己就能挣得越 多。

另外,要说此时厂里最受欢迎的人,毫无疑问就是何瑾瑜和徐静理俩人。

正如俩人之前所想的那样,当消息传出来的那一刻起,不仅他们身旁的同事对 他们的态度比以前又殷勤了许多,主动对着他们嘘寒问暖,端茶倒水的,就是别的 部门机灵的人也是找各种各样的借口来巴结他们。

尤其是其中还有不少人都是厂里的中层干部,俩人就是不想见人都不行。

对于这种情况,俩人虽说心中感觉烦的不行,但面上还得谦虚有礼的招待着每 一个来找他们的人。

时间就在全厂人的议论声中不知不觉的过去了,而上面的正式任命文件也是下 来了。

这一次,在不少人的建议下,在上级来宣读对轧钢厂和何雨柱的新安排时,何 雨柱特意召集大部分人开了一次全厂员工大会,让所有人来给他的升级做个见证。

面对意气风发的何雨柱,大部分人当然是真心的,也是发自内心的给这个他们 带来利益的厂长献上了自己真心的掌声.…

只有一小部分人不情不愿的随大众拍了拍自己的手,对着台上的何雨柱看得很 不顺眼,内心又对何雨柱那是一个羡慕嫉妒恨。

就比如许大茂,棒梗,秦淮茹等四合院的人。

他们看着一同出自四合院,小时候还被众人喊为傻柱的何雨柱自从搬离四合院 后,不仅日子一天天好了起了,竟然还从一个伺候人的厨子一步步走到了今天需要 让他们仰望的大领导,内心真的是五味杂陈,也不由得嫉恨不已。

毕竟,何雨柱明明混的这么好,也算的上是一名大领导了,可却对他们这些四 合院的人一点儿也不留情面,从来都不帮他们一把,实在是太不近人情了。

可惜,不管这些人内心是什么样的想法,面对现如今他们已经高不可攀的何雨 柱,他们也没有能力对何雨柱做什么了。

不过,总有人心中不甘心,忍不住又打起了不好的主意,在心中盘算起了要咋 么跟现在的何雨柱借势,让他们的生活能过的更好一些。

不过,相比起四合院这些人,在场要说心情最复杂的,还是姜昆等厂里的领导 干部。

因为部里这次来人,不仅仅带来了文件,还带来了四五位马上就要入职轧钢厂 的新干部,他们在大会上也2.7纷纷被任命为了轧钢厂新的副厂长和工会主席。

而聂永平、姜昆和邢山以及厂里本来几位领导,也直接被宣布调离了轧钢厂, 前往其它单位任职。

对于聂永平的离开,何雨柱也很是感慨,他本以为在他的提前提醒后,聂永平 找找自己身后的关系,能顺利的留在轧钢厂。

结果却发现,有人根本就不愿意让聂永平三人继续留在轧钢厂,觉得他们都在 轧钢厂干了十来年,不仅对轧钢厂很熟悉,也很有威望,留着的话容易造成阻碍。

对此,何雨柱很是感慨,他要不是有大 ling 导和总 li的共同支持,估计也是非要 “离开”轧钢厂了,那还能继续当一把手.

对于聂永平努力一番后,依旧没能留在轧钢厂这件事,何雨柱除了感叹两句轧 钢厂已经成了香饽饽外,也无法改变什么。

还好,聂永平的努力也算没有白费,他虽说没能留在轧钢厂,但他背后的靠山 也给他争取了好处,那就是他能直接去工业部里某个还算不错的部门当了个处长。

总的来说,这对聂永平来说也算是不错的结果了。

另外,姜昆和邢山俩人,在何雨柱的帮助下,也得以顺利的留在了京城,去了 西城区的钢铁厂。

不过,俩人的工资虽然升了一级,但级别依旧是副处级,离正处级还差一步。

幸好俩人因为早有预料,再加上看到聂永平都那么努力了却依旧没能留在轧钢 厂,俩人的心情也不是那么失落。。

只有那几个没有提前得知消息的人被这突如其来的调令弄的表情沉重和沮丧了 许多。

当然,部里这次也并没有将所有干部都重新给任免了,厂里大部分中下层13领 导干部暂时还是保留原有职位,只是任命了十来个重要岗位的人员。

新轧钢厂提高级别后,大部分要增设的部门中的领导干部,上面决定还是交给 了由何雨柱和新调来的其他几个副厂长等高层组成的领导班子一起商议,选出合适 的人选后上报部里后进行任免。

对此,何雨柱也是已经考虑好了一些自己要掌控的部门和提拔的人。

像是生产车间和食堂、财务这几个地方,何雨柱是毫无疑问要掌握住的。

当然了,食堂作为何雨柱的根本,肯定是不会被人抢走的。

至于财务和生产车间,何雨柱想要掌控还是有些困难的。

因为按照大ling导给他透露的意思,这次安排进来的两个不是他们派系的副厂 长,可都要安排人进这两个部门。

何雨柱很清楚,在财务方面安插人,必然是为了不让他掌控最重要的财务。

毕竟,以何雨柱的身份,他要是再在财务这方面说一不二,其他人是别想跟他 在轧钢厂争权夺利了。

而在车间方面安排人, 一是为了分享功劳;二来肯定是为了争权夺利。

这种情况,何雨柱是无法避免的,他只能安排能让他信任的人在这两个地方配 合他。

对此,车间方面何雨柱倒是不需要太过担心,因为新进来的他们派系的那个副 厂长会配合他主管生产方面的工作,要操心的是财务方面。

何雨柱思前想后,决定提拔儿媳妇徐静理…

就这样,随着何雨柱正式成为正厅级,在部里的支持下,他也开始在整个轧钢 厂展开了轰轰烈烈的改革。

而全厂员工,面对厂里新收到的上千万巨款,以及何雨柱对所有人的再次承 诺,大部分人对于厂里的改革都是积极配合,少部分不情愿的人也不敢做一些小动 作,只能乖乖配合。

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仅仅用了一个月,轧钢厂的改革就顺利完成了。

而这个时候,何雨柱与叙国之间的第一笔订单合作也是顺利完成,叙国方面也 对买回去的煤气罐和无缝钢管“改装”后,支援了一批给黎国的巴解组织,而效果十 分显着,让叙国和巴解组织都很是满意。

也是因此,在第一笔订单完成后,阿布德大使代表叙国立马就又跟轧钢厂下了 第二笔订单,数量直接翻了一倍。

而随着这笔订单的下发,轧钢厂也毫无意外的为国家挣了上千万美元的外汇, 再次引起轧钢厂和全京城轰动的同时,上面也是彻底确定了煤气罐和无缝钢管这两 件产品确实有长期给国家挣外汇的可能,又表扬了何雨柱等人一番后,也不再迟 疑,当即就开始从其他地方调集轧钢厂需要的机械设备,开始扩大轧钢厂的规模。

因此,轧钢厂也是时隔多年,再次大规模的开始招聘人员。

而随着这一个消息传开,整个东城区各大街道,甚至是京城其它几个区都开始 热闹起来了,家家户户只要有没工作的孩子,都开始想办法找关系想让自家孩子进 红星轧钢厂。

甚至有的已经有了工作,但所在单位不好的人,也开始打起了轧钢厂这次招工 的机会,想着换一下单位。

毕竟,随着轧钢厂两次与叙国的合作,收入至少达到几千万的消息传开,全京 城人但凡不是傻子,都能知道轧钢厂未来的前途必然是辉煌的。

而且,轧钢厂新实行绩效工资的事也传出去了,很多人都知道只要进了轧钢 厂,哪怕是学徒工,只要舍得下苦力,那每月能挣到的工资都不会低于以往正式工 的工资。

当然,要说那个群体对轧钢厂的工作最趋之若鹜的话,那毫无疑问就是那些这 两年陆续回城,绝大部分却找不到工作,只能在家啃老或在街上混日子的知青了。

这些知青不仅会找自己街道办的主任卖惨诉苦,让街道办主任务必给他们安排 进轧钢厂,哪107怕就是当个临时工也愿意。

甚至有的知青还直接就来轧钢厂想直接向厂里自荐自己,就算轧钢厂表示这次 招工需要各大街道的推荐才行,也有很多人不甘心离开。

大约有几百个知青每天都围在轧钢厂大门口, 一到下班看到穿着像领导的人就 围上去拉关系,卖惨求情。

就连已经坐上小汽车的何雨柱每天也会都拦好几次。

对于这些锲而不舍的知青,何雨柱感到麻烦的同时也有点同情,他很清楚,能 让这些知青走到这一步,不顾自己的脸面,除了少部分别有用心的人外,大多数人 必然是很需要这份工作,想抓住这个能改变他们命运的机会。

对此,说实话,何雨柱很想帮一把这些知青,可他知道自己真的是有心无力。

因为这次轧钢厂招工,经过和部里的商议,也只打算一次性招聘三千人。

而这些名额,除了有五百个预留出来要给自己厂里和一些单位的各个领导干部 当人情外,还要有五百个名额要拿来当做内部名额让其他工人家庭的子女考核争 取。

而另外二千个名额,则是按照部里的要求,分配给了东城区的各大街道办和几 个学校……

说起来,这次招工的事,何雨柱和大ling导等人一开始商议的时候根本就没有想 到这些知青,当然也就不会特意为这些知青预留名额。

而之所以会这样,当然是因为现在的时间也才刚到77年而已,国家在知青方面 的政策其实还没有改变,现在依旧有不少找不到工作的毕业生要服从安排,去乡下 改造呢。

国家要到明年才会慢慢调整这项政策,那时候才是大量知青回城的时候呢,到 时候京城足足会有几十万知青找不到工作,无所事事。

不少知青为了生存会被迫干各种各样违法乱纪的事,导致京城的治安越来越 差,人心惶惶。

上面眼看着局势越来越差,继续这样下去不行了,被迫展开了规模空前的“严 打”活动,严厉惩治了几十万人。

这才吓住了很多人,社会风气才得以改变,国家的治安情况也才越来越好。

也正是因为何雨柱的印象是明年开始才会有大量知青回来,所以他想的都是自 己能不能尽快将轧钢厂给发展起来,看等明后两年能不能帮国家解决一部分知青的 工作,为维护京城的治安出一分力。。

他根本就没有考虑到这个时候京城已经有了数量不少的返城并没有工作的知青 了。

也是因为被这些知青拦了好几次,何雨柱才有心安排人去调查了下这两年京城 知青回城的情况,这才发现,虽说目前国家的政策还没有变,但由于局势的变化, 知青想要回城也不会像几年前那么艰难了。

很多人家只要找找关系,舍得花一点钱,让自家下乡的子女去当地的医院办个 假的病退, 一般都能成功如愿让人回城。

虽说要想这么做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这里是哪里?是京城,是人口有大几 百万的首都,是全国的政治中心。

这么多人,光是那些有能力让自家子女回城的都绝对不会低于几万户,而这就 意味着至少有几万知青已经回城了。

就像棒梗,都能在秦淮茹的安排下提前回来,而能比得上秦淮茹的人家毫无疑 问就更多了。

而这些人中呢,可能大部分人不是花关系找到了工作,就是直接接了父母的

班,也进了厂。

少部分没工作的,既然家里都能想办法找关系将他们弄回来,那就说明这些人 的家庭情况都算得上是还可以的,当然也不会差了他们的一口饭。